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写长法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上的运用 |
范文 | 张苏 【摘 要】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和写作教学的的实际,本文将写长法引入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中进行实践,强化教师的资源介入,改变评价机制,以望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和语言学习兴趣,促进阶段学习的效率和整体水平。 【关键词】 写长法 高职校 英语教学 1. 研究要求与现状 高职教育是技术性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除具备特定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外,还应掌握相当的理论知识,兼备发展潜能和创新能力。英语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英语语言技能是高职生必备的重要技能之一,英语教学强调学生涉外业务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语言使用能力,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影响高职教育的整体质量。目前,高职生总体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不够,学习效率强差人意。在英语写作上,学生常常会出现不会写,怕写的问题,写出来的文章经常也是错误百出,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 研究理论依据 写长法,即通过鼓励学生不断把英语作文写长的方式来促进学生英语写作和总体语言水平的提高,是一项新的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方法。其理论依据是Swain 提出的可理解性输出假设。该理论认为学习者需要有锻炼发展正确运用英语语言和表达的机会,而通过写和说的产生性运用有助于学习者检验目的语句法结构和词语的使用,促使语言运用的自动化,有效地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在教材学习的基础上,应尝试通过有效的写作教学,帮助学生会写敢写能写,从而打开语言学习的通道,保证语言阶段学习的学习效率。 高中牛津教材以主题为单位,内容丰富,角度多样。教师可以在教材中挖掘材料,充分利用语言信息,促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社会客观事实产生联系,把语言的学习放在真实的环境中,在不断写长的输出中表达对事物的看法,在交流中改进对事物的认识,在传递思想的基础上运用语言,真正达到寓教于思,教学统一。 3. 研究过程 3.1 研究的对象及材料的介入 本研究过程的对象以本校三年级某班学生为主。而材料则以教材为本,写作任务的布置围绕牛津英语教材模块五三个单元的教材写作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写作任务。研究周期为一个学期。 写长法要求教师的写作任务具有可写性。在学生心中还未建立对该话题足够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识前,就让学生进行大幅的写作,势必对学生的实际写作造成极大困难。同时高职生语言基础薄弱,平时的语言输入相对较少,而成功的写作必须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语言认知和正确的语用表达。所以教师在前期布置任务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语言输出水平,就可能参考的词汇和句式上要加以介绍与强调,并充分深入该话题,多方面补充话题材料,努力使客观材料与学生的主观认识很好地联系起来,保证学生有话可说,并能进行有效输出。 3.2 评价体制的确立 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师评价机制,在写作任务评价上采用动态评价(Dynamic Assessment)方式。动态评价,又称学习潜能评价,是通过评价者和学生的互动,探索和发现学生潜在发展能力的评价方式(Lidz, 2003)。教师的任务是推动学生潜在能力发展,在教学与评价的过程中提供即时的和情境化的反馈,以促成学生预期的发展。在该评价体系下,学生以写作主体的身份参与评价过程,增强了其学习效果反馈的主动性,其对教学介入同时使学生实现认知结构的变化和能力的发展。在本次研究中,教师先把学生作文中具有典型性的错误与问题,以课件的形式展示,集体进行分析。学生根据教师提示,审查自己和学生文章中的问题,参与作文的批改。同时,教师把班中出现的较好的作品和语句来和学生分享,进行正确的语言输入,帮助学生寻找差距,培养其佳作意识。并根据写长法的要求,对字数也做了相应的要求和评价。 在评价结果上,打破传统的百分制或等级制,根据学生实际,结合写长法评价办法,从语言使用、论点表达、论据组织、结构安排四个方面进行细化,对作文进行分项打分。学生在课堂上第一次获得的分数由同伴打出,并应体现该四个方面的比值。本次研究中基本上采用的是“总分=50分语言(30分语言正确性,20分的高频词汇的使用和句式使用)+20分论点表达+20分论据组织+10分结构安排”的评分模式,由学生进行相互打分,帮助纠正语言错误,并划出表达优美的句子。最后上交教师再进行相应检查批改。 3.3 写作任务的布置 模块五第一单元为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 单元话题为青春期的友谊,教材的单元写作任务为给朋友写一封信,要求阐述个人友谊观,涉及到对友谊的感受、好朋友应具备的品质,介绍个人好友和使得友谊长久的因素。内容涵盖了整个单元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Word power 和Project的全部教学内容。由于话题较为熟悉,各方面材料充分,要谈论的方面较多,笔者规定的写作长度为200字,学生能够接受,总体完成情况良好。 第二单元为The environment,教材谈论到了环境保护,环境与经济,环境与人类。该主题对于具备一定分析处理信息能力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能激发他们对于该话题的观点表达。围绕教材,在教完Task之后,笔者在该单元所布置的写作任务是让学生介绍沙漠化问题,字数300字。 学生依靠书本材料和教师补充材料,上网搜集相关信息,最终以书面陈述解决方案形式完成了作业。大部分学生用到了fight desertification, turn into desert, drill for underground water等原本并不注意到的语言表达,对于skills building 3的观点陈述,学生也能灵活运用from my point of view, personally, I agree tha ...等句型,课堂交流活跃。 第三个写作任务为本单元的Project,要求学生写一篇中国与保护环境的文章,字数为350字。根据书上的帮助问题,学生结合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与Word power上课所谈论到的话题和课外补充材料,不少学生结合北京的沙尘暴天气,阐述了中国在环保上面的势在必行。 第三单元为Science and nature,教材主要谈论的是克隆技术。笔者应该单元skills building3 的教学要求,最后设置的写作任务是以科学家的身份写一封信给市长介绍这一技术,请求资金支持,字数要求为400字。有了书上正式书信的模本和话题积累,尽管这次写作涉及很多科学名词,但由于有想象空间,学生在把这项技术运用到什么方向上及结果进行了大胆推想,写作兴趣兴趣盎然,在讲评的时候大家兴致很高,对他人的想法很感兴趣,打分时在论点论据上格外注意。 4. 研究结果 4.1 写长法转变了学生学习模式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的自主学习作用直接影响着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及其效果。学生在写长的写作过程中,从材料信息的整理,到有压力的语言组织输出,再到课上的相互批阅打分,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参与性之高是任何其他外语写作教学方式所没有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还能有意识地积累教师和学生的语言和观点,以帮助自己完成最后的写作。信息由教师让记转变为学生自己要记,主动性大大增强。在一个学期的写长法训练中,学生强化了自我学习意识,学习模式由被动化为主动,行为变得积极有效,大大提高了自我认同感,学习兴趣也得以提高。 4.2 写长法的优势 以写促学,写长法帮助学生复习已学知识,加速外语知识的内化与习得,提高整体阅读表达水平。 大多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在日常学习中,又由于没有像高中生那样强密度的练习和复习,很多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了就忘,外语水平提高缓慢。写长法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语言学习中强化其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量。学生为了写多写长,必须积极调用相关语言知识,多角度地探讨问题,用更具体的语言描述场景,偷懒不得。在这过程中,已学知识不断得以重现,巩固和内化。“写长法”教学模式有效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已经存储和正在输入的信息,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积累句法知识,强化整体语篇能力,在有机磨合中加速语言形式的内化,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试验表明,英语表达如在写作中被自己使用过,那么被记住的概率则会显著增加。对于本教材要求掌握的重要词汇短语句式的记忆与运用及话题的理解上,学生明显好于以往,这就说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和对语篇材料中对文字的认识与理解。 5. 研究反思 5.1实践时间的局限性 高职院校周英语课时有限,在写作上加大比重和时间投入,势必挤占其他教学内容时间。因此,高职院校的写作频率应根据实际情况设为一个月左右一次,否则会增加学生压力,引起其反感,甚至导致整个教学秩序的混乱。在本次研究中,笔者有意识地在部分教学任务结束后布置小话题让学生以100字或120字的形式进行小写作,并在平时的课堂检查中初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整个单元的大写作中让学生结合单元所学,整合经过修改信息,进行正式的写作与检查,尽量减少最后的课堂占用时间。 本次研究历时一个学期。学生通过这次活动,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语言学习的信心,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在本次试验中,学生的写作任务为4篇,作文长度由200字增加到400字,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实属容易,而大学的英语专业学生最后能达到800甚至1000字左右,所以写长法的“长”是具有相对概念的,是针对高职平时写作字数而言的。 5.2 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鼓励学借用材料上的好词好句,帮助其语言表达。在初期的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较差或者偷懒,大段地引用书上及材料上的语言,出现凑字数的情况。针对该问题,笔者根据学生个人实际情况,语言基础弱学生的写作长度做了适度的缩减,降低要求,对有基础但爱偷懒的学生,要求他们的作文再次交上来后直接面批。后来笔者规定引用的语句不能超过总篇幅字数的30%。 本次研究表明,把写长法引入高职院校,因地制宜地与教材结合,与学生实际结合,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和阶段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时间短,内容较为简单,文体还不丰富,长期对学生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