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问题导学教学法对小学生英语教学的培养研究
范文

    王旭娟

    【摘 要】 小学生英语教学需要实施必要的教育新举措,在众多的新型教学方式中,基于问题导学教学法,教师在评价过程中,除了口头评价之外,还要有一定的书面评价。让教学从“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本文主要是研究问题导学教学法,旨在为更好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做出理论贡献

    【关键词】 问题导学教学法 小学教育 英语教学

    1. 小学生英语教学的问题导学教学法的重要性

    1.1教学民主的需要

    教学要针对不同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因人施教,依托于“问题导学”这种教学模式,明确师生的职责定位,营造民主的课堂是落实好教学改革必须的教学氛围。信息时代的出现为英语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有利的影响,但是也将英语教育教学环境变得前所未有地复杂。

    1.2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需要

    但当前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们感到压抑。其中的原因就是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太少,学生觉得教师所讲脱离了自己的认知,学生不知说什么。课堂教学中没有“问题”可谈,就不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就没有探究学习的动力。

    2. 英语教学中“问题导学”模式的实施与研究

    2.1问题导学的操作程序

    问题导学要适应新时代和新课改,就必须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趣味性,增强教学效果,更好发展教育,教师需要重视自身责任和职能的转变,重视积极心理导向是关键。英语教育教学积极心理导向的实施应不断改学方法,有意识、循序渐进地引导和培养学生。

    2.1.1课前准备阶段

    教师的任务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导学案和教学设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预习本课内容,完成学案,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以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带着问题学习或者提出来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2.1.2课堂学习阶段

    ①新课引入:在该环节中,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②问题设置:问题设置是一节课的重点,此环节又包括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两个环节。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生成性的问题,并随时进行调整。设置的问题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即基础性问题(或概念性问题)方法性问题、提高性问题这样逐渐加深。

    ③问题探究:这个环节重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分为启发和探究两个方面。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分小组,同时做好引导。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探究问题,各小组成员首先进行分工,然后依据导学案及教学材料进行探究。

    ④问题解决:接着启发探究的环节,问题进而得到解决。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引导,让每个小组进行总结或展示,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讲解,注意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⑤问题归纳:总结归纳是对整节课甚至是整个单元做一知识的梳理,使得知识脉络清晰。由于这一步学生经常忽略,教师就要经常提醒学生前后知识点联系并归纳,使学生养成总结的习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脉络。

    ⑥评价环节:评价在整个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它没有要求在特定的阶段进行,教师要随时给学生以鼓励,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过程性评价。

    ⑦产生新问题:教学过程中,学生随时会发现新问题并提出,教师要根据问题对课堂环节进行调整,针对新的问题,要进行新一轮的合作探究。

    2.1.3课后提高阶段

    包括巩固提升这个环节,是本节内容的一个升华,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对新知识点的掌握起到促进作用。此环节设置的问题要具有典型性,能很好的映射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 基于问题导学教学法,教师在评价过程中,除了口头评价之外,还要有一定的书面评价。

    2.2问题导学法的实施策略

    从以上问题导学教学环节出发,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提出以下四点策略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2.2.1创设“问”的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想问

    对问题导学教学法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问题。但是直接把问题抛给学生,起不到积极的效果。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尤其是创设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中进步,为其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2.2.2从“问题解决”环节入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对学生而言,最简单的是解决问题,从问题导学教学法的实施环节来讲,问题解决这个环节最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当前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们感到压抑。其中的原因就是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太少,学生觉得教师所讲脱离了自己的认知,学生不知说什么。对于院校的培养来说,最好的因材施教办法,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细分人才的需求社会、细分学生的专业。根据不同的需求社会和专业设置相同和不同的课程,使得在细化的教学中,提升最重要的工作技能。

    2.2.3从“启发探究”环节入手,培养学生发现和提问能力

    学习和问题必不可分,能提出一些问题,尤其是高层次性的问题,可以促使人们不断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中没有“问题”可谈,就不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就没有探究学习的动力。通过调查,很多学生能提出一定的问题,但提出的问题大部分还是最简单的,发现的或创造性的问题就相对较少。具体的方法如下: ①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②营造宽松的提问氛围,创造自由的提问机会(教师鼓励学生质疑、不急于对学生的疑惑加以评说等)③训练学生的提问技巧(如一图多问、一问多答,用假设发问,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阶段提问等。

    在启发探究过程中,针对某一具体课例,操作环节如下:①对于该课题,指导学生就自己能想到的内容发问;②指导学生就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适当给以补充;③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入到教学内容中去。

    2.2.4从“评价方式”环节入手,培养学生质疑和创新意识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质疑和创新意识不足,过分依赖教师,缺乏自己的思想。这主要是由于评价方式单一,重知识标准化轻思维创新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就要求做到教学民主化。只有课堂民主,学生的思维才能得以解放,才能主动的学习化学知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也能体现,研究教学落实中如何体现民主性是很有必要的。依托于“问题导学”这种教学模式,明确师生的职责定位,营造民主的课堂是落实好教学改革必须的教学氛围。

    3. 结论

    没有良好的掌控能力,教学中很难做到收放自如,难以有效地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教学中势必走向两个极端:要么为了课堂教学的顺顺利利、完美的展开回到传统的模式之中;要么展开“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考试一塌糊涂”的开放式课堂。为实现上述目标,对现在的课堂组织形式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沈平. 问题导学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精读课堂中的运用[J]. 职业时空, 2007(24).

    [2] 徐建纲. 关于问题导学教学法机制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 现代企业教育, 2006(1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