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加强英语教学人文素养培育功能的研究
范文

    高海燕+张彬+李倩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深受“工具论”的影响。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我们往往只看到功利的浮躁而看不到精神的升华;只看到知识的积淀而看不到对探索的渴望;只看到记忆与理解而看不到质疑与批判;只看到按成人对世界的理解被强行塑造而看不到创新潜质火花收到精心呵护;只看到“学会”的成果而看不到“会学”的收获、“乐学”的感受;只看到语言教育工具性的特点而看不到其人文性的属性。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必须加强英语教学的人文素养培育功能。

    一语言“工具论”背后的原因剖析

    语言一直都被定义为是一种交际的手段、沟通的途径、交流的工具,这种观点被人们普遍接受,语言工具论的背后有其深刻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从历史上来说,过去大规模的外语教育都脱离不了工具主义的影响,经常是为殖民主义、军事扩张、宗教信仰或者科技传播服务的。有的学者在论述外语教学的性质时,明确地亮出观点,认为外语教育就应该是工具性的。这一领域国际著名专家Richards甚至主张外语教师把语言教学与所教语言的文化割裂开来,把语言纯粹当作一种工具进行教学[1]。蔡基刚也认为当前英语教学最突出而又常被忽略的一个最关键问题就是英语的工具性功能凸显不够[2]。人们过分强调外语教育的工具性,主要是进入工业社会以来收到了西方工具理性的影响。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和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现代生活片刻也离不开各种机械和工具,实用主义工具论逐渐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于是语言也被定义为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工具理性”不断膨胀,这是人类走向机器大工业和现代化所产生的必然弊端,并导致现代社会的人类受困于工具理性的铁牢中,无法解脱与自拔[3]。

    二加强英语教学“人文性”的意义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在美国兴起了一场以马斯洛、罗杰斯、弗洛姆和奥尔波特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运动。马斯洛认为,科学教育具有人文价值,但要使人的情感生活与智力生活不被割裂,必须培养人格。这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为基础的“人本化教育”并不反对科学教育,而是提倡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强调科学的分析、高度的责任感,在实现社会价值的情况下实现个人价值。从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开始重视人文教育,加强人文学科对人的教养作用,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之人。而且近年来,世界各国研究者对外语课程的价值也逐渐有了共识,认为外语课程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以外,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重申“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教学既要满足教育国际化的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又要满足学生能够面向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因此,加强英语教学的人文素养培育功能是我国英语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三如何加强英语教学人文素养培育功能

    为了加强英语教学人文素养的培育功能,教师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的人文价值。大学英语教材知识内容涵盖面很广,在选材上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播,突出题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体现了科学人文理念,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吸收国外的优秀文化精华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例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中的《The Soul of a Champion: A Letter to Michael Jordan》这一单元的主题就是实现梦想,课文通过介绍乔丹的成长经历以及获得这些成就的精神动力来激励学生认识自我的潜力和找到精神动力的源泉,从而实现梦想。美国人崇尚拓荒精神,有着强烈的英雄情结,尤其崇拜孤胆英雄,即一个人单枪匹马拯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乔丹正是这样一个人,一个每每在比赛最后时刻投中关键球使球队反败为胜的孤胆英雄,这与美国人根深蒂固的个人主义是分不开的。另外运用自己的天赋和努力从无名小卒到扬名立万,从身无分文到腰缠万贯,这也是美国梦的一部分。乔丹就是这样一个美国梦的成功典范,他受万人景仰,同时也点燃了无数想出人投地的人的希望。总之,英语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培育的重要资源。充分挖掘教材人文素养培育资源,增强资源的利用效果,能有利推动“以文教化”的效果。

    第二,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语言、历史、文学作品的了解,对于国内外文化精粹的理解,都会影响到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影响到学生对外来文化的判断力。因此,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对东西方文化传统、价值观、行为规范均要有所涉猎,要勤于钻研、不断创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在教学中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要有深刻的把握,举一反三,旁征博引,以自身的人文理解和感悟去引导和启迪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知识能力去感染学生,带给学生美的体验和享受。“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师健康的人格魅力是强大的吸引人的教育力量,对学生起着熏陶、示范作用。正如孟子所言“止于至善”应是教育者始终不渝的教育理想和追求。

    第三,必须强调传统中国文化以及注重不同文化观念的对比。我国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教材中绝大部分语料以英美社会主流文化为内容或背景,与我国本土文化有关的语料实属罕见。该取向客观上使母语文化处于一种被压制的地位。学生因长期模仿和浸透英美文化,容易对英美文化的认同超越对我国文化的认同,会出现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如果对这一现象缺乏认识和防范,外语就会使本族语言和文化逐渐居于弱势,终至灭绝。语言灭绝会导致一个民族的消亡或转化,也能使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消失[4]。英语课堂应注重中外文化的对比学习,使学生汲取不同文化中的精华。以英语国家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强调自由、平等、民主,以法治为中心,崇尚竞争和个人独立。英语教程中与此相关的文化内涵很多,如American dream(美国梦),democratic society(民主社会),responsibility(责任), vision(远见),determination(恒心),initiative(首创精神),self-respect(自尊),self-reliance (自立),self-control (自控力),self-sufficiency(自足),civilization (文明),optimism(乐观),conscience (良心),virtue (品德),truth(真),beauty (美),integrity (诚实),wisdom (智慧),philosophical (达观),mentalwell-being (心理健康),individuality(个性),independence(独立),freedom(自由),liberty(自由)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词的内涵,但对西方的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的消极文化要警惕。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的人本主义文化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其中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核心是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庸和谐、兼容包并、安土乐天、慎独自爱。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民族文化和生活实际,对人生意义与价值做出判断和思考,形成对不同文化的尊重、理解和包容,成长为既不媚外、亦不自大、具有大度的人文情感的人。

    总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因素。英语课堂不仅是在传授语言知识,也是在传播一种文化和一种思维。只有加强英语教学的人文素养培育功能,才能汇通中西之学,培育博雅之士。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的个人成长服务的理念,要大力挖掘英语教学资源的人文价值,尤其是教材资源和教师资源,发挥英语教育的熏陶感染作用,形成一种人文环境来引导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动机、自信和意志;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怀疑和批评的探索精神,使他们重新端正学习态度,消解其学习和做人做事急功近利的心态。这样就能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领悟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步了解西方国家的制度、伦理价值、生活方式、政治、经济和科技等方面内容,从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增强文化敏感性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Richards J.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Toda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2]蔡基刚.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学工具与素质之争的意义[J].外国语,2010(6):33-40.

    [3]刘国强.全球化发展与儒家价值教育的资源[J].教育学报, 2004(2).

    [4]张正东.探讨外语教学目的—谈我国外语教育重新定位涉及的一个重要内容[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8):17-1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5: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