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采用以单元话题为依托的主题拓展阅读,实现英语学科德育目标的探析
范文

    刘瑞英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过于侧重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忽视了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2017年,笔者和教研组的教师们启动了以单元话题为依托、以德育点为主线的主题拓展阅读的研究,尝试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学科德育目标。经过三年研究,笔者和教研组的教师们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

    1. 问题提出——如何在英语课程中实现立德树人?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然而,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过于侧重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培训,忽视了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针对这一现状,2017年,笔者和教研组的教师们启动了“采用以单元话题为依托的主题拓展阅读,实现英语学科德育目标的研究”,尝试通过德育主题下英语阅读的方式,寻找一条既能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能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品格和道德素养的实施路径。

    2. 实践探究——让立德树人在英语课程中真实发生

    目前初中英语教材每单元的阅读语篇仅为一至两篇,比较零散,所以,依托单元话题,找准德育点,开展拓展阅读对于培养学生阅读素养,实现英语学科德育目标显得尤为重要。现将研究心得阐述如下:

    2.1 深挖教材,找准单元德育点

    程晓堂教授在《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一文中论述:“教师要善于走进教材,活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正是如此,笔者和教研组的教师“走进教材”,对教材进行了充分的挖掘与分析;“活用教材”,梳理出了三个年级每个单元的德育点,并契合德育点从海量文章中优选了合适的语篇与书目,开展系列化、螺旋式主题拓展阅读教学,将学科育人目标无声融入、无痕落地。下表以八年级下册为例:

    2.2 广泛阅读,找准学生接受点

    教师要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基础,选择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阅读材料,以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而放弃阅读;其次,教师要研究有效的教学设计,通过不同形式的任务和问题,在任务驱动中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发展思维品质,直至实现学科育人目标;最后,教师要将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推荐学生在课外多阅读与主题相关的材料,如《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阅读联播》《书虫》等书报,重在培养学生养成长期阅读、自主阅读的习惯。

    2.3 因势利导,找准学生体验点

    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用好德育点,通过开展主题阅读,增加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增长见闻,开阔视野。

    笔者在该项研究中对“找准学生体验点”有颇多切实的体验和感悟。例如:组织学生围绕八年级下册Unit 3的主题“是否应该干家务活”开展班级辩论赛;围绕Unit 2的主题“志愿工作、服务社会”,家委会组织学生在拓展阅读课之前去当地敬老院做义工,到周边社区做“环保小卫士”。在课内外的活动体验中,学生们实现了明理导行,先将学科德育目标内化于心,再外显于实际行动。

    3. 课例分析——感受立德树人目标的润物无声

    宏观构建与微观实施同样重要。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和教研组的教师精心打磨每一个课例,确保提升英语阅读素养和塑造道德素养等目标的达成更加精準与高效。现以八年级下册“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为例,呈现我们对课例的设计、分析与实施:

    3.1 依托单元话题确定德育目标

    八年级下册“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的话题是“chores”。哈佛大学教育者曾对400多名少年长期跟踪调查,得出结论:爱做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做家务的相比,长大后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平均收入高出20%。因此将本单元的德育目标设定为:鼓励学生多做家务,培养独立自主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感,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人。

    3.2 通过拓展阅读开展德育体验

    Task 1:

    (1) Show students pictures; let students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children and American children on doing chores at home.

    (2) Debate

    环节设计与分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先呈现中、美孩子做家务的照片创设情境,然后将学生分成正方、反方两个组,就“是否该做家务以及对成长的利与弊”进行辩论。设计意图在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一个全新情境下将本单元话题是否应该做家务进行重新组合、灵活运用,在真实语境下,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引发观点碰撞。

    Task 2: Read an article, and finish the tasks.

    (备注:完形填空选项略 )

    环节设计与分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提供了一则难度适中的语篇,并设计了完形填空练习。语篇大意:当我的房间需要收拾求助妈妈的时候,妈妈总是说:“孩子,自己做!”起先我认为我有一个懒惰的妈妈,但是伴随着成长,我懂得了妈妈对我的教育的深意。为了呼应这篇文章,在完成此任务后,笔者还提供了一个小短篇,大意是,一个刚刚升入高等学府的中国孩子,离开了妈妈的照顾无法适应独立的生活,陷入焦灼。结合两个短篇引导孩子思考:第一个故事里的妈妈真的懒惰吗?从两个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以此引导学生对自己已有行为进行深刻反思,并对“是否应该干家务活”形成正确认识。

    Task 3: Read the article and finish the reading report in your group.

    ARTICLE: If you dont clean up your floor, how can you clean up the world (备注:文章原文略)

    环节设计与分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选择了一篇从网络上收集到的、与该主题高度匹配的文章,这篇文章围绕“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娓娓道来,观点明确、论述清晰,对学生有较强的指导性。这则语篇生词较多,难度较大。课堂上要求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讨论,并撰写读书报告。设计意图是,在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指导的同时,为学生搭建思维支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升英语书面和口头表达技能,并通过“扫屋”到“扫天下”的层层论述进一步深化德育目标的达成。

    课例展示后,教研组的教师们召开了“课后会议”,就该项研究的诸多细节进行了智慧共建:

    (1) 分管领导赵校长:纵观这节课,暗含着两条线:知识线、德育线。无疑这是一条非常用心的知识线:以旧带新的辩论赛——中等难度的语篇阅读,读后完成完形填空和对话交流——较高难度的语篇阅读,读后撰写阅读报告。这条知识线的难度层层递进,从书本知识拓展到课外知识、从适中难度语篇过渡到较高难度语篇,练习形式多样。与知识线并行的德育线可谓用情。這节课的话题本身就是一个德育主题,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辩论赛正方、反方的阐述,“懒”妈妈、包办妈妈教育智慧的对比,“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论述,让学生们通过对比、思辨、论证等多种方式去认同这样一个观点:要想“扫天下”就要从“承担家务”开始。能够将知识目标与德育目标有机融合、并行达成,是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亮点所在,亦是我们该项研究的核心所在。

    (2) 集备组长高教师:刘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充分把握与研究,挖掘到了教材的育人价值。她以单元话题为依托,以德育点为主线,用心选取拓展语篇,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阅读的窗户,也是一扇心灵的窗户。在主题拓展阅读中深化学科德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研究组的教师持之以恒的坚守。

    此项研究已历时三年。三年里,笔者和教研组的教师们通过纵向深挖单元主题所蕴含的德育价值,横向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语篇与书目,然后纵横交织,在这个坐标系中划出了一道将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同步展现、教学目标与育人目标同步达标的完美弧线。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程晓堂. 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 北京: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02.

    (作者单位:青岛市李沧区初级实验中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7:3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