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 |
范文 | 李娜+乜勇 摘 要: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与更新,基于社交媒体推送的资源近来备受好评,其中微信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了一种潮流。当人们运用移动设备及时按需进行学习时,微学习就发生了。本研究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来设计微学习资源,试图提高人们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微学习;微资源;微信公众平台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7-0052-04 引言 微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形态,是基于移动互联技术,通过碎片化学习、辅导、研讨等方式,建立起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知识之间持续的互动关系,以实现知识习得、技能转化、智能转化、业务问题解决等多层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的微型特性能为学习者充分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提供便利,它的泛在性与交互性真正实现了人们按需学习的理念。通过推送型微媒体,使得微学习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从而大大降低了学习者的认知负载。 一、微学习资源概述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Innsbruck University)是微学习研究的发源地,Martin Lindner. Theo Hug和Peter A. Bruck三位学者是微学习研究的领导者。微学习(Microlearning)的概念是奥地利学者Martin Lindner于2004年提出的,将其表述为新媒介生态系统中的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学习方式。在国内,祝智庭教授结合微学习自身的特点,强调微学习内容组块中包含了学习的内涵和品格,微学习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交互界面的简洁性和低技术门槛、充分考虑到学习者微学习时的非连续注意状态、遵循微学习的流程、激发学习者随即参与的兴致等原则。 笔者赞同Lindner对微学习的定义,“微学习”术语的界定尽管还未完全确定,但微内容和微媒体是微学习的主体已成共识,如图1表述了当前主流微媒体、微内容与微学习之间的关联。微内容是在微媒体的载体之上构成的微学习资源,根据学习资源的内涵,微学习资源可以界定为在微型学习的过程中,能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具有微、小、短时性等独特的特征。与传统的学习资源不同的是互联网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都可以被称作微学习资源。[1]比如,新浪博客中的一篇日志、当当网中的一则读者评价、QQ空间中的一张图片、微博中的一个收藏、微信中的一个链接网址;小到一句吐槽,大到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甚至是粉丝的一次“点赞”,这些都是微学习资源。 二、微信公众平台简介 随着媒介终端设备的微型化,各种微型媒体终端层出不穷,我们显然已进入了社交网络盛行的时代,从MSN、QQ、人人网等这些还未过时的通讯旧媒体,到如今出现的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他们作为推送资源的微媒体,逐渐成为微学习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显然微信现如今是新媒体中的新秀代表。 本研究中的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基础上新增的衍生功能板块,如图2为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框架图通过这个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创建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并可以和特定群体进行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2]微信公众号的口号是“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品牌”,足以见得其对品牌推广的重要性。通过微信的这一优势,向用户推送微学习资源,潜移默化地改变或充实学习者的知识结构。 1.账号类型介绍 (1)订阅号 公众平台订阅号是公众平台的一种帐号类型,为http://p5.qhimg.com/t01b58e75110929d916.jpg用户提供信息和资讯。它的具体功能如下所述: 1)群发推送:公号主动向用户推送重要通知或趣味内容。如教学新闻、教学理论、教学技巧、教学趣事等,这个功能是通过“高级功能”中的编辑模式与开发模式两大模块来实现的。 2)自动回复:用户可以根据平台公号指定的关键字,主动向公号提取常规消息(FAQ),在利用平台的功能或者服务时往往会遇到一些看似很简单,但不经过说明可能很难搞清楚的问题。 3)1对1交流:公号针对用户提出的特殊疑问,为用户提供1对1的对话解答服务。 (2)服务号 公众平台服务号是在订阅号的基础上进过认证升级所产生的,旨在为用户提供辅助服务。除了具有订阅号所具有的功能外还有以下特殊功能: 1)1个月内仅可以发送1条群发消息。 2)服务号可申请自定义菜单。 通过对两种账号类型的分析,各有优劣,订阅号每天都可以向学习者推送资源,平台可以跟学习者之间形成较强的感情粘性,但其简单的推送是一对多的模式,不利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而服务号所具有的功能可以让学习者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彼此间无缝交流,但每月只能推送一次,这不利于学习者持续互动的学习。如果我们需要将两种账号类型的优势功能结合在一起,要通过微博的认证,来持续推送微学习资源,并且学习者之间可以互动交流。 2.模块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是通过注册申请构建起来的一个应用平台,主要的五大模块陈述如下: (1)功能 公号主要通过“群发功能”来推送消息,一般情况下的文本微资源可以通过“高级功能”中“编辑模式”来实现,对于微资源的深度开发可以通过“高级模式”来实现,此平台要实现的高级功能的代码是面向所有用户的,每一个个人或企业都可以成为平台的开发者,这是此平台的优胜之处。 (2)管理 在管理模块中,上传的每一个微资源,如一张图片、一个文本、一段视频或音频等都会在“素材管理”中备份,并且随时提取循环利用,对于订阅的用户在“用户管理”中可以作分组管理,发送消息时可以根据资源特征以及用户群特征进行推送,订阅用户与平台的互动记录都在“消息管理”中。 (3)服务 服务模块中的“服务中心”,使用公众平台的开发接口,公众号可在自身服务器上接收用户的微信消息,并可按需回复。“微信认证”是全新的认证体系提供更安全、更严格的真实性认证,也能够更好地保护企业及用户的合法权益。公号在开发平台的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基础接口,如“接收用户消息”、“向用户回复消息”、“接受事件推送”。 (4)统计 统计模块是由腾讯移动分析推出的核心模块,在“用户分析”中能分析出订阅者的信息,包括用户的增长情况、用户的属性(性别、语言、省份、城市)的数据以及图表;当公号面向全部学习者推送一个微资源,在“图文统计”中能分析出资源的送达人数、图文页阅读人数、原文页阅读人数、分享转发人数的数据以及图表;在“消息分析”中能分析出学习者与平台进行互动的相关消息数据以及变化图表。 (5)设置 设置模块中是关于公号安全信息的设置,包括账号信息、公众号助手、安全中心,以保障公号的安全性以及推送资源的真实性。 三、微学习资源的设计 1.设计思想 微学习资源的设计,应该将学习内容细化为相对独立却又有所联系的知识点,并设置容易操作的交互模块,一方面促使学习者充分利用业余学习时间,另一方面还能有效提高学习者进行微学习的效率。[3]微资源的开发者应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实现微资源的学习可以在不同移动设备之间无缝兼容,同时对学习者的需求能给予迅速而准确的反馈,最大化减少资源消耗,能有效提高微学习资源的利用率,最终实现学习资源的跨平台共享。 2.理论基础 (1)分布式认知理论 分布式认知(Distributed Cognition)是一个包括认知主体和环境的系统,是一种包括所有参与认知事物新的分析单元,其认知分布于个体内、个体间、媒介、环境、文化、社会和时间等之中。对于微学习资源的良好创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认知现象是在认知主体与学习环境间分布的本质,因此,分布式认知对于微学习资源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联通主义 联通主义(Connectivism)是一种经由混沌、网络、复杂性与自我组织等理论探索的原理的整体,它描述了一种适应当前社会结构变化的学习模式,在新的学习工具被使用时,学习不再是内化的个人行为。即学习是一个过程,这种过程发生在模糊不清的环境中,学习(被定义为动态的知识))可存在于我们自身之外(在一种组织或数据库的范围内),将学习集中在将专业知识系列的连接方面,这种连接能够使我们学到比现有的知识体系更多、更重要的东西。[4]联通主义在基于平台的资源建设方面提供了理论方向。 (3)鱼塘理论 “鱼塘理论”是营销专业的著名理论,是把客户比喻为一条条游动的鱼,而把客户聚集的地方比喻为鱼塘。鱼塘理论认为,企业应该根据企业的营销目标,分析鱼塘里面不同客户的喜好和特性,采取灵活的营销策略,最终实现整个捕鱼过程的最大成功。本研究的引入是为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开发所使用,微信公众平台主要借助微信的终端使用设备,通过推送资源的手段来影响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在鱼塘理论的基础上,平台的建设者可以根据预期的推送目标,分析平台这一“鱼塘”中订阅者的喜好和特性,采用相应的推送策略,最终达到大范围的辐射影响。 3.微学习资源设计 微学习资源设计的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根据选定的学习主题、学习者分析和嵌入的学习情境,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素材,将联通主义理论思想转化为学习者可以使用的学习资源,且这些学习资源是以手持终端为载体的,在具体的微学习资源的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为学习者提供内容完整且方便使用的微学习资源。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学习资源设计主要是学习主题的确定,前提要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学习特性及其兴趣所向,再嵌入合适的情景,进而细化微资源。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所能表现的微资源形式是多样的,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在了解学习者的基础上,平台就可以按需进行推送微资源。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以编辑应用的资源有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消息6种类型,这也都是传统的学习资源类型,不同的是他们如何“微型”化的。 (1)文字: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群发的文字,字数上限为600个字符,与冗长的学术报告和140个字符的微博相比,600个字符已经可以将一个微现象表述清楚,这种文本资源具有短小、精炼、易懂的特点,在支持微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减轻学习者的认知负载。 (2)图片:网络语“有图有真相”充分地说明了图片资源有形象、直观的特点,与其他资源相比有一定的说服力。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图片素材的格式多样,可以上传bmp、png、jpeg、jpg、jif等,大小不超过2M,也体现了平台要求资源微型化的思想与理念。 (3)语音:语音是微信最初特有的功能,它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具有较强的情景性,平台要求语音素材的格式多样,可以上传mp3、wma、wav、amr等音频,大小不超过5M,长度不超过60s,语音在微学习中的体现,不仅仅是资源的传播,主要方便了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 (4)视频:视频是在文字图片音频的基础上,更加丰富的资源,平台要求视频素材的格式多样,可以上传rm、rmvb、wmv、avi、mpg、mpeg、mp4等,大小要求不超过20M,视频是最直观的微学习资源,短小的微视频在推送一个小知识点时可能会产生比常规的大视频更大的冲击力。 (5)图文消息:顾名思义是文字与图片的融合,但图文消息不仅仅是两种资源纯粹的结合,它的功能相对前几种资源更具有综合性,图文消息可以分为单图文和多图文两种,在微学习资源的开发中,两种模式都需要有资源的“标题”、“作者”、“封面”、“正文”等,区别在于单图文模式需要提取摘要、而多图文模式在封面图片的基础上,可以继续添加图片,来编辑一篇完整的图文资源,文中的字数不超过,这就是一例典型的图文微学习资源。 四、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学习资源应用 通过上述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学习资源设计,这种微学习资源在微学习的应用过程中如何让它在鱼塘理论的基础上具有更大的增值性?本研究从微学习资源的信息发布情况以及发布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如下。 1.如何增值应用 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设计的微资源,在推送到微信订阅用户的同时可以群发到腾讯微博中,受众不止是平台的订阅者,还包括绑定的腾讯微博听众,在订阅者查阅平台的微资源时,可以发送给有同样需求的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分享到腾讯微博、复制链接在浏览器中打开等等来让更多学习者共享微资源,一条微学习资源瞬间有了增值性。公众平台会将订阅用户的所有行为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是微信公众平台优于其他微媒体之处。我们以一个微资源信息的发布流程为例来分解这个过程,微资源信息的来源与去向如图4所示。 2.应用效果 微信公众平台在微资源的开发方面最大的优势是能根据学习者特征分析来按需推送资讯,自动生成“统计”图表,如公号推送的一个名为“微学习:面向未来的全新学习方式”的微学习资源,主要观察从2014年3月19日到3月21日三天的数据情况,关于订阅的学习者关注情况、阅读情况以及学习者与平台的互动情况如图5的统计所示。微资源的开发者可以从统计的数据与图表角度,根据订阅用户的阅读量以及分享次数来分析微学习:面向未来的全新学习方式”的学习情况,从而挖掘与开发出更合乎订阅用户兴趣的微学习资源。 五、结束语 微信是近来热门的社会软件之一,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消息所构成的微学习圈,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但这种新媒体特性以及优质的微资源之间的匹配确实很难把握的,即按需推送。新媒体的层出不穷,微学习也逐渐登上了技术教育的舞台,但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微学习仍然还处于模式探索和尝试的阶段,我们需要将理论与实际密切相结合,利用新型媒体开发优质微资源,让微信公众平台与微学习资源的融合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喻国明.微内容的聚合与开发:网络媒体内容生产的技术关键[J].网络传播,2007(3). [2]微信公众平台.https://mp.weixin.qq.com/cgi-bin/loginpage?t=wxm2-login&lang=zh_CN. [3]张田,李子运,汪晴晴.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资源开发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12(11):59-61. [4]王佑镁,祝智庭.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取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6(3):5-9. (编辑:杨馥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