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范文

    刘小雷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而非智力因素与学生成长关系密切,发展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非智力因素;学习兴趣;学习意志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041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个性特征,主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毅力、性格、习惯等方面的心理因素。它不直接介入学习过程,但能引导和激发智力因素,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着的作用,推动着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教学之中,把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为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下面谈谈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能够增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教学中应注意编排教学内容让其更加有趣味性、探索性和应用性。例如,在讲解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以讲一讲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的故事;讲矩形时,自制平行四边形教具,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有一个直角的平行四边形,通过演示观察,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进而合作交流。在四条边边长不变的情况下,平行四边形在变动中会成为一个怎样的图形?平行四边形的哪些元素发生了变化,哪些元素没有变化?矩形的定义是什么?除具有图形的性质外,还具有怎样的特殊性质?一连串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索,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

    二、用典型事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

    意志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其智能的发展有着强化和推动的作用。在教学中有目的地、不断地用榜样的言行和生动的范例引导学生,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独立克服困难的机会,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在课堂上不断以目光、表情、手势以及声音的变化或者做必要的停顿来警示他们,使其感到自己始终置身于教师的关注之下,从而自觉控制自己的注意力。部分学生依赖性强、不爱动脑筋、抄作业,教育他们认识到做作业是自己学习过程的真实记录和检验,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提升。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必须做到的一项学习任务,让他们明确要善于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在认真复习的基础上,“强迫”自己去独立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自控力。

    三、手脑并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现在的很多中学生,由于家庭条件较优越及家长的包办代替,动手能力较差,这给他们数学的学习带来了障碍。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他们自制学具,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将直觉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让每一个学生先准备好一个硬纸做的三角形,在课堂上让学生都把这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剪下来,再和第三个角拼在一起就会成为一个平角,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到定理的证明思路。再如,在研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时,指导学生动手画图实验,分别剪两个有两边夹角、两角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通过比较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出判定定理。多动手操作自制学具,实物在手看得见摸得着,学生对它们的特征记忆深刻,对相应的理论知识理解透彻,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是在学习行为过程中实现的,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就会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会使人终身受益,而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阻碍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只要学生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中,重视加强数学学法指导,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做法。

    1.预习方法的指导

    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手动脑、自己阅读课本的过程,可以培養学生的阅读和自学能力。课前要布置预习提纲,让学生先通读课本内容,然后细读理解大致内容,自定一些“划”和“批”的记号,在课本上把关键句、重点词、概念、公式、定理划出来,使他们养成边读边划边批边算边思考的习惯。

    2.听课方法的指导

    听课方面要求学生上课做到“一专三动”,即专心听教师对重点难点的剖析,听例题解法及思路分析、技巧等。勤于思考,积极举手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教学活动。

    3.复习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复习时,引导学生对学过的每一个知识点、每章节的内容加以综合归纳,注意知识的新旧联系、知识的前后联系、知识的横向联系,写出简明小结,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使学生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方法,巩固所学内容。

    4.培养学生“准加快”的计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小学阶段应用心算较多,而在初中数学中,相应运算的难度、运算的步骤都有所增加,运算中常出现由于心算不笔算带来的错误,一步出错,步步错。有些学生常常“看”题而不算题,懒于动手,长此以往,做题速度减慢,导致计算能力下降。数学教学中首先应重视运算方面的训练和指导,用练习或考试中出现的错例教育学生,使其感到丢分丢得“心痛”,让学生笔不离手,计算时动手打一下草稿,把心算和笔算有机结合起来,能大大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减少失误。其次应加强运算的限时训练,如进行五分钟测评,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

    总之,在深化教学改革的同时,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勤于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本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养。

    (作者单位:山东省利津县明集乡中心学校2574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