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转型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范文

    葛晨光+秦鹏鸣

    [摘 要] 推进高校转型发展,对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使高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南阳理工学院通过加强师生思想引领、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凝练特色专业集群、组建科技研发团队、推介科技研发项目和确定重合作项目等措施强化转型发展,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做出了一定成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为地方高校推进转型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 转型发展;校地合作;高校;思想引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12-0004-02

    推进高校转型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仅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职能,提高社会贡献率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主动了解社会发展需求,促进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南阳理工学院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强化校地合作,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和阶段性成果。

    一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转型发展的做法及措施

    (一)强化师生思想引领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转型发展,必须首先明确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脱离了这一点谈教育教学改革和转型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遵循。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坚持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格局,坚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二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学习,成立政治理论教学部,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是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在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探索提出了思政课“1458”的实践育人模式,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二)打造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平台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学校主动融入南阳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共建了南阳协同创新研究院,设有光电技术、装备制造、生物化工、电子商务、大数据等13个协同研发中心;与北京中关村、南阳高新区协同共建了“南阳中关村领创空间”,共享各方优质资源,打造、形成集聚人才、信息、科研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高端平台;组建了三融众创空间,被授予“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成立了电子商务学院,协同组建了南阳电商联盟,获批“省电商继续教育基地”“市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这些科技创新平台,不仅为增强学校办学实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硬件基础,也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渠道。

    (三)凝练特色专业集群

    学科专业是高校的基本单元,是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基地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学科专业建设是高校的基础性、根本性建設,是高校提升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保障与基础,以学科专业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是高校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们围绕南阳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加大核心专业集群建设。围绕服务南阳先进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电商及物流、“楚风汉韵”古建筑遗存保护、仲景品牌医药等支柱、新兴产业,分别打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软件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物联网工程;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城乡规划;中医学、中药学等一批核心专业集群,形成产业群、专业群、人才链与南阳产业升级发展的有机对应和对接。

    (四)组建科技研发团队

    科技研发团队是高校科技创新的学术群体,同时,也是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升级转型,解决地方企业重大科技难题,实现效益最优化化的技术群体,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智力支撑作用。近年来,我们联合兄弟院校、研究院所,跨学科、跨专业组建协同创新联合体,目前组建有包括工程结构性能监测与控制团队、智能感知与导航团队、电机振动噪声与控制团队、发酵代谢工程科研团队、县域电商服务团队等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在内的121个科技研发服务团队,其中参与博士达135人,参与博士生导师达127人。这些科技研发团队先后为南阳产业、企业提供技术革新、改造、新产品170余项,荣获省、市成果奖励500余项,目前拥有成熟项目65项,专利183项;在研项目137项。

    (五)推介科技研发项目

    推介科技研发项目是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最直接、最显效的实现途径。近年来,我们举办了校地校企合作推介暨集中签约大会,与南阳市13个县区政府、60多家企业集中签约,推动各项科技成果落地。与陆德筑机联合开发的“产品图纸自动审核及智能拼图软件”获第四届河南省青年创新软件设计大赛金奖;与张仲景大厨房合作研发的“仲景香菇酱”年销售额达5亿元,带动西峡香菇食品产业飞速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既需要全面推进,有需要重点突破。确定重合作项目是校地合作取得实效的关键。目前,与桐柏、西峡的校地合作已被列为县委书记工程,已确定县域农副产品线上销售、建立物流仓储信息共享平台、中医药适宜技术、光能风能新能源知识和技术培训、有机农业基地建设、特色小镇规划等33个重点项目正在对接实施过程中。

    二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转型发展思考与拓展

    (一)全面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转型发展必须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一是强化政治担当,切实解决“总揽抓”的问题。学校领导班子要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增强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健全意识形态工作机制。二是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切实解决“具体抓”的问题。通过全员培训、在职攻读学位、在职研修、国内外考察访学、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培训,让教育者先受教育,打造一支对政治坚定、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三是强化阵地管理,切实解决“抓关键”的问题。首先,抓好高校课堂主阵地管理,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把控教学内容,落实教学督导和领导听课制度等,保证教学主渠道的正确政治导向。其次,严格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督”的原则,加强对各类研讨会、报告会、论坛、讲座等活动的管理。再次,加强网络新媒体阵地建设管理,把握正确导向,有效引导社会热点,培育健康向上的高校网络舆论生态,唱响主旋律、激发正能量。

    (二)持续打造优势专业集群,创建特色新型智库,打造服务地方产业升级“智高点”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学院推进整体转型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重点打造机械制造、计算机软件、生物工程、食品加工、电子商务、中医药等优势专业集群。通过横向拓宽、纵向深化,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打造服务平台,建设服务队伍、提高服务水平,全面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全方位、多领域、开放性地服务南阳经济社会发展。成立南阳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重点开展区域发展政策研究、经济发展研究、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优化组合,通过政策研究、课题调研、战略规划、项目评估、信息服务、民意调查等形式,推出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智库成果,为市委、市政府和社会提供决策咨询、方案评估、政策解读等综合服务。

    (三)持续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加强科技研发团队建设,引领地方产业升级发展

    实施协同创新计划、研发平台建设计划、科技服务团队计划、创业孵化计划、校地人才互动计划。依托南阳协同创新研究院,进行技术研发、科研攻关与项目推广;围绕南阳八大主导产业,设立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中心和研发中心,建立集成型发展合作交流平台,协同高新技术项目研发以及成果推广应用,助力南阳光电、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汽车及零部件、电子商务当产业及城市规划建设和智慧城市发展等。打造一批在省内乃至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富有地方产业特色的优秀服务团队。充分发挥121个科技研发服务团隊在科研攻关、项目服务以及成果转化上的优势,针对南阳市100家重点企业开展各类技术服务、人才培养、项目咨询评估规划等服务。推动高水平科技成果在南阳理工大学科技园内转化,吸引优秀人才入园发展、创业。

    (四)着力“三大平台”示范引领,提升“三大文化品牌”效能,助推地方创新创业发展

    充分利用学校国家级“三融众创空间”,强化与国内其它众创空间和南阳市各类众创空间的合作,为南阳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加强“南阳中关村领创空间”建设,促进京宛合作,带动南阳信息产业发展。加大张仲景国医药理论应用研究及人才培养力度,做好南阳名贵中药材保护和开发利用,强化张仲景方药应用技术成果转化,提升张仲景中医药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大南阳历史建筑文化应用研究及古建筑人才培养力度,做好南阳历史建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强化南阳古城镇、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塑造南阳古建筑文化特色品牌;加大南阳盆地地理文化资源的应用研究力度,做好南阳楚汉文化产业、红色文化产业、玉文化产业和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拓展南阳文化创意产业链,塑造南阳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邓春玉,王志刚.社会服务导向下的校地合作发展途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

    [2]许雷.高校校企合作运作流程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2).

    [3]张泊平,吴国玺.地方高校“校地合作”办学模式探讨[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0).

    [4]郭长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问题探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