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协同创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研究
范文 孙蓓蓓
[摘 要]本研究在系统梳理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实践的前提下,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分析协同创新的内涵及制度优势,探讨协同创新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思路。
[关键词]协同创新;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11-0175-03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有两种类型: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在培养方案、管理体制、标准规范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努力空间。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力图突破创新主体(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的壁垒,激发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历史契机。
一、专业学位教育现状
研究生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在于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专家为目标。工程硕士教育是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先锋军,从1984年提出,到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此后专业学位教育获得飞速发展,招生规模和比例不断扩大,专业学位教育取得系列丰硕成果。专业学位教育诞生于中国经济转型期,既是应社会需求而产生,也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截至目前,专业硕士已在整个研究生招生名额中占50%左右。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逐步完善:确立以职业能力或职业资格认证为导向的完善的培养体系,将实践性、案例性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并增加实践环节的学分比重;形成以实践基地为核心的专业实践体系,如江苏省开展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和人文社科研究生工作站,不断丰富和创新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模式;建立双导师制或导师组负责制的师资队伍,鼓励校内教师走出去,校外导师走进来,不断优化导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
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目标存在明显差异。然而,专业学位培养仍然无法摆脱学术学位教育的影子,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甚至偏离“分类指导,分类培养”的原则。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职业导向性不明确,教育教学体系与生产实践不融合,“双师”型导师缺乏,职业资格认证困难,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标准不明确,实践教学不能保障等亟待解决的问题。[1]以培养方案为例,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方针,是开展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的基本依据。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沿用学术学位培养模式的现象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上理论讲授占绝对主干,专业实践环节的学分配额少,学位论文的选题以学术理论探索为主。上述状况的存在,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晚、专业学位教学模式不成熟、政策支持不到位、资源局限等存在一定关系。然而,笔者认为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培养体系的单一封闭,进而造成其他社会资源(科研院所、企业)和人才资源无法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存在制度阻碍和现实困境。
二、协同创新的内涵及优势
协同创新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人力、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资源和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主旋律,迫切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转变观念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构建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协同培养体系。教育部随后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按照面向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面向区域发展探索适应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平台。通过协同创新平台,高校可以加强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的合作,打破资源限制和政策壁垒,开拓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协同创新理念的出现及协同创新平台的建立,为工程硕士培养突破重学术、轻应用,重教学、轻实践的传统模式提供启示。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为各方基于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学位授予标准等,围绕国家特殊需求、产业战略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开展深度合作,共同组建人才培养资源平台,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共同按照行业人才培养标准和要求监控教学质量。[2]
协同创新环境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打破资源限制,突破传统单一师徒传承培养、单一学科界限、高校单一封闭式培养、研究生国别单一的限制,形成跨团队、跨学科、跨行业、跨国界的研究生协同培养指导平台、学科平台、依托平台和资源平台体系。首先,突破传统师承模式,导师团队协同培养。传统“一对一”的培养模式下,受导师影响容易限制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专业领域。协同创新下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和校外导师组成导师团队,各导师以研究特长和工作经验为导向实行导师负责制,培养各具特长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其次,学科融合是科学发展的未来,是实现创新的重要途径。学科分化是学术研究深入和细化的结果,但复杂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打破傳统经典学科的界限,大量新兴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涌现,如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等。再次,突破单一机构封闭式培养,实现跨机构协同培养。概括来讲,跨机构培养细分为行业协同培养和国际合作培养。为适应工程硕士教育应用性,职业性的特点,高校通常大力主张产学研合作,以科研项目、战略合作、联合创办企业等形式积极推进与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提升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和交流也在不断加强,已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国际合作和交流不断开拓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竞争力。
三、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改革思路
(一)合理定位培养目标,统筹制订与协同创新相适应的跨机构、跨学科、跨领域招生方案
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定位是做好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结合社会发展阶段和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在对研究生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基本定位重新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坚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战略取向,实现由纯学术向侧重实践的转变,由高级专门人才向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的转变,树立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教育目标。同时,必须深刻认识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强调“应用型”而非“学术型”,应面向行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培养面向岗位和职业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传统高校各专业之间、学科之间有清晰的界限,教学体系和科研资源等方面都难以实现共享,无法按照行业发展要求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协同创新平台聚集了跨机构、跨学科、跨领域的人力资源、信息和设备等资源,以协同创新平台为依托,根据导师规模、科研任务、科研经费来确定招生规模,以此突破单一师徒传承培养、单一学科界限、高校单一封闭式培养、研究生国别单一的局囿,形成团队协同培养、跨学科协同培养、行业协同培养、国际协同培养体系。[3]
探索建立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联动机制。根据社会、行业和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动,动态调整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实现人才需求、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有效发挥协同创新平台资源和要素的聚合效应,最大限度提升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工程硕士招生放宽本科专业和学术成果的限制,鼓励在职人员进行学位进修,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行业协会或企业应及时将人才需求变化与人才培养单位进行沟通,同时参与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实践创新、职业规划等考评环节,以帮助提高工程硕士的职业性。
(二)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构建大学科、宽基础、重应用、求创新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不应成为预先给定的设计蓝图,而应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行业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对未来前途的理想谋划,是“以实际修读课程的主干性结构体现其专业和就业方向”的运筹。[4]要坚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基于协同创新的特点,必须摒弃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核心的藩篱,打破基于严密学科知识逻辑结构和单一学科知识体系的“学科中心”观,建立基于协同创新研究范畴,面向社会和行业现实问题的课程体系。
首先,课程体系对于人才培养所起的作用,不是单个课程要素的结果,也不是各门学科的作用机械相加的结果,而是课程体系内各门学科以及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结果。[5]结合协同创新平台的特色,课程体系按照专业理论、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三大模块来构建。其中,专业理论包括:①主干学科基础;②相关学科基础;③ 专业(方向)主干课程密切跟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专业规范和专业认证的标准,同时注重协调协同创新平台追踪学科前沿和实际应用来设置专业方向,每个专业原则上应构建2个以上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按照“面向行业、拓宽基础、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的思路,结合协同创新的研究任务,灵活构建专业方向课程,构建大学科、宽基础的课程平台,进一步完善以实践能力为重心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其次, 基于面向行业、宽口径的学科平台课程,构建面向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专业方向。作为一个系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绝不是简单化地增减几门课程的问题,而是要强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造能力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的总目标和各门课程的分目标内在和谐的有机整体。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协同创新平台紧贴科技前沿和时代需求,科学整合理论教学与实验、课堂教学与科研、校内学习与社会实践等环节,构成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
再次,结合协同创新平台协同性、创新性的优势,鼓励学生参与平台创新实践活动。在具体的课程表现形式上,不再以一门门课程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平台的协同创新任务为支点,以一次次的实践活动为主线,贯穿起对学生基本实验能力和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真实的创新实践活动来构建实践课程体系。[6]专业学位研究生原则上结合协同创新平台的研究任务选择一个专业方向,作为自己的主修方向。同时,毕业论文应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和行业实际问题,与平台科研、毕业实习等内容统筹考虑。
(三)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强化面向应用、回归实践的实践特色
工程硕士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相关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必须正确认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抛弃以理论教学为正统的传统观念。通过理论课程、基础课程,学生全面掌握工程领域的一般规律,同时,通过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系统改革,在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的同时,统筹安排实习、实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努力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积极探索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切实解决工程硕士理论课时量过多,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行业发展脱节的问题。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以问题解决和项目导向的思路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努力使实践教学任务体现出社会实际和工程实践的综合化、系统性和复杂性,将面向工程、面向应用的思想贯穿实践教学全过程。[7]紧密结合社会实际、行业发展和工程实践,将实验课、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学科竞赛等课内外各种实践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设计。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继续压缩课堂讲授式理论课学时和学分,保证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含课程设计、课程实习、专业实验课、毕业设计等)和学分,以此作为教学运行和学生实践考核的依据。在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学分比例的同时,要努力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效果,并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开发性实验、竞赛性实验和创新性毕业设计项目,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学位论文是人才培养成果的集中展示和培養目标的导向标,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应该侧重于应用性研究。学位论文不单单是一个时间节点,而是内含在培养全过程。面向行业产业、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平台涉及大量的横向课题,这些项目关乎行业发展需求,应用性突出。学生日常要围绕平台任务参与到创新团队的实践中,在团队导师的带领下开展应用研究和职业实践,实施流动制,让其有机会接触更多纵向、横向课题。毕业论文的选题要结合自身培养过程和平台科研项目,从跟队实践的团队任务中选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优化智力资源配置,实行团队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导师制
协同创新平台为工程硕士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对导师在实践经验和职业素养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程硕士区别于一般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其更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其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又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协同创新平台聚合了不同教育背景、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工作经历的专家学者,利用此资源优势有利于打破传统单一师徒关系的短板,共同指导工程硕士的学习和实践。协同创新培养必须紧紧抓住“导师”这一核心要素,优化智力资源配置,吸收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国际视野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工程硕士的培养任务。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专门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动态遴选机制,强调其工程经验和实践能力。校企合作模式下鼓励企业导师走进课堂,建立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并开展校外实践。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3 14: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