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等着,就好——谈解决问题的教学 |
范文 | 贺黔梅 摘要:解决问题的教学,是让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头疼的事情。许多孩子不知从何处入手,课堂上唱主角的往往是那些学优生,其余的孩子成了课堂的陪衬者,到了五六年级更甚。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放慢自己的脚步,给足学生读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分析检验的时空。教育是“慢”的艺术,尤其是解决问题的教学,更需要教师放慢脚步,要如养花一般,一边养,一边看,静待花开。 关键词:解决问题;慢的艺术;静待花开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57 很多教师都知道“教育是慢的艺术”,但绝大多数在课堂上没有等,不肯等。上学期听了华应龙老师在长沙上的“我不是笨小孩”一课,他在课堂上的那份淡定、那份用心地“等”,智慧地等,让下边听课的我触动很大。反思我的教学,一个字“急”,学生还未消化,又进入了下一个环节,学着学着,学生兴趣全无。这学期,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我尝试着放慢脚步,静静地等着,让学生有时间悟、思,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等在”熟记解题步骤时 教师有时会对解不开题目的学生失去耐性:“动动大脑啊!”“把题再看一遍”,其实这样会让学生感到很沮丧,这些提醒的话对解决问题困难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废话,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本学期第一节课,我就和六(8)班的学生说,本学期我要提高你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秘密武器就在这张纸上。我把解决问题的步骤分发给每位学生,要他们虔诚地朗诵,像背诵课文那样熟记。内容如下: 解决问题: 步骤一:理解题目(搁笔),搜集相关信息。 步骤二:选择合适的策略:1.画图;2.列举、列表;3.实物操作;4.假设;5.替换;6.转化;7.逆推;8.数量关系、公式;9.方程…… 步骤三:解题,选择合适的运算方式(加、减、乘、除)。 步骤四:检验 我领着孩子们反复朗诵解决问题步骤,直到他们朗朗上口为止。 二、“等在”强化解题步骤时 俗话说:“三思而后行。”为了培养学生先动脑、再动手的习惯,在每个解题策略上,笔者会花一周的时间强化,如第一周学的是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第二周就学习用实物操作解决问题……一周一个策略,做到日日清,周周清。在教学用每一个策略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按照解题步骤逐步实施。如:“三八妇女节”,李东送给妈妈一个圆柱形的玻璃水杯。水杯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15厘米。为了防烫伤,李东决定在玻璃杯的中间绕一圈5厘米宽的装饰带,至少要准备多长的彩带? 师:要解决这道题,先要怎么做?步骤一是什么? 全班学生:理解问题,搜集相关信息。 师:题中相关信息有哪些? 生1:半径3厘米。 生2:胶带宽5厘米 师:高15厘米不相关吗? 生3:这道题与杯子的高无关。 生4:我认为“装饰带宽5厘米”也不相关。 师:有不同声音了。接下来怎么办?谁告诉我步骤二是什么? 全班学生:选择合适的策略。 师:谢谢大家还记得“合适”这个词,有没有人知道合适的策略是什么? 生6:实物操作 师:准确。那么我们进入步骤二吧! 生四人一组操作。(事先准备了学具水壶。) 师:找到运算方法了吗? 全班学生:找到了。 师:步骤三是什么? 全班学生:拿起笔,独立解决,然后组内交流。 师:这么说,我们做完了。 全班学生:还有步骤四:检验是否做对。 师:那就开始吧! 通过4人一组得出一个沟通答案的方式,让学生不仅解了题,也分享了想法,建立了友谊,学会了倾听彼此的意见。而我所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按步骤进行,在学生分歧处点拨。这样的等待,丰厚了学生的体验,延长了思维的时间和深度,学生充分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课堂教学应该是慢动作,兴趣和思维的培养才是核心。 三、“等在”学生出错化错时 去年暑假我跟着教练学车,教我学车的陈教练是一位责任心强、心细、不偷懒的女教练。学倒车入库时,她怕我学不会,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倒车入库要领。我在倒车时,要出现问题时,她就帮我打方向盘,沒让我犯过错,也没给我一次犯错的机会。可倒车入库我怎么也学不会。她一直说我协调能力差,无法教会。一天,她让她的丈夫教我。他丈夫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教法,他先让我自己开,完全不作声,也不帮我打方向盘,只是静观。当我入不了库,要我停车下车观察,想想怎么打方向盘,实在说不明白,才点拨我。如此反复,半小时后,我竟然学会了倒车入库。我还是我,为什么陈教练不厌其烦地教,我也很想学,却没能有好的结果呢?可他爱人一教,我就学会了。通过此次学车,我明白了:技能是没有办法讲出来的,经验也是不可以手把手地教会的。学生学习亦如此,最好是学生先独立学,犯错后再点醒,学生才会彻底明白是怎么回事。看来,解决问题的教学,教师得学会“等”,学生出错不怕,化错就可以了。譬如解决这道题:一台压路机压路2小时,所压路面宽1.5米,长0.6千米,那么压2.5千米长的路需要几小时?(只列式不计算)学生按解题步骤做,我在行间静静观察,发现了三种不同的做法: 1. 2.5÷(0.6÷2)2. 2.5÷0.6×23. 2.5÷(1.5×0.6÷2) 我呈现了学生的三种做法,没有说谁错谁对?只说,你赞成谁的?你准备用什么解题策略说服大家?一语激起千层浪,学生开始了热烈的讨论,用实物操作策略,把水壶当压路机在桌面滚。大约三分钟后,各组有了结论,接下来是他们的汇报补充时间,自然有了正确的结论。这一过程我做到了尽量不动嘴讲,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究、发现、感悟、概括和总结,就像弗赖登塔尔提醒的那样:“不要干扰打断学生,你们能够做的就是耐心观察、倾听,再耐心观察、倾听。” 当然在“等待”的同时,眼不能等,耳不能等,脑不能等。你得观察哪些学生可能需要怎样的帮助,概括学生探究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哪几个,推敲点拨时的策略和方法…… 教育是“慢”的艺术,尤其是解决问题的教学,更需要教师放慢脚步,要如养花一般,一边养,一边看,静待花开。 (作者单位: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中兴学校41800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