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职院校“学农教育”综合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的研究
范文 高琼 程文 华钱多 崔宝发 吕炯璋
[摘 要]自2015年秋季北京市开展“学农教育”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验证,创新构建了职业院校服务普通教育的综合育人模式;建立了“一周基地学农+非学农期间常态化合作”的现代化综合性实训基地;固化形成了具备“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特征的学农教育管理体系;在青年人德行培养、现代都市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挖掘了都市职业教育的新职能,对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社会及普通教育具有示范作用和借鉴价值。通过项目的实施,使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劳动教育融入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特征。以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背景,探索了新形势下的角色定位和社会服务新模式;为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业文化育人体系创新构建了实施的平台和途径;在北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发挥了重要的人才支撑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综合育人模式;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2-0146-04
北京市中学生“学农教育”活动是北京市教育工委、市教委落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基一〔2015〕4号),深入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提升北京市初中生综合素养、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北京市教育综合改革任务的重要举措。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作为北京市唯一一所市属农业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及智力支持的重要责任。2015年10月以来,学院依托学农教育项目,启动了学农教育综合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项目经过前期调研、组织实施、成果验证、示范推广等四个阶段,围绕以劳动教育为途径、立德树人为核心开展学农教育工作,其中以构建高职院校综合育人模式、构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劳动教育基地、创新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改革和实践。截止到2017年10月,累计6个城区、35批次、409个学农班级的21000余名师生参加学农教育活动,近20余万人参与微信、短信、微博等形式的交流与互动。目前在学院内部建设各种形式实践基地共计26000平方米,开展不同主题及形式的劳动教育项目43个,承接了近20万人次的学农教育工作、近35万人次/年北京市社会大课堂及其他工作;院区、院校合作实践基地5个,共计植入项目20余个。
一、围绕教育供给侧改革,创新构建高职院校综合育人新模式
开展“学农教育”是北京市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高等院校服务普教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职业教育资源向普教教育进行的有效延伸,项目的开展搭建了高校与普教学校交流融通的桥梁和纽带。活动的开展获得了刘延东副总理的重要批示以及教育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十三五”规划总体目标是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服务区域城乡发展的现代化的大学,初步形成中职、高职、本科衔接,学历与非学历并存,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国际教育作为相互补充,服务范围涵盖城市和农村的教育体系框架。把“学农教育”纳入学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增加了学院服务城市的功能,也是進一步提高学院资源利用率,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其将创造出新的社会价值。
(一)构建可推广的“三农特色”课程体系(文化育人)
“学农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坚持“1345”的原则。“1”即贯彻一个宗旨:紧紧围绕“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提供教育服务供给、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农教育”课程基于学院重点、优势专业及历史、社会热点等多方面进行整体设计。“3”即做好三个对接:接生活,接地气,接课本。“4”即做到四个坚持:坚持思想引领,坚持有机融入,坚持实际体验,坚持适当适度。“5”即实现五项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
“学农教育”课程的开发立足中学生的学情,结合中学学科教材内容的特点,充分考虑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内容,创建了“一纵五横”的学农课程体系:“一纵”即以周年农业生产为主线;“五横”即农业与生产、农业与生活、农业与生态、农业与创意、农业与文化五大板块。我们以“以育人为目的、以课程为核心、以实践为重点”将学农教育课程分为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等主动参与学习的方式,将劳动生产、劳动技能、社会实践以及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了课程教育的实践层次,同时与学院教学特色紧密联系,高效利用课程资源,更精准地落实“将孩子放在正中间”的教育理念。
(二)建立协调高效的管理体系(管理育人)
“学农教育”是事物新、节奏快、数量大、强度高、情况杂的市级项目,经过细致周密的工作部署,我们建立了市教委统筹、农职院全面负责、实验区教委和实验校参与的管理体系。学院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担任组长,学院其他相关领导担任副组长的专门的“学农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积极统筹协调人员,合理调整资源,在确保学院原来教学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组织精干力量,加强学农教育管理力度,确保学农教育工作高效运转。为有效加强“学农教育”工作力量,学院成立了学农教育管理中心,负责学农工作的整体统筹和协调工作。学院将进一步规范、提升与试验校对接、课程实施、课程组织、师资统筹等方面的工作。学院共计20个部门的300余名管理、服务、保障人员参与了学农教育活动。
(三)建立安全可靠的服务保障体系(服务育人)
为了全面落实学农教育工作要求,丰富学农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实施条件,学院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改造、提升设施、设备。学院开发了6000余平方米的温室、农家小院等设施用于现代都市农业、日常生活技能类、传统农业文化类等的知识传授、体验和实践场地;为“学农”师生安排单独学生公寓楼一栋,提供了优质的床上用品、整洁的住宿环境;学院专门拿出学生食堂一层半给“学农教育”师生使用,调配适合中学生年龄段的营养配餐,荤素搭配;针对学农期间各项安全工作细致安排,建立安全网格,进行封闭式管理并有针对性地增加学农区域的安保力量,确保师生学农期间的安全。学院学农期间还为每位中学生买了一个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共计投保20000余人。
(四)构建学农教育文化体系(环境育人)
为了更好地营造学农基地气氛、体现学农历史、突出人性化需求等,学院不断加强学农教育文化建设。在建设青年农场历史文化碑的基础上,又按原貌复建了1957年的“青年农场”大门,修建了水车、风车等一批农业景观;设计学农教育活动“LOGO”及延伸制作学院学农活动场所总平面图、基地平面图、主要道路导图、学农徽章、教师及管理人员的胸前工作证等;制订了《学农教育实施方案》《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开设了传统农耕文化、节庆文化、民俗手工、农家生活等体验课程;逐步总结提炼学农精神并广泛传播。
二、围绕劳动教育课程化目标,构建“三化”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紧紧围绕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实际,聚焦“三农特色”,明确学农课程构建思路,创新课程资源整合路径,不断提高学农课程研发对立德树人总体目标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融入“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理念,量化劳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一)创新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构建特色学农课程体系
“学农教育”坚定以“一周学农教育,影响孩子一生”和“以孩子发展为本,将孩子放在教育的正中间”的学农教育工作理念,明确了争创“国家级示范性劳动教育实验基地”目标,建设了一个具有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化学农教育基地。课程体系设计上坚持“1345”原则,围绕社会热点、学院特点、课程重点构建学农课程体系,现已形成“农业与生产、农业与生活、农业与生态、农业与创意、农业与文化”五大板块共计百余门课程。在课程内容开发上秉行“农作物周年生长模式”“岗位轮动操作模式”等模式进行构建,按照“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将学农课程安排与农事、农时紧密结合。以高职院校资源高效延伸、辐射为背景,针对课程实施对象在行为、认知、心理等方面的特点,立足中学生的学情,结合中学学科教材内容特点,充分融合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内容,将初二年级学生在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语文等多学科知识与学农课程进行适度融合,将职业教育的专业性与普通教育的普适性相结合,形成了体现科学性、趣味性、劳动性于一体的学农课程。
(二)创新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构建层次分明的学农师资培训体系
作为学农教育教学的引领者和管理者,学农教师在促进学农教育质量提高和快速健康发展等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高职教育与中学的普通教育在教学理念和授课方法上差异显著,在学农课程教学中,通过组建多个特色课程科研小组,对学农课程“参与式教学”方法进行研讨,将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权威传递知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读懂学生,放下身段、平视学生,将学生放在教育的正中间。根据不同课程授课标准、不同师资渠道来源将学农师资培训分为“常规性师资培训”“请进来培训”“走出去培训”三种方式。其中“常规性师资培训”主要以教师继续教育、再学习为主,包括教学研究、专业知识和技能等,通过组织学农专题课程研讨会、新教师培训会将课程立意、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实施条件、实施难点、师资培训等工作通过多个“农业主题”进行嫁接,这有助于加深基地教师对“五大板块”课程体系的理解。“请进来培训”是通过邀请初中教育专家、初中名师开展专题讲座,探讨将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农课程内容有机衔接,以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为主要形式,进行新理念的学术交流,促使学农师资达到“接地气、接课本、接生活”的学农课程内容实施要求。“走出去培训”是针对国内其他学农教育基地进行短期、中期的考察访问,借鉴和学习外省市在中小劳动教育工作方面的先进经验与做法,积极推进学农教学工作有序、健康、快速发展。
(三)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构建现代化特征显著的课程管理体系
在学农课程实施策略上,我们按照学农教学目标及相关要求,将“学农教育”课程分为以“基本生活技能,传统种植、养殖,现代农业,农职特色”等模块为主的必修课程,和以“农业创意、生活技能、知识拓展”等模块为主的选修课程两大类。在课程组织形式上,学农教育课程以都市农业发展为背景,以“种养殖相结合、构建循环农业生产”为主线,将多门跨学科的实操类课程融合编排成为多个课程组合。学农教师打破学院原有的系部界限,不同专业的授课教师以学农课程为平台,将多维度的农业知识进行重新整理,不仅增加了学农课程的知识体量,更增加了学生对农业多方面的了解。在课程实施管理上,与市教委信息中心平台共同开发网上选课模块,利用信息化手段,打破了原有的区县、学校、班级界限,实现资源平等,公平选择;其拓展了青年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途径和渠道,同时有意地植入“社会”的理念,让同学的心灵走出校园的大门,锻炼学生以更宽广的胸怀去主动适应社会;建立双向评价机制,学农教学管理中通过学农基地、中学试验校将课程设置、授课教师、实践场地、应急处理等实际教学和管理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定向反馈,这样能让学农基地和实验校在实际工作中有效避免形式化的工作方式,将沟通、反馈工作量化。
三、围绕项目化教学实施要求,建设综合性劳动教育基地
学农基地根据中学试验校在初中阶段不同学科的知识要点,以“TIPS”教学法为手段,将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跨学科的有效融合。在实施过程中,其强调学科知识相融合并针对学生特点进行主动启发式的深度教学,同时注重观察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开展相关学习任务的实际情况。在课程的整体设置中,按照不同教学阶段设置相关重点内容,把握影响“TIPS”教学模式的主要变量内容:教学设计与实施、课堂行为管理、分组策略、教学环境布置、学生经验、教师经验、项目的負责程度、学生年龄。
(一)学农基地加大对已有教学设施的改造提升
学农基地在全面落实学农教育工作要求的同时,注重打造特色化教学实践场地。完善了2100平方米的科普展厅,用于现代都市农业的集中展示,包括“走进桑蚕世界、鱼菜共生、蝴蝶标本制作、鸡胚发育、农耕文化、植物工厂”等6个项目的集中展示;完善了2000余平方米的学农餐厅,用于开展生活技能类课程,包括主食与家常菜制作、节庆文化、北方传统饮食文化;将农家小院打造成农家生活文化的展示区和农家生活体验教学实践区。此外,还坚持以“非遗、社会热点、农业未来发展”及学院优势学科等因素作为学农工坊计划植入学农课程建设,将“老酒坊、鱼菜共生工坊、农业智能机器人工坊”等多个项目进行劳动教育课程植入,并加以推广。
(二)融通创新、分享理念,创新建设特色化学农基地
学农基地通过两年多来的不断积累、学习,在现有绿色科技示范园、彩林示范园、畜牧兽医实训园的基础上构建了“综合性素质拓展基地、劳动教育文化基地”。课程及活动环节让学生自主体验,自我管理,自我探索;让学生在全新的环境中通过友善、民主、合作、交流、创新等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提高自主生活、学习能力的要求。同时创新的“学农基地+试验校”课程共建模式,有助于建立跨学科“STEM”课程主题教育活动,提升中学生在新形势下发现问题、学习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围绕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建新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中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学农教育活动的组织和运行中,不断地突破、创新,摸索并建立高职院校服务基础教育、社会的教育教学体系;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紧貼教育供给侧改革和现阶段中高考教育改革的背景和现状,以课程开发为核心,创新服务育人的途径和方式。加强学农基地与市、区教委、试验校在非学农期间的交流与互动。
(一)以劳动教育课程化建设为重点,构建了一批学农精品课程
目前以“农业、科技、生态”为主题,辐射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在其构建过程中,按照单科构建和融合构建的方式进行。在单科构建中,依据中学学科课程进行生物类课程定向开发;混合构建以生物类课程内容为核心,建立与物理、化学、历史等其他课程的互通关系。通过优化组合、合理分工汲取首都优质的涉农资源,构建一批具有“符合中学生知识构建、价值观养成、未来引领”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二)以提高中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构建了层次分明的人才培养平台
在劳动教育课程化的构建和实施过程中,结合北京市打破优质生源供需平衡的教育教学改革现状,学农教育基地与西城区教委初步构建了以“聚焦劳动教育课程、创新劳动育人途径”为主题,理实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创新实践课程构建、实施、反馈、优化等方式,在西城区多所中学校设置了劳动教育兴趣课程小组,帮助不同学习分数段的学生加深对理论及实践知识相关性的理解,加快理论知识的学习进度,转化“问题生”的学习手段,提高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通过项目的实施,在生物、物理、化学、语文等多学科的学习中,不同分数段的学生均有所提高。同时,这也为在教育改革形势下提高学校中考升学率和缓解高职院校招生率提供了解决的途径。
(三)以固化劳动教育成果为目标,挖掘了现代都市职业教育的新职能
活动的开展能有效促进学生更早更全面地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该项目的开展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搭建了服务北京教育的新平台,促进学院更好地在全市开展农业科普教育,拓展了教育的新领域;同时,这也能发挥学院现有资源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和本市中小学学校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发挥学院在农业科技教育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在劳动教育教学中,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不同学农课程的实际体验,学生们会清晰地认识到判断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其主要依据是社会成员创造了多少文明成果。通过一定量的劳动实践,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这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和热情。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会自主地进行思索、探讨、创新,时间会帮助他们将创造的精神根植于他们的心灵,让他们转变为创造型的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程晗.《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重点解读[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1):11-15.
[2] 褚宏启. 以核心素养引领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德育,2016(1):1.
[3] 蔡歆,赵艳平,张理智. 北京市中考改革政策对中小学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4.
[4] 刘长清.劳动教育要“六味”俱全[J].教书育人,2015(11):25.
[5] 卓晴君.劳动教育: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工程[J].创新人才教育,2017(1):14-16.
[6]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15-07-24)[2016-11-28].http://www.moe.edu.cn/srcsite/A06/s3325/201507/t20150731_197068.html.
[责任编辑:陈 明]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