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以生为本,构建和谐课堂
范文

    摘要:教学中创设和谐课堂,是时代的需要、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核心素养的需要。和谐课堂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它不仅需要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智慧的教学风格,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课程改革下的和谐课堂必然是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的引领、评价、激励为脉络,从而构建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以生为本;和谐课堂;核心素养;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134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把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基础教育课程的创新点和突破点,核心素养如何落地,笔者认为关键是立足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从关注“学会”转向关注“会学”。

    和谐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主体个性的多元化,教学过程中彰显人文关怀,教学方法手段的应用呈现出协调、配合与多样化的统一,使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构建包容差异,关注学生自我能力的提升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的教学。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通过教学方式、教学关系的变革提高每一节课的效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主人,让他们因为学会学习而拥有终身发展的能力。

    一、建立平等、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自由交流的氛围,是创建和谐课堂的前提

    新课程对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应该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等级式的,而是水平式的。要求学生能独立地作批判性思考,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他们。师生之间不是控制与被控制,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而是平等、民主和友好的互惠式的关系。教师改变过去那种独霸课堂、主宰课堂的“霸权”角色,把课堂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应以学生的身份,同行的姿态参与学习中。

    和谐课堂,是建立在和谐师生关系基础上的。平等、民主和友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创造一种自由交流的氛围,学生能把自己真实感受、疑问和大家一起交流,这有利于教师走进和剖析他們的思维世界。在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中,教与学的地位既是平等的,又是不固定的,每个个体既是教,又是学,在教学资源信息共享的民主关系中,随时随地可以换位,创造一个发挥创造力的激励环境。教者应引导学生在民主的自觉纪律中学习做主人翁,做自己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人,做课堂的主人。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全身心投入,共同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心灵的碰撞,使课堂里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二、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习的热情,是创建和谐课堂的基础

    传统教学的课堂气氛死板单一,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关研究表明:学生80%的学习困难与心理压力过重有关,解决了这些压力,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当人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都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会得到更大发挥。

    和谐课堂,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如果学生学习完全依靠重复强化和外在的诱惑甚至威胁来维持学习活动,其后果不仅是学习质量和效益的降低,更严重的是压抑了学生作为人所必须具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这就使得他们无法真正体会到学习生活的愉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是创建和谐课堂的根本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学生的全面发展,内容极其丰富。首先是道德修养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发展,其次是学习行为、学习方法与学习效率的发展,以及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的发展,最后是学生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

    由于学生思维水平的个性差异,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也参差不齐,面对个性差异,教师要在教学设计、提问、评价等方面考虑不同学生不同的思维世界,要充分体现对个体差异的关注,尤其是对学困生的关注,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并能充分地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的自信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四、适时的情感评价使学生充满自信,是创建和谐课堂的保证

    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师站在人们未来专业的摇篮边,因为他应当是第一个能够看出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人,他应当首先看清楚学生当中未来的设计师、飞行家、农学家、工程师、医师、工业和农业的劳动者或科学和文化的活动家。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只是知识的探讨,同时也应是情感上的交流与碰撞。而情感更多的是由语言来传递的,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富有激情的,应该是催化剂,应该是充满了对学生的关爱、信任、鼓励与肯定,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唤醒学生的心灵和智慧。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应用情感评价,可以将批评转化为鼓励。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寓批评于表扬中,通过告诫、谅解、宽容等手段,给学生以内疚的内心体验,让其自身萌发悔改的意识,从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总之,构建和谐课堂,核心是尊重,是真正意义上的,而不是礼节上的尊重。被尊重的成人,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被尊重的孩子,脸上是带笑的,眼睛是有光的,有光的孩子才有发展,才能成功。教师要调动所有学生参与的意识,促使他们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让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者简介:陆永宏,江苏省高邮市城北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城区数学兼职教研员,扬州市初中数学学科带头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城北中学2256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