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尊重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
范文 | 毛丽丽 摘 要: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在进行美术教育的时候,老师要充分认识到个体的差异性。在了解认识的基础上,实施优良的教学策略。美术教育本来就有陶冶情操、发散思维等潜移默化的作用,了解到个体差异性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学计划对美术教学有着促进作用。 关键词:个体差异; 美术教育;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75? ?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2-043-001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两个人不会生活得完全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然天赋。”教师不仅在平时教学中,也要在课外生活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善于发现学生的不同。尊重每一位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在观察、了解、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的前提下,不断地提升自己美术教学方法,更好地带领学生进入我们的美术课堂。 一、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由于先天因素以及后天的环境影响,人与人之间成长都是各不相同的。作为一名美术老师也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针对个体差异制定相对应的教学方案,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的需求。所以我根据已有的认识以及日常教学中的观察进行了分析思考。 1.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异 动手能力是外在显露出来的,所以看得最明显。比如刚进小学的一年级,人美版美术第一课《让大家认识我》,需要大家画一片树叶在树叶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剪下来贴到美术老师跟大家带来的大树干上。这时候会发现有些学生不会使用剪刀、双面胶等手工工具;有些学生则已经能很熟练灵活地使用剪刀以及双面胶等工具;有些甚至连树叶的外轮廓也不能很好地画完。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不会剪的学生可以用手指撕一撕,双面胶不会用的同学可以让同桌当小老师教一下。 2.小学生的认知、思维想象差异 美术是最需要学生发散思维的一门课程,而且我们不仅要有想象思维,而且我们要把它表现在画纸上。这时候差异性也体现出来了,有一部分同学能自由地表现;有些同学有好的想法,但是会一直会问老师“这个怎么画,我想画一个人在飞但我不会表现”。其实这些不仅是思维想象的差异也是平时观察认知的差异。观察的多,思考的多,会表现的就多,想法也就多。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根据这些不同来教学。不会表现的同学可以先临摹别人优秀的作品,多多提醒他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画得多、看得多,慢慢地学会展现自己的想法。绘画基本功已经很好的同学,我们要在画面整体效果上添加创意,让自己的美术作品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想法。 3.正面引导,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处上很不稳定,遇事喜欢找老师,从这可以看出,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学生们总是觉得自己有理,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也比较喜欢指责他人。要改变学生,那么老师就要学会对同学都一视同仁。正面引导,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评价。 二、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制定相对应的教学计划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怎样有效地设定教学目标,需要我们的认真思考。以小学美术绘画课程为例子,可以把学生的教学目标大体地分为基本、中等、高等三个不同层次。要求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水平相对低的学生在美术学习目标上,多多观察,学会临摹,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与知识;中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运用已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把自己的想法慢慢地加入画面中;而高层次的学生则要注重培养他们整体的想象思维创新能力,学会整体构图不断地丰富画面内容。怎样提高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学生差异性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我们老师如果能很好积极地引导学生,那么相信学生的成长也会是很大的。 在平時教学中,我对低年级的一个小朋友印象深刻:这个同学在我上完课以后不动笔,就呆呆地坐在那。然后我问他为什么不画,他简单地回答我不会画。画本上一根线条也没有。我就开始问他原因,他说他只会照着画,但我的美术课都尽量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在知道了他说的理由后,我就和他一起创造,让他慢慢学会自己构造一幅画面。引导他慢慢地把自己的想法拼连成一幅画,鼓励他积少成多,一步一步学会完成这次作业。由于他平时照着绘画已成习惯,所以只能慢慢地引导,从简单单个的物体线描画开始,再捺下性子跟他一起构图,背景太空,能添加什么呢?不直接告诉他我的想法,激发他用脑的习惯。鼓励他,经常地对他肯定的点点头,肯定他的想法,你很棒。他好像接受到我的鼓励一样,学会一点点添加,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也增加了,绘画也能自己创造,有时还会让我给他提提建议。积极肯定的鼓励,帮助学生一起成长,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像这样正面的引导学生,目的是为了能让学生都能获得进步感、满足感,唤起他对于美术知识求知的积极性。 一堂完整的美术课是离不开平时的教学环节的。设置课堂的教学环节也要是多层次的。以人美版一年级上册第一课《让大家认识我》举例,对于低层次的学生的要求是把自己的名字写好在树叶上,作为自己的小名片,然后学撕、贴,自己可以撕下来贴好在相应的位置上;对于中等学生的要求是可以较清晰的把树叶画下来,制成自己的姓名小卡片,剪好贴在相应的位置;对于水平高的学生的要求便是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画自己想象、有创意的树叶和水果,把它制成介绍自己,让大家认识自己的名片。 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是孩子们接触艺术的开始,每个学生刚开始心中都有一颗艺术的种子,而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就是我们在给孩子内心的种子浇水。希望它们能越长越大,也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常锐伦,欧京海.《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一年级下册》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2]刘春池.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J]黑龙江教育(综合版),2004(Z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