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面向5G承载,SPN如何构建适应的切片网络
范文

    摘要:5G网络部署已经成为当前各个国家通信领域网站的大势所趋,这主要是因为5G网络本身所承载的商业、技术价值更高,作为国家战略部署也具有一定高度。因此本文中就简单探讨了面向5G承载的SPN切片网络构建基本理论与技术要点,证明5G网络建设的优越价值。

    关键词:5G承载需求;切片网络;高融合;技术标准体系

    在2019年的“5G光电核心技术论坛”上,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网络与IT技术研究所共同探讨了有关5G网络的承载需求建设问题,其中就谈到了5G针对带宽、时延、时间同步所提出的10倍甚至更高倍数的网络承载要求。为了满足这一网络承载要求,SPN切片分组网络新型技术体系应运而生。

    一、SPN切片分组网络新型技术体系的基本内涵与具体组成

    (一)基本内涵

    SPN切片分组网络新型技术体系是中国移动通信在所承载的3G/4G回传分组传送网络(PTN)技术的基础之上,专门面向5G网络平台与政企专线所构建的能够满足业务承载需求的专业化网络新型技术体系。作为新一代传送网络技术体系,它所提出的概念与技术架构更加功完善,关键技术内容更加丰富,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准技术体系,目前正处于落地应用阶段,拥有相当成熟的技术标准与产业发展优势。

    (二)具体组成

    SPN切片分组网络所采用的是ITU-T层网络模型,它以以太网技术作为基础,其中更引入应用到了基于66B码块的TDM交叉技术,基本實现了分组与TDM有效融合,将L0~L3多层网络功能融于一体,如此技术标准可满足5G大带宽、低时延以及超高精度网络切片等时间同步新技术需求,同时它也支持多业务功能综合承载。就SPN切片分组而言,它的技术架构中包含了多个层次,分别为SPL切片分组层、SCL切片通道层以及STL切片传送层,另外它还涵盖了时间同步功能模块以及SDN控制功能模块。

    就以SPL切片分组层为例,它其中所采用的是以太网技术基础,并引入了基于66B码块的TDM交叉技术,实现了基本分组与TDM分组有效融合,其中更融入了5G超高贷款、超低时延、超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内容。该切片分组层相比于传统MPLS隧道技术在中间节点维护隧道路径建设方面更加深入到位,能够建立端对端的OAM检测功能。总体来说,它所构建的是基于“管控一体化、集中为主、分布为辅”的SDN控制平台体系,其中主要通过SDN集中控制面建立业务动态能力优化体系,运用云化平台专门构建一套功能独立自主的SDN控制器,能够实现对数十万量级的网络节点控制,而在接口方面则采用到了BGP-LS技术,通过扩展SDN灵活业务创建协同机制,保证做到SDN控制平台管控融合一体[1]。

    二、SPN切片分组网络新型技术体系的技术产业链研究

    (一)SPN技术产业链构建

    SPN切片分组网络新型技术体系所构建的是一套完整的、高效率的、智能化的技术产业链,它在电层、SPN分组网络方面追求建立新型In-band OAM机制,并同时建设成立了随路、端端业务性能监测平台,它其中可针对单个节点展开业务检,在跨时延技术监测、SPN通道技术结合以及颗粒业务确定性时延方面追求更深层次发展,同时也强调运用SPN SE通道确定性低时延转发。换言之,SPN切片分组网络具有相对固定速率的通信通道,在简化TSN MAC处理模型与方案方面技术优势更明显,技术应用性能表现更突出。

    而在SPN光层网络,则主要面向5G与其它业务优化了带宽,并确保为传输网络各个层次建立了高速率光模块,希望基于此推动模块成熟发展,有效降低模块应用成本。详细讲,要通过SPN接入层联系行业领域中的50G或50G以上单纤双向体系,做到对SPN光层的成熟量产优化,并在SPN核心汇聚层结合应用场景建立彩光网络。目前国内运营商中国移动已经全面推出了50GE BiDi光模块,它实现了对5G承载网络标准的完善,并推出了相当成熟的SPN光层网络产品,同时也制定了行业技术标准。在该行业技术标准中,主要对中心波长、封装方式、功率预算、功效效率等核心技术标准进行分析,同时建立了5G PAM4器件与芯片光模块,它的性能指标相当良好,可保证不同企业平台之间实现SPN光层互通互联。

    (二)SPN部署条件形成

    目前基于5G商用网络承载的先行发展计划已经正式推出,SPN产品本身已经从概念、方案等等方面实现了自我突破,形成了从端到端的产业链构建,其中也对技术内容、测试验证领域深度协作进行了多维度创新。截止到2019年末,中国移动通信已经在全国的40个城市部署了5G网络,其中像北上广深在内的多个超一线、准一线城市还采用了新建SPN技术方式,全面实践了SPN网络大范围连续覆盖,而在其它城市则构建了PTN扩容承载装置,实施小范围网络覆盖,争取在2020年末实现国内城市的大规模SPN部署。可以说,目前的SPN网络规模部署已经成熟,它能够在ITU-T技术基础之上建立标准组织,在追求产业链合作建设过程中进一步推动设备模块有效完善,

    (三)SPN组成部分产业化

    中国移动通信在SPN组成部分产业化互通方面下足功夫,希望组织多个厂家展开互联互通测试过程,其目的就在于联合演示新技术,快速完成基于5G网络承载的SPN传输实验室测试,验证试验网站规模试点技术应用过程,展现5G网络承载的多项业务能力,例如业务连接能力、同步能力、切片能力、管控能能力等等。从结果层面看SPN设备在满足5G网络承载方面的有效作用,希望其满足核心指标要求,凸显规模商用能力。实际上,这也是对SPN组成部分的产业化优化调整,并体现其调整价值性[2]。

    总结:

    在当前,面向5G网络承载的切片网络构建过程已经实现,它其中大量运用到SPN标准,希望借此机会打通完整的5G传输产业链,为规模商用网络建设部署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也希望基于5G规模网络形成商用网络标准,结合SPN架构为未来国家网络产业发展铺平道路,将5G承载转化形成为全球主流技术。

    参考文献:

    [1]冒星星,丁宁.5G承载网演进思路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1):135-136.

    [2]王挺,辛向军.面向5G承载的城域PTN向SPN演进分析[J].信息通信,2020(2):202-205.

    作者简介:

    孙大禹(1976-3),男,汉族,黑龙江大庆人,通信与信息工程学士,任职于吉林吉大通信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有线传输。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