标题 | 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助力高中地理教学 |
范文 | 保庭春 [摘要]“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三大教育主张之一,他主张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遵循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地理实践拓展生活化教育,让知识指导实践,坚持学与做相结合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活教育;地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5-0095-02 陶行知教育思想主要强调的是生活教育,陶行知认为一切理论知识和教育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当加强理论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打造生活化的教学课堂,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使学生能够运用课堂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識应用能力和全面素质,凸显课程教育的效率以及质量。将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用于指导教育实践,在今天看来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有用的地理知识,这一点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相一致。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都应该以此思想为指导。 一、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教师应当明确课堂中所讲述的知识内容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在上课前教师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结合陶行知教育理念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生活中如何运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应当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教师所打造的生活化课堂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保证学生学习的高效。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农业地域类型”中的“乳畜业”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堂中引入生活中的事例来让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可以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饮食差异人手来让学生了解中西方乳畜业的不同。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西方国家和中国的主要饮食,在学生了解之后,教师可提问学生产生饮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从地理位置和气候入手,将学生的学习思维逐渐引到畜牧业等重点知识上。 在教学中,除了运用好备课阶段所准备的教学材料外,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设置一些问题情境,以学生熟悉的问题为引导不断推进教学,使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生成。一位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时仿照学生熟悉的“两小儿辩日”这一背景设置了“两小儿辩热”的情境:“白居易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暮春时节,孔子出游至寺,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日乃万热之源,大气较地面而近日,故越高而越热。一儿曰:‘地助万物滋生,山高望地远而渐寒,故越高而越冷。孔子虑而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接下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面是大气主要的和直接的热源,有效突破了这一难点。 在章节教学结束后,应该给学生布置一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学生合作完成的实践作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知识改变生活的观念。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育服务于每一个人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能够从地理的视角看待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课堂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能力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在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而在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思路和学习思维的引导者,从而打造全新的高中地理课堂。笔者所在学校实践“活动前置式”教学法,课堂教学以“预习反馈、互动释疑、当堂检测、归纳巩固”四个环节为主线,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该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并且还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教师还要满足学生被尊重、欣赏、关怀的情感需求,让学生感受到轻松快乐,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只有这样,学生才敢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三、借助地理实践拓展生活化教学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陶行知教育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进行野外观察、实地体验等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平时所学地理知识的魅力。笔者所在学校地处长三角,地形平坦,只有平原、丘陵和山地。学校附近有一座海拔100多米的低山名曰香山,笔者曾带领学生到香山上室外课,课题是《香山览胜》。笔者应用GIS制作了香山风景区的地形图(见图1),要求学生带着香山地形图进行定向越野。设计实践练习如下:定坐标(A点),算海拔,算高差(A点和图示区域最高点),算两点间距离(A点和图示区域最高点),标山顶、山脊分水线(山脊线)、山谷、鞍部,判断坡度,画河流、地形剖面图,选几条线并判断地形起伏,实地考察并标注香山聆风塔的位置。学生爬到香山山顶观察地貌形态,分析思考哪里是山脊,哪里是山谷、鞍部,怎样选择越野路线,应在哪里修建旅游步道,如何在野外辨别方向。此次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等高线相关知识的理解,课本上的知识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掌握了地理知识,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港城人民用智慧创造出的人间奇迹,使他们产生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只有开展生活化教学才能体现地理知识的价值。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使教育服务于生活。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生活的乐趣,并实现学以致用的课程目标。 (责任编辑周侯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