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范文

    罗常荣

    摘要:本文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信息素养;教学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31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我国逐渐趋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互联网信息技术逐渐渗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部门也加强了对信息素养的重视度,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现阶段教学的根本目标。虽然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较大的帮助,但是因网络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学生认知不足,无法从众多信息中汲取到正确的知识点,教师需在该环节中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学习观念。古语有云“活到老,学到老”,学生也需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及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如此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信息社会。据调查了解,我国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普遍不高,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需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信息有效的获取以及学会评价与将信息合理整合应用的综合能力,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常见问题

    1.信息技术教育观念较为传统

    当前,我国教育部门对信息技术教育愈发重视,但因现阶段部分教师思想较为传统,未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转变教学理念,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还停留在电脑操作的基本技能上,因此要从根本上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性特点,教师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时,未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性格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且在设定学习标准和目标时过于统一化,部分学校能力较低的学生无法对课堂中的知识点有效消化,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对该学科的积极性逐渐降低,从而偏离了原定的教学目的。

    2.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缺乏良好的信息文化氛围

    我国大多数学校为了契合现代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在校园内为学生配置了多媒体教室、微机室、校园网络等一系列硬件设施,为信息技术教育提供了较大便利,但是该硬件设施配备再齐全也不等于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环节占据重要作用。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还是较为重视学生成绩,因此在实际信息技术开展过程中,教师还是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作为教学目标,无法有效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教师和学生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同时,学生对信息素养没有正确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摆正学习态度,对该课程的内容理解不够透彻甚至完全不了解,不仅教材中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全面,其独立思考、明辨是非以及对信息整合应用的能力更差,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将所需知识合理应用。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课程的开展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无法相契合,校园内信息文化氛围较为缺失。

    三、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素养的具体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若想提高學生的信息素养,教师需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并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创新和改善教学方式。因部分教育工作者对信息技术课程不重视,在开展课程时未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因此,教育部门需根据此现象完善教学制度,并及时增加校园内信息技术的建设,根据学校的条件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增添较为先进的信息设备,并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加强重视。同时,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在开展信息课程时,不能只针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也需带领学生对信息设备进行实践操作,将现实生活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来,并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和解决,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教师需及时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平。随着信息化技术的突飞猛进,教师只有不断学习知识才能更高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可以通过讲座、校方培训、校园的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汲取所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需及时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获取更多知识点以及相关教学理念和经验等提升教学质量,从而提高信息教育的整体水平。

    2.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都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需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正确的认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若一味只给学生展示操作过程,而不给学生实践机会的话,会造成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无法将所需理论知识进行有效操作,其教学课堂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例如,在讲解“用软件制作网页”课程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网页中体现出校园文化特点,然后将该网页进行评选活动,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任务,其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一个分析问题并进行解决的专业技术提高的过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质的提升。因此,教师应明确自身位置,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应对学生及时引导和辅助,掌握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理解情况,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信息化背景下,教学效率稳步提升,但学生信息化素养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率。本文以高中信息教学为例,详细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学生信息化素养的措施,以期能够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邓彩红.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角度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2):91-92.

    [2]陈旭.集思广益,让教学课堂不再枯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实践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1):206-208.

    (作者单位: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41300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3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