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分组教学 |
范文 | 张庆华 【摘 ? 要】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分组教学由于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平台,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被广泛运用。本文着重围绕分组、人员要固定,竞争、合作要恰当,评价、奖励要合理,引导、联系要及时,总结、反思要深刻等五个方面对运用分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主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进行阐述。 【关键词】 小学英语 ? 分组教学 ? 相互合作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也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因此,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小学英语的重要性愈发突显。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分组教学由于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平台,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被广泛运用。下面本人就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分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谈谈自己的做法和认识。 1. 分组、人员要固定 1.1分组固定 分组教学中,座次的安排有两种形式:(1)围坐式。即课桌椅的摆放是小组围坐的形式,便于小组成员面对面展开讨论、会话、交流等,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2)全部面向讲桌的常规坐式,便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活动的开展。 1.2人员固定 分组教学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分组,分组后要相对固定,不可随意调换,相对固定的小组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稳定性和长远发展。 2. 竞争、合作要恰当 2.1 公平竞争 教师应将学生按成绩、习惯、性格等方面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按每一组成员的成绩或创新能力排序。每个组序号相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要相当。同样难度的题型,应按序号找相同能力的学生回答,以免出现小组间的不公平竞争。 2.2人人参与 教师要注意,在学习小组中按不同的教学阶段进行不同的分工。如在回忆已学的知识为新知识铺垫时,可让各组的学困生来唱主角,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优、中等生进行补充;在探索新知识过程中让优等生在组内讲解,带动其他学生;在作业订正中让中等生辅导学困生;在讲解、分析中让优等生介绍不同解法,带动中等生灵活解题,督促学困生及时改正,巩固新知识。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固定的学习小组中互为连动,达到不同层次学生互相促进,从而提高全班学生整体水平。在探究过程中,组长可让组员根据自己的认识,每人至少提一个问题并进行探讨找出答案。然后比一比哪组学生提出的问题更新颖,以便培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3. 评价、奖励要合理 3.1多方评价 分组教学中,教师应制定多方面的评价制度,促使学生明确任务,积极努力。如及时完成预习任务、教学活动中积极回答问题、学习进步明显、按时完成作业、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等,都应及时评价并计入小组得分,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学习成就感。如果用法得当,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刺激学生的强烈求知欲。 3.2及时奖励 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精神鼓励是必不可少的。小学生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因此,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适当的奖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事物的探索和兴趣。 4. 引导、练习要及时 4.1 全面引导 教师要重点指导培训学习组长,教会小组学习的步骤和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展开讨论。让小组的每个成员有表达意见的机会。教师在听取小组发言时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下一步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4.2 科学打分 各小组之间的分数教师要宏观控制,既要公平公正,又要合理调整,避免得分低的小组失去信心。 4.3 及时练习 分组练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是常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是一种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互助活动,是以各小组在达到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集体主义观念。小组练习将学生间的互助合作视为教学活动的动力源泉。小组练习不仅有合作也要有竞争,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效率。 5. 总结、反思要深刻 这是分组教学的收尾部分。在进行完一节课时,教师要认真分析课堂分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分组课堂教学中迸发出的火花和处理不当的地方,要有明确的反思记录,使自己的分组教学不断完善,教学艺术不断提升。 总之,分组教学模式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髓。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愉悦的课堂氛围,不仅促进了学生发展、也促进了教师发展,使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小学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4. [2] 李向东. 新课改下的小学英语教育创新研究[J]. 小学科学, 2011(0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