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课内芬芳 课外绽放 |
范文 | 莫英强 [摘要]诗词吟唱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宝贵而不可舍弃。目前,其传承和发展实已陷入困境。南宁沛鸿民族中学一直秉承着著名教育家雷沛鸿先生“教育为公,不忘百姓”的教育思想,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履行着自己特殊而神圣的使命。面对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诗词吟唱,学校凭着独特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发掘了若干个途径使其成了校园里学生喜闻乐见的优秀民族文化样式,发挥了其独特的润心、育人作用。 [关键词]南宁沛鸿民族中学;诗词吟唱;途径;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30-0007-03 《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咏歌,即吟咏歌唱。诗词吟唱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绝学技艺,宝贵而不可舍弃。但作为一门绝学,诗词吟唱的资料相当匮乏,几乎没有乐谱留存于世。现如今,能吟会诵的人越来越少,且大都年逾古稀,诗词吟唱的传承和发展实已陷入困境。 南宁沛鸿民族中学作为广西唯一一所以著名教育家雷沛鸿先生名字命名的自治区示范性高中、白治区高中课改样本校、全国民族中学示范校,一直秉承着雷沛鸿先生“教育为公,不忘百姓”的教育思想,并以传承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为己任,形成了独特的集“纪念性、民族性、实验性、综合性、开放性”为一体的办学特色。学校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有着自己特殊而神圣的使命。面对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诗词吟唱,南宁沛鸿民族中学的研究者们凭借独特的敏感性和自觉性,主要从以下几个途径引导学生去继承和弘扬,使其得到有效发展。 一、诗词吟唱走进语文课堂 诗词吟唱继承了诗、乐一体化的优秀文化传统。吟唱主要分为诵、吟、歌、唱四类,是一个调动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特级教师于漪说:“民族精神中文化认同就要从文字教育开始,对自己的文化要有高度的认同,要培养对祖国文字的热爱。”要想真正传承和发展诗词吟唱,使这一濒危的技艺重新焕发生命力,使青年一代认同并爱上它,进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就必须先让青年学生认识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古诗词的魅力。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将诗词吟唱引入课堂,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吟唱的方式,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品味古诗词的意境美,获得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进而提升学习古诗词和吟唱古诗词的兴趣和能力,使吟唱诗词这一传统技艺得到传承,并有所发展、创新。 以笔者教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为例。此诗共三十六句,融画意、诗情、哲理于一体;语言自然隽永,想象奇特,意境空明;韵律宛转悠扬,四句一换韵,读来朗朗上口。笔者在教授时,以吟唱介入,因声求气,因情见韵。吟唱至第二遍时,学生已能跟上,同笔者一起吟唱。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一改诗歌教学过于注重对字词句的翻译、讲解而使人昏昏欲睡的状况。生动有趣的“形、音、意”三方面并重的诗词吟唱,使师生在课堂上得以敞开心扉,随着诗词的节奏和韵律,真切地感受诗词的意境之美。在吟唱的过程中,师生的情感会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课堂气氛,这有利于学生爱上诗歌,爱上吟唱。 二、将诗词吟唱编入校本课程教材 南宁沛鸿民族中学以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结合学校“民族性”的办学特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為核心,开发了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日标的科技创新类(科学精神、实践创新、学会学习)、民族民俗类(学校特色)、人文底蕴类(人文底蕴)、生命情怀类(健康生活)、国际视野类(责任担当)、学科特色类等六大类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不仅帮助学生拓宽了知识面,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校将诗词吟唱编入了民族民俗类校本课程教材。近几年,学校语文组先后编写了《诗歌吟唱与音韵之美》《诗歌吟唱之中国传统节日》和《经典诗文吟唱之高中必背古诗词》等校本课程教材。从2016年开始,学校在高一、高二年级特别开设诗词吟唱选修课程。高一使用的校本课程教材为《经典诗文吟唱之高中必背古诗词》,这一教材中包含了《关雎》《渔歌子》《雨霖铃》《满江红》《旅夜书怀》等经典诗词。高二使用的校本课程教材为《诗歌吟唱之中国传统节日》,这一教材选编了不同年代的名家作品,有战国屈原的《离骚》,有唐代杜甫的《小至》、白居易的《和春深》、杜牧的《清明》、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有宋代晏殊的《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王安石的《元日》、秦观的《鹊桥仙》、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李清照的《醉花阴·重阳》,还有民国苏曼殊的《花朝》。诗词吟唱已经逐渐成为沛鸿民族中学校园文化新时尚。将诗词吟唱编入校本课程教材为传承和发展这一濒危的民族绝学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三、注重人才培养 诗词吟唱作为一种濒临失传的绝学,要想使其得以传承和发展,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南宁沛鸿民族中学语文组是一个十分优秀的教研团队,全组共19位教师,其中有6人有研究生学历,同时还有南宁市学科带头人2人、广西园丁工程B类人才1人、南宁市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3人、南宁市教学骨干10人。他们长期在一线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工作,诗词功底扎实,具有较高的诗词鉴赏能力,这为学校快速培养出诗词吟唱的精英人才提供了极为稳固的保障。南宁沛鸿民族中学作为全国民族示范校和自治区示范性高中,一直高度重视教师的培养工作,以培养教师为日的设立了“青蓝工程”培养体系和管理制度,且学校的课改氛围浓厚、教育思想先进、教育教学设施一流、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的资源丰富,还配备有先进的校园电视台,这些都成了诗词吟唱人才生长的沃土。 1.在教师人才培养方面。近年来,语文组成员除了在周四的业务学习交流会上经常开展诗词吟唱现场活动,并当场教授和研究诗词吟唱的声韵调外,还利用视频录制、微课交流等对具体的诵、吟、歌、唱诗词的形式和方法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进而形成了南宁沛鸿民族中学独特的诗词吟唱教学法。这一教学法的运用使得语文教学效果更为显著,学生的成绩更为突出。如在2017年南宁市语文课堂教学优质课比赛中,韦露莎老师便巧妙运用了吟唱教学法来教授经典篇日《荷塘月色》。在解读“月下的荷塘”和“塘上的月色”时,她吟唱了《采莲曲》和《西洲曲》,让学生顿悟:自然和人的和谐共生是朱自清所迷恋的。韦露莎老师的这个创意设计,使得听课专家、评委眼前一亮。最后,她获得了这次比赛的第一名。与此同时,韦露沙老师还凭借此课在2017年第六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的优秀课例评比中,获得了二等奖。在上海举行的全国民教杯比赛中,韦老师利用诗词吟唱方式教授了韦庄的《菩萨蛮》,最后她荣获了一等奖并被授予“民教之星”荣誉称号。近几年,在各级各类的教学比赛中,学校多位教师运用了诗词吟唱方式进行授课,均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2.在学生人才培养方面。语文组先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实际情况进行了科学调查,了解学生对于古诗词鉴赏的态度以及对诗词吟唱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再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古诗词吟唱教学方法和策略。语文组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吟唱校本教材,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除此之外,还组建了古诗词吟唱学生社团——清芬诗社,并每月固定开展两次社团吟唱活动。同时,诗社每年都联合文学社举办各类吟唱比赛,并多次选出成员代表学校参加南宁市、自治区举办的各类经典诵读活动,且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如诗社的第三任社长罗曼君同学参加了以“传承诗词吟唱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读书演讲比赛,斩获了南宁市唯一特等奖、广西唯一特等奖,还代表广西到北京参加了全国赛并获得了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 注重人才的培养,使得沛鸿民族中学成为传承和发展诗词吟唱的绿洲。 四、将诗词吟唱贯穿于校园活动的始终 南宁沛鸿民族中学一直秉承“活动中育人,体验中成长”的思想,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通过开展“一节一会两课五建设”,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一节”,即“三月三”校园歌圩文化艺术节,为期一个月,包含十大主题活动:“八桂民俗风情”宣传讲座、“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知识抢答赛、“古韵新妍民族风”民谣创编诵读比赛、“诗情画意沛鸿情”电脑作品制作比赛、“竹韵起舞放飞青春”民族传统体育项日“竹竿舞”比赛、“民俗歌圩欢乐行”歌圩一条街、“一班一民族风情”民俗文化才艺展示、“民族团结一家亲”师生员工共庆佳节团圆宴、“骆越欢歌曼舞壮乡幸福鸿音”民族歌舞大赛、“火红青春凌云壮志”篝火舞会、焰火晚会暨“三月三”活动闭幕式。“一会”,即元旦迎新晚会。“两课”,即民族文化教育课程化和课题化。“五建设”,即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课程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这些校园活动的开展,让教育充满了生命力和爱,让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要想将诗词吟唱贯穿于整个“一节一会两课五建设”的始终,则要借助语文组组建的清芬诗社的力量。南宁沛鸿民族中学清芬诗社是一个优秀的古诗词吟唱学生社团,诗韵清芬五载,其吟唱从未停歇。几年来,诗社不断壮大,为社员搭建了了解诗词、讨论诗词、学习吟唱的平台。诗社每年都联合文学社举办各类校级吟唱比赛;开展经典诗词吟唱活动;承办民谣创编大赛;举行民谣创编知识讲座;编排师生经典吟唱节日,并在每年的“三月三”校园歌圩文化艺术节和汉族“上巳节”活动日表演。除此之外,在“三月三”活动闭幕式、毕业典礼、教师节晚会、接待外国友人等重大活动中,清芬诗社的吟唱表演都是重要的压轴节日。如在2018年5月的高三毕业典礼中,清芬诗社便吟唱了辛弃疾的《鹧鸪天·送廓之秋试》,为高三学子送上满满的祝福:愿鹏程万里,青云直上,鱼跃龙门,蟾宫折桂!2018年8月,日本熊本县高中生代表团一行14人到学校交流访问,清芬诗社吟唱了一曲《诗经·蒹葭》,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赢得了日本友人的阵阵掌声。2018年9月10日,诗社的学生通过吟唱《春夜喜雨》《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表达了对教师的敬意与祝福,让教师心生暖意,无限感慨。 将诗词吟唱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还使校园里散发出独特的文化气息。在南宁沛鸿民族中学的校园里,除了朗朗的读书声之外,还经常有动人心弦的吟唱声,这已经成为校园里的一大亮点。将诗词吟唱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的这一做法,既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又让学生得到熏陶、教育和成长,更让学校获得了赞赏和荣誉,从而提升了学校的名誉和品位。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寶,诗词吟唱是值得传承和发展的一门绝学技艺。南宁沛鸿民族中学将诗词吟唱课程化、常态化的做法,必将使诗词吟唱这一传统绝学得以继承和发展,且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沛鸿民族中学在将诗词吟唱课程化、常态化的过程中汲取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从而使学校充满了个性魅力并成功打造出了办学特色。这不仅有利于学校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而且对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打造学校文化品牌,具有战略意义。 (责任编辑 农越华)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