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提高大班课堂英语教学的效率 |
范文 | 孙国兴 【摘 要】 当前,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里,传统的大容量班级依然比较常见。班级容量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纪律难以控制等等一系列问题常常困扰着一线教师。本文以大班课堂为研究对象,把提高课堂效率作为目标,以学生英语能力的综合提升为检验标准,对如何提高大班课堂英语教学效率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大班教学 兴趣 合作学习 课堂 效率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之下,如何提高大班教学的课堂效率,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课题。Kevin Verdin 研究的结论是:“班型大小与教学质量没有明显的联系,即:无论大班还是小班都可以进行有效的教学! 1. 大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1.1有利因素 首先由于参与人数多,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各种各样的课堂交流活动,小组活动,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设施和教育资源,而且有利于发挥团体作用,共同提高。其次,人数多,能形成“尖子群”,竞争力强,有利于形成学习动力,并推动学生间的互助学习。 1.2不利因素 首先,英语教学中心许多环节不易组织,在进行对话交流操练,短剧,情景表演等时,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参与其中,少部分学生在活动时,其它学生容易脱离课堂:走神,说闲话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同教室后排学生的接触存在困难;学生难以争取并赢得教师的关注。其次,人数众多使得操练难以到位。特别是对个别有困难或性格内向的学生而言,有照顾不周之感,这样更容易造成学生间的两极分化。 2. 提高课堂效率的依据和策略 2.1 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对我校初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在回答“喜欢英语的理由”中60%多的学生选择“课堂上分组活动有趣”和50%多以上的学生选择“课上有机会说英语”(可多选)。 游戏、竞赛、对话、表演是他们喜欢的课堂活动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点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多开发一些形式多样的课堂游戏,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说英语,有机会就放一些英语音视频,安排有趣的课堂内容使抽象内容形象化等等,在课堂上高效持久的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 2.2采用“合作学习”,提高参与度 英语学习是一个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章兼中教授在其专著《外语教育学》(1993)中指出: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学生之间和小组之间的交往尤其重要,更主要的是生生交往[4]。指导我们要以“合作学习”为主要课堂学习形式,并且我们在实施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的实施首先以若干学习小组为单位,并且确定具体角色和分工。第二,考虑小组成员的性别,能力,原有成绩,性格特征的互补和对能力提高的因素。第三,引入竞争机制使学生充分活动,杜绝“放羊”现象。 3. 大班课堂实施案例 《Go for it》 8B Unit 8 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 Section B课堂活动案例 本单元让学生学习如何赠送与接受礼物,我的教学策略就是第一让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接受这一节课,怎么才能有兴趣呢,本单元插图有各种礼品包括小动物,课本上提供了一个宠物商店(pet store),There art all kinds of pets , such as spiders cats dogs hamsters turtles snakes goldfish ....仅用图片就足以上一堂直观,形象的课,但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使学生更有兴趣,参与热情更高,我还通过上网查找了一些动物的图片并打印下来。其次在备课的环节上下功夫,准备了几个话题 动物的名称,外貌,生活在哪里,生活习惯,自己对动物的看法……等等,先说后写,由具体到抽象,由口头到书面,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词可写。我把全班分成了6人一组共11组,因为平时上课中规中矩,不打乱位置,现在一变,学生们都很兴奋,可以集中讨论问题,统一思想。合作学习的形式首先有了当然还得有竞争机制,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比,赶,超的学习气氛。我就在黑板上按照小组的位置分了几格,每回答对其它组问题,都可以得一分。最后得分最高的小组组员可以在班里的加分表里加分表扬,得分最低的小组要给大家唱一首英语歌。下午上课的时候,我按照自己的思路,逐步引导,课堂从一开始就在学生兴趣盎然的氛围中进行,有的学生在小组内阅读文章,有的提问题,有的找答案,有的做记录,有的抢着回答,合作模式基本达到目的。小组间的竞争更加热烈。下午上课的困乏状态轻易就给化解了。课后我反思,在课堂中,学生讨论兴趣深厚,小组活动让学生的交流热情得到释放,课上说英语的机会处处都有,内容有趣充实。学生利用有意和无意注意来在讨论和听讲思考中有张有弛的学习思考,从而达到了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4. 实践结论和经验总结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创新教学设计,坚持高效率的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大班教学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实践也告诉我们,只有在科学的教学策略指导下,大班课堂的效率才会最大化。 ■ [1] 侯渝生.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 David Hayes. Helping teachers to cope with large class[M]. ESL Journal, 1997. [3] 章兼中. 外语教育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