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历史教学运用视频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
范文

    左思路

    摘? ?要

    历史视频资源的运用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当前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视频资源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三个有效策略:一是凸显真实,二是有机融入,三是彰显细节。

    关键词

    历史教学? 视频资源? 问题? 对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源运用越来越广泛,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丰富的视频资源融入了课堂,不仅拓展了教学的内容,而且增强了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与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了“亲密的接触”。视频资源在课堂进行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指出:“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充分利用录像、影片等手段,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1]在这里谈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与历史课堂教学相关的录像和影片与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即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视频资源如何选择与融合,进而发挥其独特的效果来增进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从而不断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益。

    一、历史教学运用视频资源存在的问题

    1.视频内容粗制滥造

    当前,各种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大量涌现,有的教师在选择历史题材的资料时把关不严,只要感觉有点用,能够吸引学生兴趣就都在课堂上加以运用,特别是一些“抗日神剧”也搬上了历史教学课堂。诚然,这些能够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眼球,但有趣的前提是历史的真实。否则,学生在真实的历史面前就会感到思维混乱,甚至“迷失”。历史课堂成为“搞笑”的课堂,缺乏对历史视频资源必要的审视与甄别,把历史的真实弃之不顾,学生就什么也学不到。教师面对大量的有声影视作品要做到去伪存精,精选反映历史真实情况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资源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

    2.视频运用泛滥成灾

    当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料运用可谓是泛滥成灾,甚至一节课不运用一点有声的视频资料就似乎不像一节历史课了。有的老师在一节课中运用历史视频资料多达五六次,每次时间长达3~5分钟,占据整个历史课堂教学时间小半,学生几乎在观看历史教学视频中度过一节课,教师把历史课上成了视频欣赏课。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是使用视频资源越多越好,也不是越长越好。多了凸显不了主题,长了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源只能在我们的教学中起到辅助作用,而不能越俎代疱。

    3.视频选材偏离主题

    历史课堂教学对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源的运用是要选择那些比较接近历史实际、与课程内容有紧密联系的作品[1]。这些作品主要是用来进行情境创设吸引学生兴趣、解决本节课重难点知识、深化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在观看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源中感悟历史细节,彰显历史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而不是不加选择地运用到历史课堂中去。一节课时间有限,教師应该摒弃那些与课程标准和本节课教学重难点关联度不高的内容,选取最能够落实课程标准和突破教学重难点的视频资源。让历史视频资源能够有效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与教学内容浑然一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历史教学运用视频资源问题的应对

    1.凸显真实

    历史学科具有明显的“过去性”特点,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就导致学生对历史理解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影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受和理解。历史视频资源则可以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知和理解。这类课程资源效果虽好,但是一定要运用得当,否则会适得其反。真实性是教师选择历史题材视频资源的首要原则。一般来讲,我们在教学中运用的各种视频资源来自于历史影视资料记录片、影视节目的片段、人物专访等。这些材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不能胡编乱造,否则,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教师为了达到历史的真实性应该选择由权威机构(一般指官方)发布的大型历史纪录片或者事件亲历者的专访,少用和慎用现在拍摄的电视剧集作品。这些影视文学作品虽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但是文学加工的成分多,难免夸大其词。学生对历史的认知与理解必须建立在真实性基础之上,否则对历史的学习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会置学生于一个危险的境地。当下拍摄的一些“抗日神剧”不但不能够加深学生认知和理解,反而会让学生误入歧途。缺乏真实就缺乏教育的价值与意义,这样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与效果。

    2.有机融入

    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源只是众多历史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在运用的时候一定要和各种课程资源有效整合,实现有机融合。一是用来激趣,把视频资源整合到课堂的导入部分,通过有声的视频资源来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善用视频,巧设悬疑,导入新课,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感染,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拉近学生与历史的现实距离,增强历史的现实感。二是用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每节课都有教学重点和学生学习困难的地方,教师要巧用视频资源来进行突破,加深学生印象和理解,而不是面面俱到,注重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一定要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规定,与课程内容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在教学“敌后战场的抗战”(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21课时,课程标准的内容是:“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顽强、不拍牺牲的精神。”教师以学习“百团大战”为例组织学生观看了3分钟的教学视频——《攻占关家垴反击战》,体会我军在敌人居高临下占据有利地形的情况下,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奋勇杀敌的抗战精神。

    3.彰显细节

    历史细节是指历史著作中的一些对较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情节、历史情境等进行较为具体的、形象生动的描述。它“可以使已经逝去了的历史重现出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原状,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可以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使学生更真切地了解和认识所学史实;并引发学生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2]。因此,历史细节是历史课堂的灵魂所在,隐藏着学生对历史认知的密码,让我们的历史课堂更加有历史的温度与味道,让较为呆板的历史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源在彰显历史细节方面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它优于我们的语言描述。在学习“百团大战”这一子目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敌人实行“囚笼政策”的理解,可以让学生观看1分半钟的视频《破了他的囚笼》,在左权参谋长与彭老总的对话中理解这一场战役发生的历史大背景。对于这样的视频资源学生更感兴趣,既增进了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作出的不懈努力。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就从局部走向了整体,把历史变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动态化、枯燥的学习内容生动化、把原本抽象的课程和概念变得形象和直观,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叶小兵.细节的重要[J].历史教学,2005(09).

    【责任编辑? 郑雪凌】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