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
范文

    曹玉超

    1.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

    一直以来,阅读教学效果不佳都是教师面临的困境。过于注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的低效成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在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环节的活动设置和实施不够合理,包括读前活动时间过长、读中活动安排复杂、读后活动设置不合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提出,成为提升学生阅读水平、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有力保障。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不同层次的英语学习活动,促进自身语言能力发展、文化意识增强、学习能力提高、思维品质提升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体而言,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基于语篇的学习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主要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篇的活动。迁移创新类活动主要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活动。

    2.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

    2.1语篇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Section B中的阅读文本,是一篇关于大熊猫的报道,属于人与自然主题,具有说明文的特征。本文主要介绍了饲养员林伟如何照顾四川成都研究基地的大熊猫,并探讨了大熊猫成为濒危动物的原因,总结了社会各界为保护大熊猫所做出的努力,以期唤醒人们爱护野生动物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1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通过搜寻具体信息,培养寻读能力。(2) 学生能够根据所概括、提炼的文章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2.3教学过程

    (1) 读前活动——围绕主题创设情境、铺垫语言

    教师带领学生观看成都研究基地大熊猫的视频,提问学生What do you know about pandas?

    [设计意图] 本活动属于学习理解类活动。教师围绕主题创设情境,用短视频来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导入到2a环节。

    (2) 读中活动

    a. 获取、梳理、整合信息

    活动一:教师展示10、12、300、2000四个数字,要求学生快速寻读2b文本,找出数字分别对应的内容,并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这些数字的含义。

    [设计意图] 本活动属于学习理解类活动。教师引领学生运用寻读策略直接搜寻数字,既有助于锻炼学生迅速获取表层信息的能力,也有助于发展其运用认知策略的能力。

    活动二:教师要求学生阅读2c的五个问题,写出简略回答。问题如下:

    What is Lin Weis job? What do the baby pandas have for breakfast? Why are pandas endangered? What does the education program in Chengdu do? Why are the scientists doing the research?

    [設计意图] 本活动属于学习理解类活动。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概括、梳理、整合,了解本文的框架结构。

    b. 实践与内化所获得的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

    活动一:学生细读Paragraph1-2,用文本中的语言完成下列填空,并进行角色扮演:记者采访饲养员林伟一天的工作和感受。

    The panda_______at the Chengdu Research Base are awake early in the morning to________the baby pandas. When the baby pandas see the keepers, they_______ to them with_______and some of the young pandas even_______their friends and? ? ? ? ?!Lin Wei_______pandas like theyre his own babies. He?_______,_______and_______them everyday. He thinks the pandas are so cute and lovely.

    [设计意图] 本活动属于应用实践类活动。学生依据所提炼的信息,运用文本中所学的语言表达方式,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描述饲养员一天的日常,通过语言实践活动,实现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内化。

    活动二:教师要求学生细读Paragraph3-4并完成两个思维导图,然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向同伴复述大熊猫是濒危动物的原因以及社会各界为保护大熊猫所做出的努力。

    [设计意图] 本活动属于应用实践类活动。思维导图的运用让学生实现了对信息的整合、内化与运用,在互相复述课文的过程中,增强了合作沟通能力。

    3. 读后活动

    (1)基于主题和内容进行分析与推测,表达个人观点

    教师提出问题What other ways do you think children can help to save the pandas?导入保护大熊猫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表述自己组内观点,然后教师组织全班进行讨论、分析,找出合理建议。

    [设计意图]本活动属于迁移创新类活动。本环节通过小组合作与全班讨论的形式,来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2)展开想象与创造,运用所学语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创设情境:你和组内同学共同策划一个宣传海报,号召大家保护像大熊猫一样的濒危动物,全班选出“最具号召力”海报。

    [设计意图]本活动属于迁移创新类活动。策划宣传海报的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迁移到真实生活情境中,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总之,核心素养的发展最终要落实到课堂活动中。英语教师要从学习活动观的视角审视自己的阅读教学设计,设置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语言与思维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实验中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0: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