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思政”格局下改进公安院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探析 |
范文 | 姚尧 孙璐 摘 要:在“大思政”格局下,公安院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应积极主动地在“三全育人”体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公安院校要全面梳理公安类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要点和规律,推动公安院校辅导员工作内容课程化;要结合公安机关办理案件的程序和规定,推动公安院校辅导员工作方式标准化;要坚持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推动公安院校辅导员工作考核科学化;要落实教育部相关规定,促进公安院校辅导员队伍发展职业化、专业化,从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合格接班人。 关键词:“大思政”格局;公安院校;辅导员;思政工作 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是涉及根本、影响长远、关系全局的基础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是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改革的动员令,是构建高校“大思政”格局的根本指南。 一、“大思政”格局与公安院校辅导员思政工作 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机制,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高校“大思政”格局就是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统筹思政工作的全部要素,构建高校全员参与、贯穿全过程、覆盖全方位的思政工作格局。 公安教育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安工作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公安院校是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公安队伍培育高素质人才和为公安事业培育可靠接班人的高等院校。公安部部长赵克志反复强调,公安姓党是公安机关的根本政治属性,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则。对党忠诚是公安队伍的政治灵魂。在公安院校学生的思政教育中,辅导员是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警务化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是学生成长成才和健康生活的政治教导员、学业辅导员、日常管理员、生活指导员,他们的工作内容涵盖了高校“十大”育人体系的全部内容。面对高校思政工作改革,公安院校辅导员应积极主动,敢于作为,切实改善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让自身在三全育人体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公安院校辅导员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自1978年开始公安学历教育以来,公安院校为全国公安战线输送了数十万的优秀公安民警。近年,在多次国家重大活动安保增援任务中,公安院校的学生支援各地公安机关,表现出色,受到上级公安部门和用警单位的一致好评,这都离不开公安院校干部教师的从严管理和辛勤培育。在预备警官的思政教育方面,公安院校辅导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与学生朝夕相处,恪尽职守,在最基层的学生管理工作岗位上付出了很多心血,保证了学生队伍思想状况的整体稳定和警察意识的初步形成。与此同时,在高校思政工作改革的大背景下,在信息技术和多种思潮的冲击下,公安院校辅导员在思政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处理警务化管理的诸多问题打乱了思政教育的节奏 公安院校普遍实行较为严格的警务化管理,管理内容包括一日作息制度、警容风纪制度、内务卫生制度、请销假制度、会议制度等。目前,公安院校的在校学生多为“00后”,他们和普通高校学生在思想上具有很多共性,如思维活跃、逆反心理严重等。面对公安院校严格的警务化管理规定,他们时常产生抵触情绪,公安院校的辅导员不得不拿出大量的时间来抓队伍管理,检查落实学校的管理规定,和相关学生谈心谈话等。同时,公安院校的辅导员也要面对普通高校辅导员经常面对的学生心理问题、情感问题、学业问题、生活问题并进行危机处理。处理警务化管理的诸多问题,打乱了思政教育的节奏,导致部分公安院校的辅导员在具体工作中重队伍管理、轻思政教育。 (二)辅导员发展受限,缺乏激励举措,导致其工作主动性不高 调研发现,在公安部直属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铁道警官学院和南京森林公安学院等5所高校的辅导员中,具备硕士以上学位的占比80%以上,在各省及直辖市所属公安院校的辅导员中,具备硕士以上学位的占比不足40%。此外,还有很多省属公安院校有大量军转干部承担辅导员工作的情况,呈现出辅导员学历层次较低、在公安院校教师体系中地位相对较低的局面。由于公安院校的特殊性,在学生培养和学生管理方面,辅导员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在落实政治性、纪律性规定的过程中,辅导员要承担很大的责任。然而,部分公安院校在辅导员职称评定、双线晋升等方面不能很好落实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如在职称评定方面弱化了辅导员的育人实效功能,仍然有“唯论文”的要求,在职务晋升方面,又要求辅导员按照行政干部的晋升标准来执行,这就造成了辅导员“两头不靠”的生存现状。辅导員职业激励和保障政策不到位,直接导致辅导员队伍开展学生思政工作的主动性不高。 (三)辅导员培训不足,思政专业底子差,导致其创新性不强 由于公安院校管理的特殊性,很多公安院校的辅导员是相关公安院校学生留校参加工作的,其所学专业多为公安类专业,因此,他们缺乏开展思政工作必备的专业素质、管理素质和心理健康专业知识。此外,大部分公安院校存在重管理、轻思政的问题。在学生管理方面,保证学生不出问题是首要目标,这导致个别辅导员缺乏管理和服务的创新动力。再者,在国家级和省级的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以及相关优秀辅导员的评选活动中,公安院校辅导员获奖者相对较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类院校在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学习培训、创新能力提升方面的不足。 三、改进公安院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对策 (一)推动公安院校辅导员工作内容课程化 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从职业概况、基本要求、职业能力标准等方面对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进行了标准化规范,目的之一在于增强辅导员职业的社会认同,建立辅导员岗位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明确辅导员职业概念,提高辅导员职业公信力和职业地位,不断增强全社会和广大师生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同感。公安院校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学生在校期间实行警务化管理,每天都会集合点名和列队行进。可以说具备进行思政教育的“天时”“地利”,公安院校辅导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好“人和”因素,要善于做思政工作,主动做思政工作。 将公安院校辅导员工作内容课程化就是把日常班级会议、党团会议、思政教育中需要讲授的内容规范化、课程化,根据教育部和学校的要求,用课时、课量进行规范。比如,公安院校的辅导员根据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各阶段的不同特点,将需要讲授的内容统一制作授课讲义和示范纲要,进行具体的规范。授课形式可以多样化、灵活化,如在每周日晚上召开队务会(也称中队会)。队务会是进行集中思政教育的良好课堂,每次队务会是一节课,一学期按18周算,就是18个课时,辅导员可以利用每周特定的政治理论学习时间和日常的集合点名时间穿插思政教育的内容。 (二)推动公安院校辅导员工作方式标准化 高校辅导员经常处理学生的各种事务,日常工作琐碎繁杂。公安院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除处理日常事务外,还要履行较为严格的警务化管理职责,从学生宿舍卫生、队列、警容风纪、出勤、请销假等方面检查落实,同时会经常带队执行重大活动的安保任务,工作更加烦琐。当前,在各个公安院校的警务化管理规定中,单纯讲管理条例的很多,但在把管理內容课程化、警务化方面却缺乏详细的标准。所谓日常管理课程化,是指把日常思政教育的内容像教案一样标准化、规范化;所谓日常管理警务化,是指把日常工作的流程、应对举措、规范用语等,像警务实战工作一样标准化、规范化。这也是由公安实战和公安教育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此两点笔者统称为工作方式标准化。 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对于公安院校辅导员来说,还可以加上全时段育人。公安院校的辅导员参照公安业务部门处理案件的标准化流程处理日常学生工作,是警务化管理的根本所在,即将日常管理与警务工作结合。比如,公安院校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谈心谈话、纠纷解决、学业教育时,处理过程要流程化,处理方式要标准化,做到每项工作都有应对指南,从而使辅导员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三)推动公安院校辅导员工作考核科学化 当前,高校普遍对辅导员的考核从“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方式包括工作量考核和工作成效考核,考核程序基本遵循个人总结—学生评议—院系考评—学生处复核的程序。各院校管理方式不同,会存在一定差距。这种考核方式看似很全面,但是从公安院校辅导员自身角色定位角度来看,则并不完善。笔者在上文提到,公安院校辅导员的工作要按照课程化的思路开展。根据辅导员思政工作课程化和标准化的建设思路,辅导员按课程大纲讲授,日常加强管理,按照标准化工作方式处理日常学生工作,那么该辅导员的工作就是合格的。而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脾气性格、行为方式和基本价值观,学习生活中更有不可排除的其他意外情况,一旦发生学生人身和意识形态的安全责任事件,辅导员都是第一责任人,其年度考核肯定受影响。所以,在“大思政”格局下,公安院校要建立和健全辅导员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工作业绩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工作能力与研究能力相结合,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辅导员的工作,坚持激励导向,以不断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工作积极性。 (四)促进公安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2017年,教育部以部长令的形式修订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要求与职责、配备与选聘、发展与培训、管理与考核都做了详细规定,旨在切实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其中一条明确规定:“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应更加注重考察工作业绩和育人实效,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 公安院校辅导员在学生思政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也承受着比普通高校辅导员更大的压力。然而,公安院校辅导员队伍普遍学历层次不高、校内地位较低、多数不是思想政治研究专业出身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只有持续加强公安院校辅导员的“双线”晋升,让辅导员这个职业具有吸引力、成就感,才能进一步激发辅导员工作的动力,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专职辅导员职称评聘应更加注重考察“工作业绩和育人实效”。根据公安院校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工作业绩和育人实效”应当包含辅导员工作年限、学生就业率、优秀学生表彰率、学生有关考试等级通过率、学生考研率、学生党员发展、辅导员个人工作表彰奖励等因素。公安院校应当制定专门办法和激励保障机制,落实教育部关于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要求,增强辅导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推动辅导员队伍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公安院校辅导员是开展公安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政专业素养,创新育人模式,与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形成教育合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0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刘承功.高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8,(6). [3]郑晓娜.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5 [4]季贵斌.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体系建构[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责编:初 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