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校本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策略研究
范文 巫雪琴
摘 要:微课以网络资源的形式存在,为数字化环境下的教与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内容。目前关于微课程的研究大多还处在微课的设计与制作阶段,如何建成系列化微课资源以及微课资源的应用模式都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微课资源的校本化是微课发展初期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本文梳理了微课的缘起、特点及当前微课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情况,从学校微课平台的设计、微课资源的建设、微课资源的应用探索三个方面阐述了校本微课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策略。
关键词:微课;资源库;应用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7-0032-03
一、微课的缘起
微课程又名微课,概念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提出的,他认为微型的知识脉冲只要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能够与传统的长时问授课取得相同的效果。相比Penrose提出的微课程,胡铁生从教育信息资源的角度深化了微课程的概念,他认为:微课是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长度为5~10分钟的微型教学视频片段,此外还包含与该学习视频内容相对应的教学设计、练习测试、教学反思等辅助性教与学的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随着教学需求、资源应用、学生反馈的变化而处于不断的动态发展之中。
目前具有微课程理念的网络学习资源中,享有高影响力和知名度是国外的可汗学院、TEDEd和国内的网易公开课,大部分的资源都是针对大学生。网络上现有的微课资源无法满足需要,微课资源的校本化是微课发展初期必须要经历的阶段。
二、校本微课平台的建设
微课平台应当是一个提供知识挖掘的平台,能告诉学生如何根据学习所需搜索相应的资源;允许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更多的主动权,自主地挖掘所需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它的设计与选择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便捷的导航与人性化的个人空间
在线学习者的核心需求首先是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在海量资源中能利用多样化的导航,引导学习者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可以极大地提升学习者的积极性。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个人空间对于学习者同样很重要,学习者可以实现对课程信息的保存,学习过程的记录,交流互动的记录。个性化的空间页面设置还可以在方便学习者使用的同时增强学习者的存在感。
2.设置建立学习计划的服务
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享有极高的自由度。为此微课平台设置学习计划模块可以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养成为自己的学习做整体规划的良好学习习惯。此外,还可以利用平台中对信息的推送功能,向学习者推送由易到难的课程,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循序渐进的课程选择建议。
3.设置随时记录的服务
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也有随时随地记录课程学习过程中萌发的想法或知识碎片的需求,平台需要设置相关功能,可以通过提供标注与记录功能,实现精确标识与记录。
4.设置问、答服务
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也有社交的需求。不仅是分享和表达的需要,更常见的是在课程学习各个阶段的针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的问与答。答可以是预设的解答直接推送,也可以是教师及时针对性的答疑,还可以是其他学习者的解答。提问者在提问前还可以在课程问答网页先搜索。对于所有的“问”与“答”,都保留有记录,方便整理与回放,也便于教师收集相关反馈信息。
5.设置练习与测试服务功能
根据需要练习可以设置成封闭式与开放式两种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使得学习者既可掌握基础知识,又能锻炼高阶思维。测试尽量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可以方便地利用教师事先设置的答案实现自动批改。
6.设置评价功能
引入游戏中的通关与积分功能。随时提示学习者在群体中目前的排名,针对学习者总积分累计给他提供不同身份,系统中为不同身份增开部分功能权限。平台中设置评价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甄别而是激励,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
7.设置对回馈的自动分析功能
对于学生的练习以及学生设置的标注情况,平台自动给出分析,学生可以根据分析找到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教师可根据分析来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做出进一步优化微课或者针对性地提供解释信息、甚至延伸出微课的决定。
三、校本微课资源库的形成
微课资源建设需要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支持“线性”教与学更要支持“非线性”教与学。建设校本微课资源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全员初级培训,为微课推行营造良好的校内环境
通过对微课的概念、应用的介绍让大家了解微课;通过微课应用的展示让大家感受到微课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实际教学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对微课产生兴趣;通过对录制软件的学习,让大家体验微课制作的过程,录制软件的学习除了可以录制微课还可以解决实际应用中某些视频无法下载的问题,这点让培训的普及性得到保证。
2.深入培训,为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组建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优质的系列微课也不可能通过强制分配任务来实现,它的制作者必须是一批对微课怀有兴趣、有激情的人。为此,需要在全员初级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双向选择组建队伍,再对这支队伍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全面的培训,这是进行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实践的前提。
(1)培训内容梳理的方法
系列微课的主线一般以实际教学时序为主线,总结性的专题以知识体系为主线。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微课定位重点是解惑,为此,首先要提炼出适合制作成微课形式的教学内容,如知识点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中的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这些点与环节的梳理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研究与整体的把握。培训时大家共同观看典型的微课,分析作用,学习提炼的方法,然后集中分学科组讨论,分工梳理,再集中对各自梳理的微课制作目录进行审核,确保微课内容的针对性。
(2)规范化微课的设计
微课的结构:要求有鲜明的主题和清晰的讲述线索。用清晰的话题引入课题,评价方法和考试方法,力求时效的同时新颖。课中的讲解要求线索清晰,重点突出。收尾快捷的同时注意对关键概念的总结。系列课程,要注意风格的统一,前后内容的衔接。
讲解的设计:新颖的课堂结构、精确的语言表达有助于形成自己独特微课风格。为此,讲解人要充分准备,力求语言准确、简明、流畅。
配套资料的设计:配套资料包括课程说明、学习目标、所讲知识的背景信息,以及分层练习,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教学辅助资源,所有的资料的编辑格式力求统一,符合规范。这有助于微课被更广泛地应用。
(3)培训微课平台的使用
无论是微课视频、相关资料的上传还是作为在线学习的一个角色都需要熟悉平台的使用,不光是熟悉作为教师角色的空间功能还要熟悉作为学生空间的功能,只有同时熟悉课程提供者与学习者两种角色的空间环境才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为学习者提供资料与服务。
3.分工协作,完成系列化微课资源制作
校本微课资源的建设可以根据成员特点,分工协作,各人做自己擅长的专题。制作时间可以利用平时教学,与教学同步完成相关内容,对于某些专题也可以利用假期。学校层面,对那些在微课资源建设方面做出贡献的教师们也给予相应的奖励与肯定。
4.多管齐下,实现优秀微课资源的推广
通过各种教研活动、评比让优秀的微课走出去,为更多的教育者所用,提高微课资源的利用率。在这个过程中,制作者能受到激励,进一步增强微课制作与应用的动力。毋庸置疑,优秀校本微课资源的最终流向是更大型的在线学习平台。
四、微课资源的应用模式探索
人们最为熟知的微课应用方式就是非正式在线学习形式,焦建利认为:“微课能够为学生提供“自助餐式”的资源,能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关键概念和一些难以理解却要求掌握的技能。微课程的开放性及后续补充与开发的潜力也为教学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灵活性。大专院校也正在尝试将微课整合于他们的正式课程之中。相比大专院校,基础教育阶段的微课发展与应用都相当滞后,胡铁生表示:微课今年的研究重点在应用。不过要在应用模式和应用技巧上下功夫。
微课资源在假期在线学习中的应用:微课非常适合学生的“主动”学习,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有效学习资源。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仅仅寒、暑假就有接近3个月的时间,现实情况是对于大部分学生们,所谓的假期只是从大课换成小课,针对目前愈演愈烈的各种补课班,疲于奔命的学生、家长,焦头烂额的各级领导部门堵、疏无门。推广在老师的指点下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在线学习计划,在微视频和相关资源以及其他学习者、老师所组成的环境下进行在线学习。这样的举措应当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有利的探索与解决目前假期小课热的一种可行的途径。
存在的问题:这种高自由度的网络在线学习面临的问题是在网络这个嘈杂的环境下,静心学习需要有强烈的目的性、积极性、主动性,而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严重影响学习的效率,另外目前谈网色变家长也很难在思想上认同这种网络学习方式。
微课资源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微课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使用。微课程可以作为颠倒课堂的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载体,得到比较好的应用,学生在课堂之外观看在线的课程,在课堂上进行回顾和课堂活动。微课为观看者提供的一对一的临场感是大规模班级授课、拥挤的教室所没有的。由于微课小而精的特点,微课能够很容易地被整合于课堂教学上,以便学生能容易地理解所呈现的内容。此外,课后,它可以提供重点、难得、疑点以及技巧与操作的讲解,支持分层学习,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重新访问教学资源,以加强学习效果。
它的缺点:微课所要求的这种特别的授课方式并不是所有老师都能习惯的,尽管微课有助于增强课堂讨论效果,然而老师使用时必须能够动态适应新情况;此外,它在广度、深度和复杂度方面存在不足,同时因为它是提前录好的,也不能支持临时性的问题。
有专家预计:作为在线课程以及未来教学资源发展的新形式与新趋势,微课将成为最有前景的教育技术之一,正受到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关注。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探索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资源开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成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微课http://baike.baidu.com/view/5982553.htm.
[2]胡铁生.徼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3]焦建利.课堂教学技术,http://www.fengvk.com/web/content/900006.html.
[4]梁乐明等.徽课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
[5]郑小军,张霞.高效网络化学习:理念、路径与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43-45.
[6]孙众.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浅薄”之路[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4).
[7]焦金金.项目学习模式下的微型课程设计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9(12).
(编辑:杨馥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