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全面二孩”政策下高校教师生育意愿与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
范文 | 冯国华 张志毕 高丽辉 胡艳丽 摘要: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对于人才集聚的高等院校二胎生育率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大幅增长,而是偏低。育龄女教师不愿意生育二胎的主要原因是育孩成本太高、抚养精力不够,育儿与家庭负担影响个人事业发展。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校女教师注重的教育成本高是影响二胎生育率偏低的最大因数。建议制定二胎生育相关配套政策,降低生育、养育成本,减轻妇女生育压力;提供学习晋升机会,增强归属感、存在感,从而提升二胎生育意愿。 关键词:高校教师 全面二孩 生育意愿 影响因素 1 调查背景 全面放开二孩后,从群体上看,“70后”受益,“80后”和“90后”是生育二孩的主要占比群体。想要达到新政策的预期目标,让大家愿生、敢生二孩,实现长期稳定适当的生育率,需要考虑如何鼓励和引导符合政策的育龄妇女在宽松的法律及政策环境下生育。医学高等院校女教师普遍具有医学背景,科学的生育及养育理念较强,这对提高人口素质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至今,我校已生育二胎教师有53人(女职工申请33人,男职工申请20人),我校女职工生育二胎人数仅占40岁以下育龄妇女总人数的7.24%。本次研究的核心是了解二胎背景下的昆明医科大学育龄女教师生育意愿情况。课题组拟通过此问题的调查研究,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对高校女教师产生的影响,从而为高校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及育龄女教师关注的“全面二孩”整体性的配套政策落实提出参考意见。 2 调查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昆明医科大学45岁以下育龄女教师。在调查的289人中,20-29岁42人,占14.53%;30-39岁176人,占60.90%;40-45岁71人,占24.57%;本科19人,占6.57%;硕士211人,占73.01%,博士59人,占20.08%;教学部门人员158人,占54.67%;科研部门人员33人,占11.42%;管理部门人员71人,占24.57%;其他25人,占8.65%。未婚43人,占14.88%;已婚241人,占83.393%。 2.2 方法 课题组自行设计《“全面放开二孩”高校女教师生育意愿调查问卷》,调查45岁以下青年女教师对生育二胎的意愿及需求。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资料,生育二孩的意愿情况,孩子支出与家庭支出的占比情况,生育二孩希望得到的支持和帮助情况几个方面,共有24个项目。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9份,回收率为93%,有效回收率为100%。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 3.1 生育意愿 本次调查者中,独生女教师最多,有114人,占39.45%;有兄弟姐妹1人的有80人,2人的有53人,3人的有33人,各占27.68%,18.34%,11.42%。在调查中,对于生育子女性别偏好无所谓的有153人,占52.94%,希望儿女双全的83人,占28.72%,说明高校教师生育理念较理性,不存在重男轻女的倾向。有生育二胎意愿的有104人,占35.99%,没有生育二胎意愿的有109人,占37.72%。以上数据显示,高校女教师个人对于生育二胎的意愿并不十分强烈。本次被调查者中,为满足公婆的心愿和考虑给孩子找一个玩伴生育二胎的各占32.52%和35.99%,这可能是长期计划生育政策及社會老龄化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 3.2 育儿支出占比 本次调查者中,女教师月收入在6000-8000元有156人,占53.98%,8000元以上有71人,占24.57%,4000-6000元有62人,占21.1l%;一年内要养育孩子的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大约是50%,40-50%,30-40%.20-30%.10-20%的选项依次为41人、49人、63人、84人、22人,其中衣食支出、教育支出、正常医疗支出占孩子总支出的比例最多为20%-30%、50%、10%-20%。由于高校教师有寒暑假,所以孩子在上学前由自己和老人一起带的有140人(占48.45%)。据统计数据分析,虽然高校女教师的工作、收入稳定,但一对年轻夫妇面对一系列的房贷、车贷、抚养及育儿成本造成的经济压力,对于二胎计划还是有所顾虑。二胎政策长远看,减轻了独生子女的赡养压力和社会的养老问题,短期看,却是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影响生活质量。医科院校女教师学历高,有较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在养育儿女方面有较为先进的理念,在提升新生儿的质量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但育儿成本高的现实,特别是高校女教师注重的教育成本高是影响二胎生育率偏低最大因数。 3.3 希望得到的政策倾斜和支持 在本次调查者中,怀孕、休产假,认为对工作发展有影响的有173人,占59.86%。二胎对个人发展与生育孩子之间产生矛盾,选择尽可能兼顾的有199人之多,占68.86%。以上数据统计显示,由于新政出台后没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二孩政策的推出给高校女教师个人带来负面影响,如果两孩相差3-5岁的理想状态,经济状况良好,家庭又有老人帮忙带孩子,女教师还可以尽快投入工作当中,否则生育二孩后必加重养育照料的负担,不仅导致她们家庭生活质量的降低,而且导致她们职业发展的停滞。高校育龄女职工也不能脱离一般女性的角色和职业瓶颈的冲突,高校女教师不愿生育二孩也就成了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 在生育“二孩”你希望得到国家哪些政策支持的多选题中:提供二孩教育补贴选项的最多,有260人,占89.97%;其他依次为提供二孩生育津贴、延长产假时间和鼓励或强制要求父亲休产假,分别有236人(占81.66%)、231人(占79.93%)、192人(占66.44%)。在生育“二孩”你希望得到社会哪些支持和帮助的多选题中:健康的婴儿食品选项最多,有233人,占80.62%,便捷的医疗服务和价格合理的月嫂和保姆选项都是220人,占76.22%,丈夫的参与选项有211人,占73.01%。在生育“二孩”你希望单位给予哪些支持和帮助的多选题中:提供弹性工作时间的选项最多,有266人,占92.04%;其他依次是提供学前托幼服务、保留原职位和工资津贴待遇、购买育龄妇女生育保险金、减免产检及分娩自费项目费用,分别有264人(占83.89%)、261人(占90.31%)、231人(占79.93%)和219人(占75.78%)。 4 讨论 4.1 生育意愿与现实状况的困扰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赞同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的理想状态有159人,占55.02%; “全面二孩”新政落实,家庭集体意愿想要二孩的有108人,占37.37人%,说明“80后”和“90后”生育二孩的主要占比群体对“全面二孩”的国家生育政策是认可并支持的。但出于现实社会高物价、高房价,养育成本高,高校教师注重的教育成本更高的现实(据调查,如果儿女双全和两个女儿较容易接受,而两个都是儿子或一胎是儿子再考虑二胎生育问题的困扰对于女职工个人来说相当大),再加上生育养育二胎会直接影响女性职工职业发展进程、降低生活质量等多种原因的考虑,放弃理想模式是不得已的选择。 4.1.1 家庭压力困扰 家庭是社会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二孩”新政对家庭的影响是很大的。在被调查者中,超过30岁的女教师占85%,已育有一孩的女教师占56%,家务劳动主要由妻子承担的占53.29qo。“生育二孩”希望丈夫参与支持的占73%。高校群体女教师人职已进晚婚晚育阶段,生育一孩的年龄又偏大,虽然社会经济飞速提升,但也并不能改变“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维定式,女性教师同样要承担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据《2017年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发布报告显示,超过55%的家庭是妈妈担当陪伴孩子的主力。而爸爸陪孩子较多的家庭,比例仅占12.6%,时间更是少得可怜的是2.9小时/每天。很多时候,“爸爸忙”成为缺席孩子成长的借口,成为忽略家庭经营的理由。生育一孩,高校女教师就不能脱离一般女性的角色和职业瓶颈,生育二孩,不仅加大了潜在的生育保障压力,而且加重了养育照料的负担,加剧了女职工焦虑困扰心理的负面影响,在家庭利益最大化掩盖下的性别关系不公正可能再次呈现出来。 4.1.2 工作压力困扰 高校教师,这是一个相对稳定、收入偏高的职业,对于女教师来说,最大的安全感还是来自工作。在被调查者中,93%的女教师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59.86%的女教师认为生育二胎对工作发展有影响。60.9%的“80后”育龄女教师正处于生育的最佳阶段也正是其工作发展的最佳阶段,错过这一阶段的进步,势必会导致女教师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甚至会导致其工作止步不前,由此也使得很多女教師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出现抑郁症,不利于其生育、哺乳以及后续的快速投入工作。面对生育二胎将会出现的养育问题的思考和面临教学、科研等严峻的职场挑战,“80后”和“90后”青年女教师对生育与工作的选择愈发艰难。二孩的出生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家庭中老年女性的负担,家庭的经济负担,从而导致她们职业发展的停滞。再加上社会对二胎抚育保障性措施的严重缺乏,进而致使育龄女教师二胎生育意愿偏低。 5 建议 5.1 制定二胎生育政策,降低生育成本 经济压力是阻碍青年教师生育二胎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要想让她们想生、敢生,实现长期稳定适当的生育率,经济扶持对提升青年教师二胎生育意愿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数据调查分析,我们建议:①设立生育补偿基金,对于生育二胎的家庭,政府可以适当提供经费补贴,尤其是一些确实困难家庭。②设立教育补贴基金,加强对孩子教育的经济扶持力度,放宽对孩子入幼儿园的各种限制及对高中生实行减免学费制度,在大学设立各种奖学金,减轻家庭的教育费用负担。③减轻二胎学前教育学费负担,④购买育龄妇女(25-35岁)生育保险金。“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进,需要配套措施为人口增长注入“强心剂”,要真正贯彻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二孩政策,需要国家在法律和政策上不断去完善这些制度,实现“全面二孩”政策目标的整体性落实。 5.2 减轻工作压力,保护妇女权益 对于家庭而言,增添新成员可以提升幸福感,然而从职业生涯角度来看,势必会给女性职业规划和发展带来新的限制和阻碍。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既是生育的载体同时又是劳动者,女职工特殊保护权能否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谋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总体质量。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是妻子、是母亲,在职场中是职业人,这些角色在时间分配上如何平衡和把握,始终都是女性面临的终身课题。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女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学习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需要在个人职业规划中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由于生育原因,高校女教师在职业发展上势必会落后于同年龄同水平的教师,因此,作为个人而言,高校女教师应该努力追赶,在个人学科领域尽可能跟上知识更新的速度和节奏,不断学习新的知识,适应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并开展新的研究,形成新的理论成果并逐步转化为新的科研、教学成果,自觉提高学习意识是高校女教师内在的自我价值实现,而高校女教师面临的新的生育选择,也是对国家生育新策的支持,理应受到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职业的发展是高校女职工获得安全感的心理安慰剂。高校内部应对女教师的职业规划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比如对于生育过孩子的女教师,学校应多多支持和鼓励有进修和深造意愿的女教师,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培训交流机会,这有助于激发女教师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完成日常教学和科研任务,进而增强高校师资力量,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再者,对于生育二胎的女教师,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工作时间的弹性管理,这样既体现了对育龄女教师的人文关怀,又可以激发她们的工作积极性,有助于她们调整工作状态,找到工作和家庭生活同时兼顾的平衡点,增强个人归属感、存在感。这也是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保护妇女权益。女教师生育二胎,学校工会组织应加强与女职工的联系,加强人文关怀,缓解女教师的心理压力。如在女教师怀孕期、哺乳期的特殊阶段,学校应当尽量为女教师少安排一些工作任务,减轻女教师的心理和生理负担,使她们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以保证女教师的身心健康,提高女教师的工作效率。 6 结论 通过此项调查,我们发现本校高校教师对二胎政策有比较全面理性的认识,对国家政策的解读方面也很理性。高校女教师注重的教育成本高是影响二胎生育率偏低的最大因数。针对高校教师二胎生育率低的现实问题,建议制定二胎生育相关配套政策,降低生育、养育成本,减轻妇女生育及工作压力,保护女职工应有的权益,从而提升高校教师二胎生育意愿。 由于此次随机调查是在昆明医科大学校内各教学、科研、管理部门进行的,大量样本是高等医科院校出身的女性教师。因此,该调查结果在高校范围应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沈殿示,刘文倩,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养老保障影响的研究[J].管理纵横,2017,1:18-20. [2]杨珍茹.“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职业生涯的影响[J].西藏科技,2017 (9):22-24. [3]李明玉,刘爱,赵冬旭全面二孩政策下生育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19(1):109-112. [4]江苏芬.“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女性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 (6):77-81 [5]李慧敏,郝雅奇,社会工作视角下“全面二孩”政策的个案思考[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0 (2):39-42. [6]慈勤英关于女职工生育期劳动权益保护的探讨[J].人口学刊,2002:12(2):12-14. [7]吕卫清,李亚芬.日本促进女性就业经验对解决我国“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性就业歧视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4(9):16-18. [8]陈敏.全面二孩政策下的女性生育权益保护困境及对策[J].长春大学学报,2017,27 (11):110-115. [9]郭未.独弦不成曲:“全面两孩”后时代生育政策中的“自我”与“他者”[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6:15-18. [10]彭希哲實现全面二孩政策目标需要整体性的配套[J].探索,2016,11 (1):36-38. [1]周星星,曹琪,蔡雅情,康健,高海霞.医学高等院校青年教师二胎生育意愿及其阻碍因素的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8,16 (6):769- 772. [12]韩丽华,高校女教师生育二胎意愿与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师为调查对象[J].研究探索,2017,925 (6):220-221. [13]王淑娉.谁想要生二孩[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7,6 (3):59-6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