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
范文

    刘启刚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推进,核心素养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基于分析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笔者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激发思考;结合实际生活,合作学习;借助数学游戏,强化计算三种教学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是一种重要能力,这种能力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激发,加强学生对数学计算方法和规律的认识,能够使学生应用计算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教学;计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48

    在素质教育的广泛提倡下应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给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数学教师开始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注重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计算教学的作用,通过计算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使学生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结合实际生活,合作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不仅能够拉进学生与学科的距离,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由于小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强化学生对数学计算方法和规律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使学生可以运用计算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教师要让学生真实地认识到计算在生活中的作用,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计算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全面掌握计算知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完成课程学习之后,还要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实现学以致用。另外,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初衷就在于为日常生活服务,应用于生活之中。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45%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发现学习难度较大,很容易就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这种教学方式之后,许多学生的压力会有所缓解,并且更加主动地去学习知识。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民币的单位,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在经历人民币单位元和角换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和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节约用钱、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商品购买的氛围,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人民币购买物品,这样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实际购物的感受。教师可以为学生适当设置问题,比如如何用5元正好买两件商品,让学生认识到“正好”的含义。通过换钱和购买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同时在购物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性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单一化的训练和辅导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这种过度依赖教学进度的教学模式,欠缺对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考虑和理解,这也是数学课堂教学始终无法提升的主要因素。对于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计算能力,教师在开展数学计算活动的时候要充分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积极创新和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并在计算和表达方面获得更多的独立思考和探究空间。比如,在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时候,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计算水平,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作为小组竞赛的裁判,先为各个小组提出相同的问题,设置的问题要由易到难,问题要有强制回答题以及抢答题,每个小组都要经历两个阶段的估算和计算,回答正确加一分,回答错误不减分,最后哪个小组得分最多就是获胜者。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个人单调的计算方式,使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课堂竞赛。

    三、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翻转课堂是通过微视频教學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前不再只是简单预习,而是进一步去自主学习并发现问题,然后教师于课上帮助学生克服难点,同时进一步掌握重点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完全消化、吸收知识,并能及时地向教师反馈学习情况,方便教师安排下一课时的内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依据学生数学水平合理设计视频内容。例如,在教学生“认知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这一章的内容时,由于学生没有直观的概念,教师若只是对学生强调“1亿=10千万,1千万=10百万……”,学生可能不知道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因此,教师在录制视频时,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可以植入某地区人口变化的动画,通过时间的增长与人口的增多让学生对各个计数单位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这样学生会更能理解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之间的关系。2.充分利用课堂,促进知识内化。每次课程快要结束之时,教师应预留几分钟时间及时对该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让教师清楚地看到本堂课中存在的不足,为下次改进指明方向。

    综上所述,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近几年的小学教学过程中,核心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教师必须对这方面提起高度的重视,采用各种措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教师应在计算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采用形式多样的计算教学方法,精心创设计算教学情境,有效利用错题资源,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君梅.核心素养观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赜[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9(1).

    [2]于婷婷.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提高数学核心素养[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9(1).

    (作者单位:安徽省明光市抹山小学2394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