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思维导图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范文

    方宇军

    摘要:一直以来,高中物理都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其中抽象的知识、枯燥的理论常常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以致于最终的教学成果难以达到理想状态。为了在新课改背景下不断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并且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与理念,本文就针对思维导图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028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教学工具,其落脚点在于“思维”二字,主要是指教师按照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顺序来设计教学方案,并通过绘制图形指引学生进行有序、有效地探究,以便不断简化其学习、理解、探究过程,继而在师生的配合中增强教学的质量。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积极引进思维导图模式,以便进一步提高本学科的教学有效性。

    一、应用思维导图模式优化各个教学环节

    1.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预习要点。在课前准备环节,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设计清晰、明确的预习任务,以便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要点,同时不断提升其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时,物理教师需要对教材知识进行研读,明确本章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然后依据教学目标设计预习任务,并以思维导图的模式将这些任务直观呈现出来,由此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详细分析和探究,并要求他们根据思维导图上涉及到的具体模块总结自己的预习成果,以便在上课之后据此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有效探讨,进而不断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2.绘制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分析物理概念。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模块,也是学生学习和应用知识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工作时,必须关注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其内涵,然后进行准确解读和应用。此时物理教师就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分析相关的概念,先将概念的名称当作核心词汇,然后用箭头指示的方式将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分别列在思维导图的第二层级,之后再结合先前所教知识设计相应的引导性例题放在第三层级,以此辅助学生逐层把握概念中的不同要点,进而在有序地引导下使他们逐步把握概念的核心内容,有助于切实提高其学习的有效性。

    3.应用思维导图辅助学生开展实验活动。物理实验是帮助学生探究知识形成过程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应用意识和科学素养的最佳平台,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当有意识地提高实验教学比重,并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实验的机会,从而不断强化他们的综合素质。此时,物理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实验教学的形式。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实验的主题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然后据此将实验所需器材、具体的操作步骤、需要注意的细节等绘制成思维导图,并将其展示出来,用以指导学生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以便迅速激发他们的动手兴趣,并促使他们在实验中积极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继而不断完善他们的实验思路、增强其实验能力,有助于切实提高实验教学的成效。

    4.借助思维导图提高课后复习活动成效。在课后复习环节,高中物理教师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回顾课上所学知识,同时在此过程中引进各种优质资源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有利于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例如,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将需要学生在课下复习的要点罗列出来,并在不同的模块中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可以是课本、教辅书上的题目,也可以是往年高考试卷中的经典题型,由此使学生根据图形指示一边回顾课上学习过的相关要点,一边运用所学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将学与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把握个人的知识掌握情况,然后对于所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入地分析與记忆,最终不断提高复习质量。

    二、应用思维导图模式整合多种教学模式

    1.将思维导图与合作学习模式相结合。在高中物理课上,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模式与合作学习模式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学习,以便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比如,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设计和展示需要学生合作探究的任务,然后在上课时展示出来,用以引导学生分组探究,以便促使他们发挥个人优势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将各自的学习思路和成果分享出来,同时针对其中的不同之处进行讨论和探究,有利于激活其思维,使他们在互相阐述理由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灵感与启发,继而顺利增强他们的探究、分析能力,有助于切实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2.用思维导图辅助实施分层教学活动。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各不相同,因此高中物理教师需要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对他们进行针对性辅导,以便使教学活动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辅助增强整体的教学效果。鉴于此,教师可以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开展分层教学活动,通过绘制图形、标注分层的任务引导学生探究和分析,以便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将思维导图这一新型教学手段应用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条理性,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简化其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继而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因此,新时期的高中物理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应当有意识的应用思维导图优化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以便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率,辅助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景海霞.思维导图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西部(理论版),2015(6).

    [2]朱爽.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实践分析[J].高考(综合版),2015(11).

    [3]张战恩.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例析[J].物理教师,2016(9).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宁国中学2423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