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产品设计专业MES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 |
范文 | 高晋 [摘 ?要]MES教学是典型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具有知识点衔接密切、教学单元整合度高、技能教学内容多元化的特点,其在高校产品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对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素养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需求,通过构建产品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目标体系、开发模块化教学资源、培养模块化教学专业教师队伍以及开发产品设计专业模块化实训平台、设计模块化课程等健全MES模块化教学体系,旨在为产品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校产品设计专业 ?MES模块化 ?教学模式 课题: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校产品设计专业MES模块化课程教学构建及评价考核研究》(课题编号:SGH18H343);咸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项目编号:XSYGG201809)。 在新一轮高校课程改革背景下,以翻转课堂教学、微课程教学、慕课教学等为代表的教学模式纷纷涌现,对高校的课程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之相比,MES模块化教学不同于现有的教学模式,它具有较强的指向性与开放性,通过对各课程单元知识点、教学模块的整合重组,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点模块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发掘了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使其实现产品设计专业的个性化學习。该教学模式依托课程知识点模块的细分,深化学生知识、技能与素养的培养,增强了高校产品设计专业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1]。因此,如何基于MES模块化教学理念,因地制宜地设计适应于专业教学需求及学生个性特征的教学模式,是当下高校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改革亟待攻克的艰巨任务。 MES模块化教学用于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的意义 1.融合以生为本的理念,促进课程知识点的重组 传统的产品设计专业教学,通常以灌输式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教师则进行机械化的知识点传授,师生间存在着“教”与“学”的矛盾,教学效果难以满足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需要及成长需求。MES模块化教学融入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课程组织形式灵活,教师既可以统一组织教学,又可以在完成必修模块教学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有趣的实训课程,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视野,为其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2.通过教学模块的衔接,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现阶段的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普遍强调学生对产品设计技能、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对学科核心素养、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较缺乏。MES模块化教学打破了常规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教材内容、专业课程框架的束缚,以更加包容的态度对产品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其参与模块教学的积极性,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质疑、批判、探究与创新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多方面技能。 3.开发学生的智力与潜能,培养应用型人才 高校产品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培养有能力、有知识、有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相关行业输出更多优秀的储备人才。而传统的产品设计专业教学受基础条件缺乏、对学生引导不足、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等因素影响,致使学生的智力与潜能开发较为滞后,容易造成“懂理论但不懂技能”的人才培养困境。MES模块化教学通过设计多个知识模块,兼顾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与学习需求等方面,有助于学生的智力、综合能力与专业素养协调发展。 MES模块化教学与高校产品设计专业课程融合的途径 1.教学理念融合 教学理念不仅影响教学模式的设计,而且也影响各类教学活动的开展。MES模块化教学融多种教学理念于一体,既具有课程教学形式上的动态化特征,又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受教学环境的干扰较小,在与高校产品设计专业课程融合的过程中,可遵循“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个人发展为导向,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等,为其设计个性化的MES模块化教学模式,科学指导课程的编排设计。 2.课程模式融合 MES模块化教学在课程模式设计上为产品设计专业赋予了新的设计思维,一方面,MES模块化教学启发产品设计专业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依据,进行课程内容、教学单元的设计[2];另一方面,MES模块化教学将产品设计专业课程进行深入整合,构成一个环环相扣、互为依托的主题教学单元,通过实施以素养、知识、技能等为主题的不同教学模块,凸显课程模块的系统性与整体性。 3.教学策略融合 MES模块化教学强调,在课程教学中不应局限于单一知识的讲授,而要注重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要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在教学中可采用开放式教学、移动新媒体教学等方式,将专业知识讲授、实践技能培养、专业素养培养等多种方法灵活运用于课堂。 高校产品设计专业MES模块化教学模式的设计 1.产品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 教师应先梳理产品设计专业的课程内容、教学大纲要求等,设计涵盖知识、技能、情感与素养的“四维目标”体系。其中,知识目标层面要将工业设计基础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理论、色彩设计理论、产品设计基本方法等纳入知识目标的考查范畴,要求学生通过模块化课程的学习,加深对艺术、设计领域专业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技能目标层面,要求学生通过各知识模块的学习,掌握基础的素描、色彩设计、创意设计及工业产品外观设计、造型设计,并能够独立进行产品的常规设计[3]。情感目标层面,教师进行模块化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与态度,增进对产品设计专业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学生专业学习的认同感。而素养目标层面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在模块化教学中利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互动交流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能力,启迪他们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质疑批判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科学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在模块化教学中,教师从知识、技能、情感及素养等层面进行目标设计,充分考虑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产品设计专业的顶层设计具有指导价值。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