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范文 吴志山
摘要:结合具体高校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校的信息化发展策略,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从信息化业务的类型划分、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着手,具体阐述了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应用环境;学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3-0006-03
一、引言
当前,世界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应用信息技术创造的新时空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探索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深层学习行为,并创造出各种交互式研究性学习、团队学习的新形式,推动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展现出信息技术在推动教育创新发展中的强大威力和广阔前景。我国目前很多高校信息化建设仍处在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应用系统建设以及低层次、呈现型、重复性资源建设模式阶段,教育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令人欣慰的是,近几年出台的四个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①,将教育信息化提到了战略高度。但由于各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具有差异性,因此,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结合具体高校的实际情况更为深入地探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策略并因地制宜地推进,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化建设为例,具体阐述信息化建设的一些思考,以期对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有所借鉴。
二、信息化建设业务类型分析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业务按其性质及发展趋势可以划分为三类,即:信息化基础环境、信息化应用环境、信息化学习环境。信息化基础环境是信息化应用环境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信息化学习环境是信息化应用环境在教育领域的深化。此三类环境长期并存,互为交叉,互促发展。
1.信息化基础环境
信息化基础环境是信息化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校园网网络设备及相关设施、服务器、存储等所构成的完整的系统硬件环境以及为保证其安全、稳定、便捷的运行和使用而建构其上的基础软件管理环境。具体到业务上可理解为校园网基础环境的建设和维护。二是指为满足教、学、研的需要所构建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如多媒体教室、同声传译教室、模拟仿真教室等软件。
2.信息化应用环境
信息化应用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的业务信息化环境,即围绕学校办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各项业务所构建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环境。如统一门户、单点登录、数据交换平台、校园一卡通等。
3.信息化学习环境
信息化学习环境是指为有效促进学习者学习而建立的信息化学习环境。这一环境包括教学辅助平台、科研协作平台、学习支撑平台、课程制作工具、数字化学习资源等以及这一环境中的使用者。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是信息化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引领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最终达到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创新和教育发展目标的关键,是今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北京语言大学三种业务类型面临的问题
1.信息化基础环境现状及面临的突出问题
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方面,北京语言大学经过十几年的投入和建设,尤其是经过三期校园网改造后,学校日常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所依赖的网络和多媒体环境能够满足正常工作开展的需要。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原有设备的老化,目前一些问题逐渐突出并成为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包括:
(1)核心机房受面积所限,已对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化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造成了重大障碍。主要矛盾体现在:各职能部门的服务器托管或应用系统托管无法满足需求;全校范围内硬件资源利用率偏低,缺少统筹规划;学校信息化平台无法全面有效的整合(服务器及管理分散);信息化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各单位自建小机房,缺少必要的安全措施);各项应用缺乏扩展空间(如云技术的探索,已经没有机房空间);缺少异地灾备等。
(2)网络速度有待提升,出口带宽有待扩大。目前北京语言大学的出口带宽为400M,远小于一般的高校。此外,各层级的网络链路设备及附属设备有待更新。
(3)由于资金限制,校园办公区及学生宿舍区无线网络覆盖率偏低,且没有形成良性运营环境。
(4)网络安全形式不容乐观。北京语言大学校园网网络安全产品采用分段式防护,各自独立运行,互不通信,缺少必要的整合,致使安全防护能力弱化,需要进一步投入资金建设。
(5)部分多媒体或机房设备老化,有待更新。
2.信息化应用环境现状及面临的突出问题
(1)北京语言大学通过三期校园网改造,加强了数字校园基础平台的建设,提高了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化数据的可复用性。但由于北京语言大学部分相似的业务部门分割过细,且一些业务流程没有进行很好的整合,导致一些本应整合度较高的系统被分割成对应的若干小系统,不利于统一建设、统一维护,也使得系统建设的复杂度提高。
(2)信息化系统不够完善。信息化系统是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工具,学校虽然已经基本建成了各类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的存储、查询、整合,但对数据缺乏分析处理和海量信息处理能力,难以对管理形成指导功能。目前还没有实现能够对数字校园提供有效支撑的教学教务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
(3)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各自为政问题。各个部门、院系在信息化建设中采取“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态度,在信息资源的采集和利用上各自为政,忽视了信息资源的规范标准和共享。部门之间信息无法在统一的平台上自由流转,造成信息资源多次录入,因而破坏了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在治理信息孤岛的过程中又形成了新的信息孤岛。
(4)信息化建设组织架构不理想。部分业务单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缺少足够的重视,已经建成的系统得不到有效利用;此外,部分单位缺少固定的信息员,使得一些业务数据不能有效提供。
(5)缺少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尚未建设决策支持系统,不能对学校的决策形成有利的数据支撑。
(6)校园二级网站亟待规范,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缺乏统一的风格,同时,由于自建系统安全漏洞频出,给校园网的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
(7)目前校园一卡通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只是停留在饭卡、图书借阅等较为基本的功能,因此,需进一步拓展校园一卡通的使用范围。
3.信息化学习环境现状及面临的突出问题
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目前北京语言大学开展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内容数字化建设方面,即购买或自建一些与学习相关的数字化资源,如目前校园网上的各类学习课件、视频学习系统、超星名师讲坛、数字网络电视直播、教育多媒体点播系统、校内学术讲座课件点播等。此外,也在学习支撑平台方面做了一些引进,如中心购买的教学辅助平台。但从总体上看,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的问题如下:
(1)缺少推进信息化学习环境的体制氛围。国内高校的信息化学习环境需要自顶向下的推动机制,需要从学校层面上倡导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并给予必要的激励和奖惩措施。
(2)信息化学习环境尚未形成。信息化学习环境不仅仅是指各类辅助教学系统、学习支撑平台和学习资源等软件资源,也包括在信息环境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对应不同课程、不同学生而采用的不同的教学策略、学习支持服务等。目前,学校基本停留在学习资源、支撑平台的建设阶段。
(3)资源建设形式单一,利用率不高。如目前普遍存在的形式是:PPT、视频录像、Web页面(如三分屏页面课程等形式)以及少量的Flash动画等,资源缺乏适于网络学习的必要的教学设计,且大部分课程仍然停留在资源呈现型的课程建设模式,这种情况也是当前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涉及高校的教学改革、管理体制、师资、资金投入、教学、管理人员层次等多方面问题。
四、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围绕以上提到的一些问题以及高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结合北京语言大学的实际情况,在十二五期间,笔者认为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
(1)完成新建综合楼校园网核心机房建设工程
学校已经批准正式立项,建设新的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核心机房。建成后,一个面积超过500平米的现代化的数据中心将基本解决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空间瓶颈。
(2)建立“集约管理,统一服务”的数据中心
从学校信息化全局出发,基于“集约管理,统一服务”的思想在新机房中规划学校的数据中心,改善机房配套设施,优化配置服务器数量和档次;合理应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云服务技术,建设标准化、集中化、虚拟化的高可用数据中心。逐步开展面向全校的服务器托管、虚拟主机、应用托管等服务,制定立足信息化大局的IT基础设施采购管理规定,集中部署,共享使用,统一配置和管理,减低信息化成本,提高IT基础设施管理与运行水平。
(3)建立大容量、易扩展的数据存储中心
伴随着北京语言大学业务系统与网络资源的逐步增加,数据存储量将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对数据存储和管理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同时也便于数据共享,“十二五”期间将建立全校统一的数据存储中心,将全校的数据与资源进行统一存储、统一管理,减少重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的专业性。
(4)建立楼间容灾与备份中心
在综合楼新机房投入使用后,将现有机房改造为校园内楼间容灾备份中心,实现核心系统数据的楼间实时备份。研究建立科学、可靠的数据备份机制,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确保灾难发生后数据不会丢失或者遭到破坏。
(5)完善校园网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可信可控校园网管理平台
对网络安全资源进行整合,选择、部署安全整合方面的平台或系统,使各种网络安全产品能够协同工作,构成一个主动防御式的全方位网络安全系统。此外,需全面检测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化环境的安全漏洞,做到提早预防。
(6)建立覆盖全校的无线网络
北京语言大学在三期校园网改造过程中,已在大部分区域建立了无线网络,但随着无线网络用户数量的剧增,十二五期间,拟在校内建立1000个无线AP基站,覆盖校内全部区域。
(7)继续推进北京语言大学下一代互联网(IPv6)的建设和应用
学校作为百所IPv6试点高校,应继续跟踪、研究和推广使用IPv6网络的各项技术,提升学校的网络服务水平。
(8)筹建万兆校园网工程
北京语言大学目前的网络拓扑结构是“主干千兆,接入百兆”,随着视频的爆发式增长,已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因此,未来五年内,学校需要建设万兆校园网,完成“千兆到桌面,主干汇聚万兆”的改造工程。
2.信息化应用环境建设
(1)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组织保障体系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问题,信息化建设过程将不可避免地触及现有管理体制的问题。自上而下的IT治理将对信息化过程起到重要推进作用。因此,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组织保障体系是信息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学校需进一步巩固并健全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化组织、管理与协调机制;强化“北京语言大学教育信息化工作小组”的作用;明确网络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职责与地位;建立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律的建设机制与运行机制,确保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2)信息系统的进一步整合
在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信息门户平台推出后,需进一步研发和整合教务系统、学工系统、OA系统等,以确保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化数据的完整、有效。
(3)研发决策支持系统
通过对数字校园内的各种数据(环境、资源、活动)的挖掘,并辅助以一定的统计分析,向校园内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4)制定学校网站建设标准,提升学校网站建设与管理水平
制定学校网站建设标准,规范学校及二级单位主页的内容、技术和管理。统一建设学校网站集群管理平台,实现学校主页、二级单位中英文网站的自动生成、信息集成,实现访问统计和安全防护。
(5)拓展校园一卡通应用,构建学校电子商务平台
推动和构建基于校园卡的全校统一的门禁管理平台,在全部学生宿舍和部分教学、办公楼部署门禁。在校园卡金融平台的基础上,筹划构建网上电子支付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校内所有消费基于校园卡支付,最终达到无现金交易。升级校园卡为下一代智能CPU卡,在校园内实现身份识别、刷卡消费、银行结算、信息服务等应用。
3.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
(1)建设数字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全校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
在网教中心推动成立数字资源研发与运营中心,建立专业的技术团队,为学校各单位数字资源建设提供服务。完善数字资源管理软硬件平台及数字资源门户,促进数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充分利用。积极探索优质资源进入市场的有效机制。引进新一代学习支撑平台,探索在校生中加大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
(2)建构基于移动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进入3G时代,“移动信息”已成为信息通讯的主要途径,通过引入和研发“移动校园信息系统”可以让学生、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多一个贴身的电子秘书,可以用手机随时随地查询信息、报名缴费、学习语言;可以为教师、行政管理人员提供一个最快速沟通到学生和同事并能得到反馈结果的平台。通过提供方便、优质的信息服务,增强学校的竞争力。此外,通过移动信息系统,逐步建构和培养基于移动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为学校在移动学习时代来临之际赢得先机。
(编辑:李晓萍)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