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实践探索
范文

    张玲

    [摘 要]疫情防控期间提出的“停课不停学”,大力推动了高校在线教学的发展及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与学的进一步改革。项目组就疫情防控期间广西外国语学院在线教学实践探索为例,围绕在线教学状况及质量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在实践探索过程中总结经验,为下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疫情防控;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9-0190-04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教育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教高厅〔2020〕2号)文件中“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和“确保‘线上线下同质”[1]的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迅速出台了“停课不停学”的应急措施,各高校纷纷制定了本校在线教学方案,依托各类在线教学平台,开展了在线教学活动,并采用多举措加强组织管理和多形式质量监控,保障线上教学平稳有序运行。

    一、疫情防控背景下在线教学的实践探索——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

    (一)统筹部署,精准施策,建立高效工作机制

    按照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的总体要求,广西外国语学院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紧密联系学校校情、学情,以“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思路为宗旨,统一部署和安排,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的条件,保证教学质量。

    学校根据教学日历和原定教学计划如期开展教学工作,成立以校领导为组长的在线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教务处牵头、实验教学中心、教师发展中心、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等多部门协同机制,成立在线教学技术专项工作组、在线教学师资培训专项工作组,围绕在线教学基础数据搭建、技术支持指导、任课教师技能培训、质量监控等方面,提供以服务与指导为主导的教学管理保障。各二级学院实行“一院一策”“一课一案”,建立院级组织领导、保障帮扶等工作机制,落实各专业教学安排,制定《延期开学期间在线学习课程表》,明确学习任务,关注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保障每位任课教师在线授课,跟踪课程教学质量。

    (二)多平台多模式,确保在线教学有序开展

    学校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选用国家各类精品在线開放课程和各大平台优质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学校自主研发的“智慧广外网络教学平台”,打破延期开学的时空局限。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学校计划开设课程628门(不包括通识选修课程),从2020年2月17日起,通过分批逐步实施在线教学,截至5月8日,学校共有706名教师、共582门课程实施了在线教学,全校共计1147190人次学生参加线上学习。

    1.教师线上授课情况

    为确保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广大教师积极响应、精心准备、做好预案,着力提升教学效果。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智慧广外平台、中国大学MOOC、超星、智慧树平台、腾讯课堂、zoom、钉钉群、iSmart外语智能学习平台等多平台开展教学,平台使用具体占比如下:使用智慧广外教学平台的占35.22%、中国大学MOOC平台占28.69%、超星泛雅云平台占9.11%、使用智慧树平台占9.28%、其他平台占17.7%。教师采用“在线直播+在线互动研讨”(占38.91%)、“教学平台自主学习+在线辅导答疑”(占21.18%)、“录播点播+在线辅导答疑”(占19.37%)、“电子教材(学习资料)+作业+在线群辅导”(占12.51%)、混合多种方式(占8.03%)等开展在线教学活动。

    在线教学使教师从原来传统的课堂教学讲授者变为在线课程教学设计者、在线教学中的学习指导者、课后学习者的答疑者,教师 “以学生为中心” ,围绕本班级学生在线学习环境、在线学习的认识、所具备的信息素养和自学能力等方面调研,进行学情分析并做好课程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校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自主性和个体差异性,以“学”为评价标准,重视学生学习产出效果。通过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介拓展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反馈和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估,不断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进行完善和调整。

    2.学生在线学习情况

    在线教学平稳有序推进,学生也在逐步适应在线教学教学方式,并积极主动配合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自主学习。开展在线教学以来,学校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每周对学生信息员进行问卷调查,先后两次对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围绕在线学习情况,师生互动、作业测验、对在线教学满意度和个人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面对新的线上教学新形式、新场景,学生普遍易于接受,但与传统课堂相比较,有51%的学生认为由于居家,受环境影响,没有传统课堂的上课仪式感,自身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够;有26%的学生认为最大的挑战是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有14%的学生认为,相对传统课堂,在线教学的作业量和在线测验占用较多时间;有9%的学生家里没有电脑,使用手机在线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一些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没有使用电脑方便。对于多平台多模式的在线教学,有36%的学生表示更喜欢在教学平台自主学习课程+教师课后辅导答疑;有25%的学生较喜欢参加教师的在线直播课,实时同步感较强,也能起到自我约束作用;有25%的学生喜欢根据老师发布的学习资料和任务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线辅导答疑;有14%的学生喜欢自主学习微课+教师在线辅导答疑的方式。对在线学习从陌生到逐步熟悉适应,学生对于在线教学的满意度也逐步提升,有38%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有43%的学生表示满意,有18%的学生表示一般,有1%的学生表示不满意。

    (二)多措并举,“精准服教”保障在线教学

    1.校内外协同,全程实时在线提供技术支持,保障在线教学

    教务处安排专人负责与超星尔雅、智慧树、中国大学MOOC等教学平台对接,建立联络制度,做好前期课程基础数据搭建,协同校内实验教学中心与校外各大教学平台技术人员成立在线教学技术保障工作组,建立专项工作QQ群,每个群内均有教务处管理人员、实验教学中心技术人員及校外平台技术人员,针对不同平台分别编制平台操作指南,开展平台操作培训会,使每一位教师能够最快地熟练使用网络教学工具,开课过程全程实时在线及时解答教师问题。

    2.分段培训,多样研讨,助力教师提升在线教学能力

    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在线教学水平,教师发展中心制定了疫情背景下教师在线教学技能的培训方案,开展分段培训多样研讨助力教师的在线教学。第一阶段,开课前,使用学校自主研发平台“智慧广外教学平台”进行教师在线教学培训,各二级学院选派1名教师代表分别进行在线直播授课试讲,校级领导、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二级学院领导、教师代表等组成试讲观察团,试讲结束后进行在线评课。第二阶段邀请校外专家围绕在线教学原理与方法、混合式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分析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云端培训。开课后,第三阶段针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开展的教师在线教学调查反馈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主题培训,组织云端分享交流会,举办在线课程示范课,组织教师参与观摩并交流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截至2020年5月底,除二级学院举办多场的在线教学培训与交流活动外,学校牵头组织共33场在线教学培训。

    (三)教书与育人同行,坚持立德树人理念

    学校党政领导齐抓共管,坚持疫情防控和线上教学“两手抓、两手硬”,2020年2月17日上午,我校校长蒙丽珍和党委书记周江煜通过在线直播的形式,分别以“砥砺奋进扛使命,共克时艰显担当”和“守望相助、众志成城、科学防控、战胜疫情”为题,为全校2万多名师生上新学期第一堂课。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线上教学中践行初心使命。结合疫情防控,部分老师把相关教学内容和防控形势纳入课程与学生交流,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材料,另一方面提升了学生思想觉悟和境界,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如马克思主义学院构建了“一二三四”线上教学新体系,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价值导向,实现教学模式、教学思维两个转变、紧扣线上备课、线上理论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践教学三个环节,实施四大保障举措。师生共同合作系列微课“疫情下的中国精神”,并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展播。

    (四)强化在线教学质量监控,确保教学质量

    1.建立在线教学质量监控队伍

    制定《广西外国语学院线上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管理办法》,建立由校院两级领导、校督导组、系主任、学生教学信息员组成的在线质量监控队伍,通过在线听课、问卷调查方式开展校院两级“云端监控”。建立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情况周报制度,制订线上教学课堂质量评价标准,统一规范了线上教学质量评价、线上听课、线上教学检查要求,每周收集《在线教学质量评价表》进行统计分析,编制《在线教学质量报告》。加强经验交流挖掘优秀案例,并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网站、交流群等各种方式向全校教师宣传和推广。召开在线教学情况汇及经验分享会。

    2.注重大数据分析,及时反馈教学质量状况

    紧紧围绕“质量”引导教师“教”和学生“学”,充分借助教学平台大数据分析技术,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学习效果监测。分析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情况,如学生访问量、教师建课数、课程资源建设、师生互动等。自开展在线教学以来,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每周对学生信息员进行问卷调查,先后两次对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建议。对反馈上来的意见进行分类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跟踪,确保每项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决。

    二、存在的问题

    在学校平稳有序地运行在线教学期间,各教学单位也按照制定在线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停课不停学”工作,但同时也存在如下问题:

    (一)信息化教学建设有待加强

    1.教学平台不够完善

    学校前期的信息化建设为疫情背景下的教学提供了大力支持,但信息化平台和优势资源的建设还存在一定的欠缺,部分平台的功能还不够全,需要结合多平台完成一门课程教学,特别是在师生互动功能方面不够完善,在测验、作业等设置上较为单一。在数据统计方面,部分平台数据更新不及时甚至出现错误,影响了对学生在线学习动态的掌握,不利于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同时教学平台的大数据统计功能还不够完善,不利于学校质量监控部门总体监控分析及反馈。各大教学平台面对大规模的访问,出现了稳定性不够,网络拥挤,运行过程时有卡顿、延迟、掉线等现象。另外,不同的课程有可能使用不同的教学平台,或者一门课程使用多个平台,学生需要下载使用不同的APP,需要掌握不同教学平台的操作或者来回切换不同的平台进行学习,影响了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学校对于校内外各类在线教学平台的使用整合力度有待加强。

    (二)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除了已经开展了多年线上线下相结合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有良好的在线教学基础和经验的部分教师外,其余教师对于本次突如其来的“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准备得还不够充分,面对新的在线教学方式存在“焦虑感”,对习惯了在教室课堂面授换成在线远程授课存在“失控感”等。部分教师还未能及时从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完全转变,对于在线教学理念和方法认识不到位,在线教学设计针对性不够强,不能很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在线教学的过程管理和组织不到位,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在线教学由于无法远程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有效的监控,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学习效果较好,部分依赖性较强的学生较为被动,课堂参与度不高,对于互动、提问、讨论等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甚至个别学生存在“刷课”的现象。

    (三)在线教学管理体系有待健全

    由于首次大规模在线教学,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经验,可供借鉴的经验不多,加之各类平台众多,教学管理难度大,监控难以全覆盖在线教学的监管意识有待深化,对教师的线上教學资源、教学互动的监管力度还不够,缺乏对授课效果各个维度和持续动态的全面评价,对于在线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不易掌握,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感受和效果。

    三、下一步措施建议

    (一)加快平台建设,推动信息技术改革

    加快校内“智慧广外网络教学平台”的升级建设,结合学校专业特色与教学要求,完善平台功能,保证在线教学稳定运行,提升系统操作性。加强在线教学平台和智慧教学数据的融通整合,实现智能数据管理和运用。加大教学投入,建立覆盖专业核心课程、实践实验类课程的资源平台。加强校园数字资源建设,推进教学平台整合,逐步推进一体化智慧教学运行中心建设,升级智慧教室。让信息技术成为教学创新的助推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二)加强教师队伍信息,推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变革

    教育的信息化使得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必须进行重新定位,在这种新的教学生态中,教师应该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重构知识体系,培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创新思维,以适应全新的教育关系。学校应该继续加大师资培训投入,做好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建设,引导教师由“被动改革”向“主动作为”转变,引导教师将在线教学实践的成功经验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理论,进一步完善指导实践,推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变革。

    (三)健全在线教学管理体系

    “教与学”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教学管理机制也需随之调整。教务处和质量监控等职能部门教学管理人员,也需与时俱进学习“互联网+教学”“智能+教学”新模式理论知识,进一步完善在线教学课程建设标准、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要充分利用大数据驱动教学评价体系的重构,引进专业的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化平台,促进在线教学质量监控改革,强化对在线教学的过程监控,确保在线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加强在线课程建设,打造一流“金课”

    以本次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实践为契机,将“危机应对”向“持续推进”转变,建立“互联网+教学”“智能+教学”的新形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持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创新,加强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教学模式转变,打造“金课”,推进学校一流课程的整体建设。

    四、结语

    此次疫情背景下大规模的“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推动了“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的教学变革,加快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正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2020年5月14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所说,高校在应对危机开展在线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出现了四大新变化:一是改变了教师的“教”,教师的教学信息化素养空前提高;二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三是改变了学校的“管”,学校依靠大数据收到了更加精准有效的管理成效;四是改变了教育的形态,形成了时时、处处、人人皆可学的新的教育形态[5]。

    融合了“互联网+”“智能+”技术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疫情结束后,各高校更应该继续加强在线教学研究,深入推进“学习革命”,扎实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革命”,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2020-02-04)[2020-05-2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2/t20200205_418138.html.

    [2] 谢辉,刘幸,函王丹.保运行 求质量 转危为机推动形成高水平教育教学新模式[J/OL].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2020-06-10]. 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006/t20200610_335523.html.

    [3] 夏春明,夏建国.抗疫背景下高校在线教学的实践探索及改革启示[J/OL].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2020-06-10].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006/t20200610_335524.html.

    [4] 郑勤华,秦婷,沈强,等. 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J]. 中国电化教育,2020-05-10.

    [5] 教育部.高校在线教育有关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考虑[EB/OL].(2020 - 05 -14)[2020 - 05 -20].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0/51987/sfcl /202005/t20200514_454117.html.

    [责任编辑:刘凤华]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