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范文

    侯立忠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目的之一是让学生“能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构建轻松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直以来教师追求的理想与目标。而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它是以最少的时间、用最简单的方式、最少的精力,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本文重点论述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 构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109-02

    一、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基本的教学原则

    北大钱志亮教授认为“绝大多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参与教学,并掌握规定教学内容的课堂”就是有效的课堂。很显然,有效不是高效,高效是有效的高境界。如何让有效有了更高一层的提升呢?那就是要让学生在一堂课内,更多的参与教学,更好更多的掌握教学内容,让教师的教学目标更好的更有效的实施。那么,如何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呢?我觉得首先要走出对高效课堂的认识误区。目前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更多的落实在使用多媒体,越多越好;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主越多、合作越多、探究越多,就是一节好课。认为用了多媒体就是高效;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高效。而事实情况是:多媒体的滥用让语文老师在多媒体上做尽了文章,而对文本的探索却忽略不问,本末倒置;甚至有的语文老师没有了多媒体就不会上课了。而自主合作探究的滥用让课堂往往成了超级市场,吵杂无效。高效课堂是针对传统课堂的“少、慢、差、费”而提出的“多、快、好、省”的新型课堂模式。高效课堂就是要更大的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达到课堂效果最佳状态。

    优质高效的课堂是每位一線教师的愿望,优质高效的课堂更是学生的期望,优质高效的课堂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实现这一主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起直接作用的无疑是智力,但能让智力更好的发挥作用的还有三种元素,一为非智力因素,二为元认知,三为强势智慧。教师应当着力促使学生点亮自己的三盏心灯,垒造自己的三座靠山,从而更好地生发智慧,达到“多学”而至“不教”。这应该是教师教与智慧之所在。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学生探索课文精髓的朋友和伙伴。这种教学模式确立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第一,摆正教师的地位。第二,正确解读文本。第三,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能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能把学生带到想象的世界中去,使想象丰富活跃起来,完成思考的全过程,实现知识的内化,使学生智力得到新的发展。第四,删除无效教学环节。第五,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二、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1)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课前预习学生要将文中出现的不能读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划出,通过查字典解决基本的字词问题,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章的社会时代背景及文体特点,整理成小卡片。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再深入到文本中,理解材料内容,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并对文章精华进行吸收、消化。找出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将产生的疑难问题做好整理,留待解决。

    2)设计精美导语,牢牢抓住学生。导语看似简单,却直接关系学生的兴趣。导语的设计,往往关系到全局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入情、移情,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体现民主方式,教师引导、师生交流、学生之间互相探讨、启发,在研究中学习,通过这种民主交往方式,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3)创设有效情境,提高课堂效率。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4)设置有效问题,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有效问题的设置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课中充分交流分享,学生将自己对课文的见解或学习心得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集体讨论。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学未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通过班级讨论解决,教师从中引导。针对文本内容及体裁的不同特点,还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来展现学生的成果。学生在自主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过程中自然地达成预设的目标,并且在交流中又会获得新的感悟,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5)注重生成细节,精讲点拨,点评升华。在精读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引导学生感悟――感悟课文的人物形象,感悟文本的语言,感悟蕴含的道理。对于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认识,需要循序渐进,从词语的品味,到课文的理解,到体会作者遣词的妙处,对课文的语言魅力,让学生从读中充分地揣摩。注重生成细节,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的理解、好奇、提问超出教师的预设,导致教师的“冷场”,使课堂出现僵持,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对此,教师应该顺势发展,就题论题,冷静判断,对有价值的,应改变预设,添加生成为预设,依托学生的生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生成性精彩课堂。

    6)反思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专业成长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技能要求,也是提升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成长舞台在课堂,而教学反思,是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游万霞.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打造快乐高效课堂[J].教育时空,2013.08.

    [2]贺本汉.用多样化教学情境打造高效语文课堂[J].现代阅读,2017.06.

    [3]黄玲.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语文月刊,2016.0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