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产学研国际联盟的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分析与实践 |
范文 | 乔卫亮 周群 摘要:“大学国际联盟”和“产学研战略联盟”是我国高校进入后发展时代后面临的两项重要战略选择,而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则为现代高校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文章以海底工程研究国际联盟为例,构建了基于产学研国际联盟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产学研国际联盟的现实发展困境,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保障体系构建为基础,重点强化联盟框架内的人才流动机制和资金筹措制度,推动该产学研国际联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产学研;国际联盟;海底工程;人才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大学治理模式的发展与工业界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力以及国际化视野要求的日益提升,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了全球化态势。麻省理工学院原校长曾指出,“只有充分利用跨国界的知识和资源,才能造就具有一流科学技术的大学”。从最初的校际合作、地区合作,至20世纪90年代“联盟”这一组织形态进入国际高等教育领域,至今已经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大学国际联盟组织,比如欧洲IDEA联盟、欧洲工程大学教育联盟以及全球科技大学联盟等。在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大学联盟不仅仅是我国高校发展后合并时代的重要选择,也是我国,乃至全球高校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联盟框架下,成员高校之间在教学、科研合作交流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提升了高校国际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工业界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但是随着工业界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持续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开始突破高校——高校联盟模式,并将工业界也纳入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在国家“2011”计划下“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组织模式开始得到广泛应用。目前阶段“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实施提高了相关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以及产业服务能力,然而该组织模式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和充分挖掘。 二、产学研国际联盟的内涵及其治理结构 (一)产学研国际联盟的概念 “产学研国际联盟”是在“大学国际联盟”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高校发展模式,“大学国际联盟”这一概念最早出現于欧美高等教育领域中,涌现出了诸如巴黎理工、欧洲IDEA联盟、欧洲工程大学教育联盟等联盟组织。因此,在“产学研国际联盟”框架下,高校仍然是核心主体。针对“大学国际联盟”的组织架构问题,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而言,“大学国际联盟”具有如下基本特征:①大学国际联盟的组建跨越了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具有较强的国际性;②大学国际联盟不是独立的实体组织,通过契约来约束各成员高校的行为,因此该组织具有松散性;③大学国际联盟的组建成本相对较低,往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很容易出现“名存实亡”的困境;④共同的目标和相同的愿景是联盟构建的基础,联盟内部很容易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具有较强的互惠性。 产学研联盟一般是指企业根据自己的技术需求,与具有相关优势的高校或科研院所建立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协同发展的组织系统。在该联盟框架下,企业占有更多的“主动权”,以企业的需求驱动联盟的发展,高校在联盟中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有效凸显。而本文所提出的“产学研国际联盟”是“大学国际联盟”内涵的延伸,是集教学、科研、创新于一体的新型联盟组织形式,在该联盟下强调高校在“教学——科研——创新”这个知识三角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结合以上对“大学国际联盟”和“产学研联盟”内涵的分析,在本文中将“产学研国际联盟”定义为:“在全球范围内,由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及工业实体,基于共同利益点,以‘教学——科研——创新为基础平台,在保证各方独立性的前提下,通过契约而形成的组织形态”。“产学研国际联盟”除了具有“大学国际联盟”具有的全球性、松散性、不稳定性和互惠性等特点之外,还重点强调了“教学——科研——创新”这一“知识三角”的作用,而将教学、科研和创新融为一体的是人才培养活动,因此,人才培养是产学研国际联盟的一项重要属性和基本功能。 (二)产学研国际联盟的关键构成要素 对关键构成要素进行有效识别是搭建产学研国际联盟基本框架的重要基础。魏江等人在对全球6个典型的工程教育大学国际联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工程教育国际大学联盟的8个关键要素:培养计划、组织目标、运行机制、课程设置、国际拓展、成员性质、资金来源以及科研实践。结合上述对“产学研国际联盟”内涵的阐述以及相关要素在联盟体系中所发挥作用的不同,本文认为其关键构成要素体系如下图1所示。 基础要素是产学研国际联盟得以组建的前提条件。要求联盟成员具有相同的属性,其战略发展存在共同利益点,同时,该共同利益点恰好能够符合工业界对人才提出的需求,因此可将基础要素进一步细化为成员性质、联盟目标以及工业界需求。核心内涵要素是产学研国际联盟内部自组织形态的对外呈现。设计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框架以及管理成本较低的运行机制是产学研国际联盟自组发展的基础,围绕工业界的人才培养需求,制定培养计划、设计课程体系以及组织相关科研实践也是产学研国际联盟的核心内涵要素。保障性要素是产学研国际联盟实现可持续发展、维持其生命力的必要条件。面对一个具有组织松散性的跨地区、跨国家的国际性联盟组织,各项支撑保障性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落实是抵抗其“松散性”、防止其“名存实亡”的必需基础。 (三)产学研国际联盟的治理结构 治理结构是产学研国际联盟管理模式的静态呈现,也是确保联盟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组织结构基础。冯倬琳等通过对全球10个一流大学国际联盟的组织架构进行分析后,认为发展相对成熟的国际联盟一般采用“决策层——管理层——运作层”的治理结构。但是在产学研国际联盟培育过程中,治理层级越多、各方关联越复杂,越不利于国际联盟的发展,因此在成长培育初期,产学研国际联盟宜采用垂直、扁平化的治理结构,即“管理决策层——运作层”的治理结构,重点强化“运作层”的建设,重视“运作层”对联盟目标的贡献度,采取“自下而上”的运作模式,由“运作层”推动“管理决策层”的发展和完善。 “管理决策层”主导联盟的宏观层面的发展方向及微观层面的管理制度建设工作,重点为联盟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其中联盟的发展方向,即联盟的发展目标应该能够体现各联盟成员的战略发展目标以及共同利益,这是联盟得以组建的基础。将目标进行科学分解,形成目标体系,对联盟实施目标管理,则是落实联盟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主要针对联盟发展的软环境建设,其主要内容是对联盟各方的行为进行约束、构建联盟的责权体系以及针对联盟的人才流动、资金筹措和设施设备共享形成管理制度。联盟发展目标以及管理制度的制订均需借助一个平台来实现,可以是管理委员会、执行委员会或者理事会,其成员必须是各联盟成员的高级管理层。 “运作层”是具体落实产学研国际联盟各项目标任务的基本载体,“运作层”的构成要素来自各联盟成员的内部组织或机构。由于产学研国际联盟采取“自下而上”的运作模式,因此,只有“运作层”具有强烈的自我主动发展意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推动联盟的整体发展。在联盟框架下,“运作层”主动发展意识主要是通过联盟各方内部组织或机构的互动对外呈现,其互动的活跃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联盟的生命力。 三、产学研国际联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困境 “国际联盟”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校际合作的高校发展模式,引起了全球各高校管理者的重视,就理论分析而言,“国际联盟”在推动高校发展方面存在诸多优势,比如有利于高校国际化建设、资源共享、形成集群效应等,“产学研国际联盟”作为“国际联盟”的一种,其优势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优势。但是,在实践活动中,“国际联盟”的实施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从50%的国际大学联盟以失败而告终,可以预见“产学研国际联盟”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将会遭遇一系列的现实困境,对这些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分析是高效运行“产学研国际联盟”的重要基础。 1.产学研国际联盟的松散性使得联盟凝聚力不易形成。“松散性”不仅是产学研国际联盟的短板,也是其他国际大学联盟存在的先天性不足。虽然聯盟在发展的过程中,联盟章程作为一种契约,会对联盟成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但是这种约束并不具备强制力,而且违反契约的成本很低;另一方面,产学研国际联盟是基于成员各方共同的战略目标而组建,联盟成员分布于世界各地,并没有完整的实体组织对其实施管理,尽管联盟可以设一个秘书处负责各方联络,但也很容易形成“名存实亡”的局面。 2.“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容易受到挑战。人才培养是产学研国际联盟的一项重要属性,也是克服产学研国际联盟“松散”属性的有效途经,人才在各联盟成员之间的高频次流动是产学研国际联盟可持续发展的直接推动力。然而就联盟的建设实践而言,由于人才培养具有成本高、周期较长且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性,产学研国际联盟中的工业界成员对此的兴趣并不高,他们更关注工业产品的研发过程;与此同时,产学研国际联盟中的高校虽然重视人才培养,却无法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因此,“人才培养”在产学研国际联盟中的地位并不稳定。 3.联盟发展所需资金支持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充足的资金支持是大学国际联盟得以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目前大学国际联盟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会员费、政府补贴、国际机构补贴、个人赠与等,而对于产学研国际联盟而言,由于工业界成员的加入,使得联盟资金来源渠道又增加了“工业界企业”这一可选项。即使是这样,产学研国际联盟正常运行所需资金仍然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这主要是由于联盟的资金支持无法形成稳定的长效机制,与联盟的科研产出能力、人才培养能力以及产业服务能力密切相关。 4.人才流动易进入“单向流动”的尴尬局面。人才培养是产学研国际联盟的一项基本功能,从理论上看,人才的流动应该是相互的,但从我国人才国际联合培养的实践经验来看,由于语言、文化以及教育投入等原因,往往会形成“人才单向流动”的现象,即我国高校派出的学生数量要远远高于接受的学生数量。以武汉大学为例,派出的交换生与接受的交换生的比例大约为10比1。由于产学研国际联盟具有一般大学国际联盟的所有性质,因此在联盟框架内,人才(教师、硕/博士研究生)很容易由我国联盟成员流向他国联盟成员,逆向流动则相对较难,长此以往,将使联盟逐渐丧失联盟成员平等互惠的优势,进而不利于联盟的健康发展。 5.教学、科研、创新之间的关系难以有效调和。对“教学”“科研”“创新”三者之间关系的探讨一直伴随着高校发展的整个过程,根据前述对产学研国际联盟内涵的界定,“教学——科研——创新”是产学研国际联盟发展的基础平台,“教学”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手段;科研是衡量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主要指标;“创新”则是工业界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需求,在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三者存在一定的“共同利益点”,但是如何将该“共同利益点”放大,形成“共同利益面”是推进产学研国际联盟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项难题。 四、国际海底工程研究联盟的组建 国际海底工程研究联盟是基于大学国际联盟而发展成型的一种产学研国际联盟,按照联盟成员的地理分布、合作范围及成员性质,该联盟是一个全球性的单一且同质性联盟。全球性表现为联盟成员来自于全球各地而无地域国别限制;单一性则意指联盟成员之间开展的并非是全面合作,而是某一领域中的合作;同质性则主要是指联盟成员战略发展目标、发展思路等相似。 国际海底工程研究联盟依托于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海底工程技术与装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由大连海事大学、休斯顿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于2017年6月共同发起成立,并邀请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挪威斯塔万格大学、挪威科技大学、乌克兰国立科技大学等国外高校以及中船工业、大连华锐重工、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大连船舶重工等国内企业成为联盟成员。联盟围绕海底工程关键共性技术,以“教学——科研——创新”为基础平台,以人才培养为主线,以人才流动为动力,致力于推进我国海底工程技术领域中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该联盟的关键构成要素如下表1所示。 五、国际联盟下的海底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上述“产学研国际联盟”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现实困境,在联盟“管理决策层”的宏观指导下,由联盟“运作层”具体构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保障体系构建为基础”的国际联盟下海底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如下图2所示。在该模式下,国际海底工程研究联盟作为海底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体平台,所设计的四个模块均充分体现联盟发展的目标以及积极响应工业界对海底工程人才的具体需求。 (一)强化联盟凝聚力 正是基于同样的发展目标,各联盟成员才组建了海底工程研究国际联盟,但是由于联盟的约束力相对较弱以及松散特性的客观存在,使得“如何强化凝聚力”成为联盟发展过程中首先需要面对的困难。凝聚力的形成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即联盟成员的发展愿景是否一致以及人员在联盟内部交流互动的频率,二者缺一不可。对于前者,联盟既已组建,说明各方的发展愿景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从而形成了联盟的基本凝聚力;而对于后者,则是限制联盟凝聚力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联盟内部,人员交流互动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①人员的互换,即在联盟内部形成人才流动机制,工业界人才参与高校的教学活动,同时高校的教师参与工业界的生产实践;②联盟活动的组织,活动的组织应不限形式,既可以是正式的学术研讨会,也可以是根据需要进行的视频讨论会;③联盟内部的咨询活动,可视为以上两种人员互动形式的补充(包含在图2中所示的“培养活动的实施”中),表现为工业界成员将生产实践技术难题交给高校,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需要工业界的参与。 (二)巩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人才培养是海底工程研究国际联盟的一项基本职能,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活动的实施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而人才流动机制则是其必要补充。 由于海底工程国际联盟属于“产学研国际联盟”,因此培养对象主要来自国内高校、国外高校以及海底工程工业界,来自高校的学员一般是全日制学生,来自工业界的学员一般为海底工程专业技术人员。人才培养的层次包括本科、研究生(硕士/博士)以及在职人员培训,鉴于海底工程研究国际联盟的专业技术背景,人才培养的层次应以研究生和在職人员培训为主。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充分利用大连海事大学的“师资流动编制”以及引智基地建设,构建“以联盟高校师资为主体,工业界师资为重要补充”的师资库。针对不同类型学员,在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计以及授课方式的选择方面区别对待,在联盟框架下,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应该实现内容的统一,这就要求联盟内的成员高校之间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同时,对于硕/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而科研实践恰好是联盟框架内,高校和工业界进行互动的重要平台。 (三)实现联盟运行的全方位保障 充足的资金保障是构建国际联盟的必要支撑条件,联盟各项活动的开展均需要资金支持,因此,资金来源保障是海底工程研究国际联盟顺利运行的基本保障,虽然在联盟成立之初,联盟主体成员(比如大连海事大学)以及政府相关部门会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但是这种财政支持不仅规模有限,而且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特征。从联盟的长远发展来看,应通过联盟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来筹措维持其持续发展所需的资金,联盟的社会服务能力表现为两个方面:为工业界在职人员提供技术培训以及承担相关科研任务。具体而言,一方面利用前文所述针对在职人员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在职教育;另一方面,鼓励联盟内成员以“海底工程技术与装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为平台依托,申报科研课题,并将一定比例的科研课题资助金额作为联盟正常运行所需的资金。另外,依托海底工程技术与装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积极申报国家级引智基地,以获取国家的持续资金支持。 (四)扩宽人才互动渠道 一般而言,国际联盟内的人才互动层次可分为培养对象的互动和研究人员的互动。海底工程研究国际联盟的人才培养对象主要来自中、外高校以及工业界,而且高校的培养对象以硕/博士研究生为主体,因此,培养对象的互动包括中外高校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高校和工业界人员之间的互动。 中外高校之间的互动渠道主要是指硕/博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中方,即大连海事大学的研究生以联合培养的形式到联盟内国外高校访学的可行性较高,一方面学生自身意愿较强,另一方面国家会有相应的财政支持;而联盟内外国高校的学生到国内进行访学的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很容易造成人员“单向流动”的现象,为此,可通过中外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的方式,突破这一困境,使得在中外科研合作过程中,有些实验的实施或数据的获取仅能在联盟内的中方成员中进行。 联盟内研究人员的互动形式则较为灵活, 小规模的互动即为相关学者的短期或长期互派互访,大规模的互动即为在联盟范围内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就各方的研究成果和研究需求相互交流互动。另外,联盟会刊——《海底工程技术》的筹办,也为联盟内各成员开展学术交流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 (五)实现“教学——科研——创新”三位一体 对“教学、科研、创新”三者之间内在关联的论证始终是高校发展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海底工程研究国际联盟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构建以“教学”“科研”和“创新”为顶点的“知识三角形”,三个犄角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协同发展,由于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根本、最活跃的构成要素,因此,三角形的正中心为“海底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从而形成“教学——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全面发展。在该“三位一体”框架下,应充分重视产业界的作用,产业界的工程实际需求往往会成为“创新”的重要源泉。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为科研活动和创新活动提供具备基本学术素质的人才;科研实践的组织,为教学活动提供大量的知识素材、为创新提供新的切入点;通过创新活动的实施,激发学生或学员的学习热情,同时开拓新的科研领域。 参考文献: [1]章丽萍,朱凌,李晨,陈子辰.高层次工程人才联合培养的两个国际案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2). [2]魏江等.工程教育大学联盟的要素识别与模式建构——应用内容分析方法的多案例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4). [3]冯倬琳,睦祯,刘念才.世界一流大学国际联盟的发展趋势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5. 编辑∕姜雯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