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北京开放大学开办高等特殊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
范文 | 单宁珍 摘 要:关于开放大学开办高等特殊教育,国内外已有相关实践。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和理论分析,探索在北京开放大学开办高等特殊教育的可行性,以期提出对策建议,为其开办高等特殊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开放大学 高等特殊教育 可行 北京市高等特殊教育发展现状 据2006年~ 2007年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北京市各类残疾人口的总数达99.9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为6.49%;接受中等教育比例为12.5%,是全国的2.31倍,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为8.1%,是全国的6倍多,总体上看,北京市残疾人口的受教育状况要明显好于全国残疾人口的受教育状况。 (一)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情况 1.部分年龄段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情况。15岁~25岁残疾人中近五分之一接受了中等教育,9.1%接受过高等教育。61岁及以上有9.1%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 2.男性与女性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情况。总体上男性接受高等教育比例约为61%,女性为39%。15岁~25岁残疾人中,男性接受高等教育比例约为55%,女性为48%;26岁~60岁残疾人中,男性接受高等教育比例接近60%,女性为42%左右。61岁以上男性接受高等教育比例为62%,女性为38%。 3.不同类型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情况。残疾类别与残疾人口受教育的状况有一定的关系。在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残疾等7类残疾人口中,多重残疾人口受教育的状况相对较差,而精神残疾人口受教育的状况最好,是接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最多的残疾人口,而智力残疾人口能进入到高中、中专以及大学以上的比例最小。 (二)高中以上特殊教育机构的情况 北京市唯一一所盲人学校设有高中和职高部;有1所聋校设有高中部,2所聋校设有职高部;3所培智学校设有职业教育部。有部分轻度的聋生和盲生在普通高中随班就读。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是北京唯一一所残疾人高等教育机构。另外,北京市有十几所大学也招收少量的残疾学生,残疾学生类型主要是肢体残疾,偶有听力残疾。[1] (三)特殊教育毕业生去向情况 近年来,约1/3~1/2盲生和聋生升入大学/大专学习,就业率也在上升,只有个别盲生待业。九年义务教育后约1/3~1/2的智障学生继续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有半数的智障毕业生待业。据了解,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特殊毕业生中,约86%左右就业,13%左右待业。该校普通毕业生中约89%从事教育工作,其中75%从事特殊教育工作;7%从事其他工作,2%待业。 北京开放大学开办高等特殊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开办高等特殊教育既是开放大学的应有之义,也是服务回馈社会、体现开放大学办学特色、扩大开放大学影响的重要抓手。 (一)北京开放大学开办高等特殊教育的优势 1.国家方针政策支持。《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特殊教育,特别是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各地要为残疾人接受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提供更多方便,满足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教育部等五部委专门印发《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中国残联联合下发《关于印发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二期实施方案暨编制专项建设规划的通知》,主要支持特殊师范教育院校、残疾人高校和残疾人职业学校,对于特殊师范教育院校、残疾人高校,国家支持每所学校5,000万元,残疾人职业学校支持3,000万元。 2.符合开放大学办学定位。北京开放大学(原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建校五十周年时提出,学校以致力于提高首都市民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作为历史使命,致力于通过开放远程教育,向首都市民,尤其是向所有无法享受教育和培训权益的社会成员开放教育机会,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满足首都市民多样化、个性化的终身学习需求,努力建设使首都市民都“学得起、放得下、捡得回、可互换、用得着、见效快”的新型开放大学。 3.国内外的成功实践。在国外,开办残疾人高等教育比较成功的院校有英国开放大学、美国加劳德特大学、美国国立聋人技术学院、日本筑波技术短期大学等。目前英国开放大学有15万本科生,超过3万研究生,其中有1万是残疾人。在国内,截至2010年,全国各省市有33个地方学院、教学中心等开办不同层次的特殊教育,国家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上海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更是从办学层次和专业设置等方面提供了直接经验。 4.社会的刚性需求。北京市残疾人口接受中等教育比例为12.5%,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8.1%。可见,多数残疾人无法享受到高等教育,加上北京市现有高等特殊教育机构只有一所,开设专业也偏少,残疾学生入学竞争非常激烈。北京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的独特优势,使其在生源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5.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北京开放大学经过30年的发展,专业建设具有独特的优势,专业门类齐全,涵盖经济、管理、法学、计算机、教育、语言等专业,开放教育本科专业(方向)16门,专科专业(方向)32门,学校可以依托现有专业,结合社会需求和残疾人愿望开设灵活多样的专业或技能培训。 6.具备适应残疾人学习方式的硬件条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硬件设备先进,这是其他院校难以达到的独特优势,具备了发展残疾人高等特殊教育的条件。 (二)存在的不足和难点 1.具体指导细则缺乏。国家大政方针支持发展残疾人高等特殊教育,但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支持。比如,有关规划、机构、师资、经费等方面的具体支持政策和细则等。据了解,上海市残疾人到普通高校接受3年的大专教育,每年可获得政府2,000元学费补贴,3年共6,000元。而上海开放大学开设的大专教育,是按每学分120元收费,学完全部76个学分,共需9,000多元。上海市残联可以为残疾学员报销6,000元学费,而且也有财力贴足全额学费,但由于没有政策明文规定,在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会遇到财务审计等方面的问题。 2.教学和管理成本高。北京市残疾人口比例较大,分布在不同的区县,残疾的类型也不同。从办学效益考虑,不可能分散到不同的区县教学点,而需要开放大学统一组织实施教学和管理,需要付出较大的人力物力来整合资源。比如,上海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在六个区的电大内建立了学习中心,就读人数在各区存在不平衡。 3.适合残疾人学习的专业门类不多。这是重点也是难点。据了解,高等特殊教育专业设置单一是当今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突出问题,很多院校的专业设置雷同。有些学校近乎照搬已有院校教学模式,这一方面不能为残疾人提供更多选择,另一方面也加剧了院校间的竞争。实际上,残疾人可以从事的工作种类很多,以聋生为例,在国内多为工科或美术类专业,但在日本,聋人能够选择的专业有家政、园艺、美容、印刷等;在美国,很多聋人学习法律、心理咨询等专业。 目前,开放大学开设的专业包含了残疾人一般需求的计算机、广告设计、英语等专业,也开设了适合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学前教育、社会工作专业,但目前北京市高中和职高阶段开设的工艺美术、烹饪、面点、服装、缝纫、工艺品制作、钩织、修理、理发、保洁、烹饪等专业,开放大学还没有。培训特殊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的心理咨询、言语矫正、职业治疗、物理治疗、听力检测和助听器验配等方面的专业更是缺乏。即使是现有专业,是否真正贴近残疾人的就业需求,也有待检验。 4.专职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不足。开放大学自身尚缺乏专门的特殊教育师资力量,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尚不多,短时期难以适应开办高等特殊教育的需要。适合残疾人需求的专业教辅人员也比较缺乏。 5.稳定生源的机制尚未建立。在北京,具有高中阶段教育的专门特殊学校少,有部分轻度的聋生和盲生在普通高中随班就读,大专以上教育生源比较分散,需要建立一定的机制来保证。 6.经费投入较大。高等特殊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数倍,特别是前期投入比较大,而且一般要考虑减免学费,需要北京市教委和残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 北京开放大学开办高等特殊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北京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发展规划 立足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需要和开放大学办学宗旨及功能定位,把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发展领域,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北京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的发展规划。 (二)整合北京市各类残疾人教育资源 摸清北京电大系统视听资源现状,整合北京电大系统、残联系统以及其他社会资源,开展残疾人高等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积累一定经验后开办开放大学特殊教育机构,发挥电大系统办学优势,统筹指导各区县电大开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工作。在现有盲校、培智学校管理体制不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三)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支持 协调政府统筹规划办学定位、功能和服务区域,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使完成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能够普遍接受高中阶段的教育,建立现有中等特殊教育和开放大学对接机制,稳定开放大学基本生源。建立与现有特殊教育科研机构的合作,由政府主导,协调市属科研、医疗、康复等部门,对北京市残疾人教育和教学问题开展系统的理论研究和科学实验。争取市政府和区县政府、残联专项经费的支持,尽可能争取纳入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重点支持院校。与各级残联广泛合作,拓宽用人渠道,开展为残疾人提供适合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系统的就业服务,提高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层次。 (四)着手高等特殊教育专业建设 一是面向残疾人的专业。专业建设是重点,前期可采取与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盲人学校合作办学的方式,开办2个对接专业,同时集中力量开办1个新专业作为试点。二是着眼于培养培训师资。重点建设心理咨询、言语矫正、职业治疗、物理治疗、听力检测和助听器验配等专业,培养和培训一批正规化、专业化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 (五)培养一批师资力量和管理人员 争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坚持自主培养和引进人才相结合,采取选派人员到相关机构学习或培训、面向社会招聘,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等院校聘请等方式,先期培养和引进一批专兼职教学和管理力量,满足试点工作的需要。 (六)深化合作办学 北京汇集了大量国家级的特教学者和专家,充分发挥和利用好地理优势和丰富的特教资源,是办好高等特殊教育非常重要的条件。中等残疾人学校招收学生的质量、数量直接关系到开放大学的生源,因此可以与中等教育学校建立广泛的合作,建立升学对接机制。残联作为残疾人群体的管理机构,具有重要影响力,北京电大系统可以在办学模式、师资培养、科学研究、学生就业等方面与其加强合作,优势互补。还应增强国际化视野,扩大国际交流和校际合作,建立国际合作办学和科研成果共享机制。 参考文献: [1] 赵向东.北京高等教育中的残疾学生-北京13所高等学校残疾学生现状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7,(7). [2]赵春鸾.北京市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课题研究论文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3]余慧云、韦小满.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研究综述 [J].中国特殊教育,2006,(4). [4]兰继军.关于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探讨[J].特殊儿童与师资研究,1995,(3). [5]鲁滨一.谈谈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J].人民论坛, 1999,(10). [6]郁松华.加快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09,(4). [7]李泽慧.尽快建设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综合性大学[J].中国特殊教育,2009,(4). [8]赵向东.德国高等教育中的特殊教育[J].现代特殊教育,2010,(3). [9]吴春玉.韩国特殊教育现状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4). [10]金野.新时期对发展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4,(9). [11]王培峰,韩志玲. E-Learning,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J].师生心语,2003,(6). [12]曲学利.建设和发展首都的应用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探索[J].中国特殊教育,2005,(6). [13]教育部.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14]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09年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公报. [15]《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2009年统计数据. (作者单位:北京开放大学) [责任编辑:于 洋]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