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如何搞好初中英语听力训练
范文

    王文芝

    【摘 要】 《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的听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听力培养也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听力是体现交际的重要手段。英语听说读写的的四项技能中,听力教学是外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要提高学生听力水平非一日之功。因此搞好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能力成了大多数英语教师的共识。

    【关键词】 听力教学 高效 训练 策略

    1. 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的策略

    1.1教师首先要丢掉急功近利的思想,从基础做起,切实注重语音教学

    语音问题在教学中不容忽视。要认真教好音标,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首先我们教师发音要准,严格要求学生用正确的语音,同时也要注意语调,同样的句子不同的语调也表达不一样的意思,所以学生要掌握语调。很多学生不论什么语境和语句都习惯降调,而不习惯升调,因此也给听力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其次在正确读的基础上,加大学生单词量教学,课堂上提高效率,采用学生喜欢的方法,少讲精讲,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选用和学生实际水平相符的材料进行训练。可通过英语演讲比赛,选拔记忆大王,英语听写等方式激励学生学语音,记单词。

    1.2 教师要改变教学习惯,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提高自身使用课堂语言能力,英语课上尽量使用英语

    汉语常常会干扰英语学习,在听力训练中干扰最大,这和我们大多数教师上课方式很有关系,很多教师习惯于把英语逐字逐句译成汉语来教学,上课不使用英语课堂用语,这样日复一日,学生也就形成了把英语对译成汉语来理解的习惯,这样在听的过程中,就影响了速度和记忆能力了。因为边听边译边理解是跟不上录音的速度的。我们要改变教学习惯,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提高自身使用课堂语言能力,英语课上尽量使用英语。这样也训练了学生的听力。

    1.3 指导学生应试技巧

    听力测试中,有些题目是根据一段对话或材料来回答问题,这类题目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做。但有些对话或材料要回答的问题不止一个,加上有时对话材料较长,有的学生听到最后就混乱了,这就要求学生在训练时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 把重要的或是易混的信息记下来,答题时就容易多了。听的过程中要把握 “what, who, which, when, where, why, how”,也就是七个“W”来听。遇到一两个生词不必过于纠结,只要能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便可得出答案,也能根据上下文内容去进行猜测。听力测试时一定要聚精会神,千万不要顾虑重重,这样势必影响自己能力的正常发挥。扎实的听力基本功是听力考试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条件,而良好的应试心理是正常发挥听力水平的有力保证。

    我们在指导学生应试时 要让学生知道,一般来说,听力问题根据材料内容按照先后顺序安排,往往根据选择项推知听音材料大致涉及什么内容、会出现哪些哪些人物、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这样便可争取主动,对即将听到的语篇做到心中有数,听起来就得心应手。还有绕过听力陷阱,如时间先后,如注意长短音,例如I have got fourteen dollars not forty dollars.要听清楚forty还是fourteen,注意读音相同的词,如see和sea,更要注意时间数量和地点上的陷阱。

    1.4 教师要借助于多媒体创设语言环境

    我们不像城市的学校有外教,有外国游人能直接对话,听他们的语音语调和表达方式,农村英语课堂是学生听英语的唯一场所。学生大都住宿在学校,为让学生多一点倾听英语的机会,多一点感受语言信息的刺激,我们要创设语言环境,借助于多媒体,多让学生听一些正宗的借助字幕又能听懂小电影和视频,来锻炼学生的听力。

    2. 学生在平时要采取的训练措施

    2.1要提高朗读能力

    这也是刺激听觉器官,引起语言中枢反射的最常用手段,通过大声朗读,用正确的的语调,正确的语音语调,可以加强我们对文章的领悟力,享受阅读的过程,好像自己到了英语国度,自豪感和兴趣感会增强,读的过程中也要聆听身边人的读音,及时互相纠正。听力考的是口头语言,口语提高了,听力也就自然而然上去了。

    2.2在课堂上鼓励用英语交流

    只求对方听懂,不求完美,只有交流才会使用英语,学英语的最好方法就是使用它。说得多了,听力也就好了。

    2.3多听一些英语歌曲,听一些英语视频资料

    把这些作为泛听材料,作为课外的辅助。专项练习听力题时,一定要先听,即使一下子听不懂,也不要忙于看文字材料,这时再听第二遍、第三遍,如果还是听不懂,再求助于文字材料。

    2.4掌握应试技巧

    考试时拿到试卷抓紧浏览题目,预测会出现什么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个别词和句没听清时,不要慌,抓紧时间集中精力听下面的。抓住有利时机快速记下有用信息诸如年、月、日、星期、钟点、年龄、人名和地点等,必要时,通过笔记即刻激起已有记忆,使音、义、形快速形成联系,从而对语篇作出正确的理解。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 黄远振. 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5: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