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技巧
范文

    梁雯婷

    摘要:导语是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虽然导语内容简短,但是却可以直接影响到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质量。成功的导语设计,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开始就被显著地提升。只有为学生带来更加具有多样性的导语设计,才能有效地提升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本文从对初中语文教学导语基本设计原则的分析出发,为制定初中语文教学导语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导语;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3-0010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来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中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自身也没有形成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的能力。如果教师可以借助导语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就能显著地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首先就要重视设计教学导语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在基本原则的引导下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导语设计方案。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导语的基本设计原则

    1.导语设计应该贴合教材

    导语设计本身没有过多的限制,但作为教学环节之一,导语内容还是应该和教材具有较高的联系。这样才能避免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同时利用导语为学生带来更加优质的课堂服务。而且在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时,教师还需要注意导语的契合度。语文教学是需要带有一定情绪的,不同课程内容对课堂氛围的需求不尽相同。教师要注重导语的合理性,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内容中。

    2.导语设计应该凸显自然

    导语的设计本身应该是教师教学语言的自然流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应该和教师的教学工作完美融合。教师在设计导语时要注重导语的实效性,不能为了设计导语而设计,只有自然的导语才能让学生对文章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能让学生的学习深度得到升华。

    3.导语设计应该力求新颖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意识,在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制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如果能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就能带来更加优质的教学成果。导语本身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逐渐进入到对课程内容的学习状态。这就更加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导语的新颖性,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好奇心变为探究意识的转换,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初中语文教学导语的制定策略

    1.情境式导入法

    情境式导入法是设计导语最简单的导入方式,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课程开始前为学生创设相应的课堂氛围或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内容为学生塑造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同学们,一提到北方的冬天,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样的场景呢?是大雪皑皑还是万里雪飘?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一个新的城市,体会到不同的冬天。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的文字,一起去欣赏他的名著《济南的冬天》。”通过这样的导语设计,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缩短与课程内容的距离。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提升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

    2.故事式导入法

    初中生本身对外界的信息就带有强烈的好奇心理,在课程开始前几分钟,思绪还没有转移到学习上,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故事导入法,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课文《紫藤萝瀑布》时,教师就可以这样设置教学导语,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五月,而作者的弟弟,是一名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的总工程师。她的弟弟当年却患上绝症,作者带着悲痛和焦虑行走在初夏的庭院中。在那一树盛开的紫藤萝面前,作者停下了脚步,她仿佛听见了紫色瀑布般的紫藤萝在向她倾诉着什么。学生在故事的引导下,自身的思维也会逐渐跟随教师的脚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感情,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3.趣闻式导入法

    为了满足教学内容的新颖性,教师也可以采取趣闻导入法,将生活中一些时事要闻,或一些诙谐幽默的语言加入到导语中。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还能真正实现“寓教于乐”。例如在教学法布尔的文章《绿色蝈蝈》时,为了加强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兴趣,教师就可以通过谜语的方式来导入课程。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同学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绿袍元帅青头将,封王赐爵不关饷。相逢总爱比高低,武功不如嗓门亮!”这时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有人说是螳螂,有人说是蝈蝈。教师就可以先表扬说出正确答案的学生,然后直接带领学生进入到最佳的上课状态。

    4.类比式导入法

    类比式导入法指的是通过同意部分内容或作者所表达情感相似内容的引入,让学生借助外界信息感受教学内容的导语。很多作者其作品表达的核心情感具有相似性,教师就可以记住这种相似性制定教学导语。例如在学习《范进中举》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导语:有一句话同学们可能曾经听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出自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以十八世纪农奴制度改革后的沙俄社会为背景,将社会中存在的多种矛盾集中在主人公安娜的身上。她虽然有高雅的外表和追求真爱的决心,却依然没有战胜残酷的现实社会,最终选择了自杀。文学作品是源于生活的,如果連作家都无法左右一个角色的命运,只能说明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而在中国的旧社会中,也有一个人物的结局是作家无法改变的。他是成千上万封建社会中被科举毒害的人物缩影,他就是吴敬梓笔下的人物——范进。这种导入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还能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的导语对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实效性有很大的影响。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推行的今天,教师更要注重导语方式和导语内容的优化。这样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课堂开始后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从而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沃伦.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技巧——以学习兴趣为导向[J].学周刊,2012(19):113.

    (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市愉园中学5250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5:5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