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关于加强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师范生培养的思考
范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地深化和推进,各级学校对于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所二本独立院校,在多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均设有师范生教育,如何利用自身资源和特色优势有效的培养合格的教师,提高二本独立师范院校师范生的就业和从业能力,推动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接下来,主要从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出发,来明确目前我院师范生教育培养的重点和方向,并提出有效的师范生培养途径,从而为师范生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

    【作者简介】张丽,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一、师范生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规定了培养人才的规格,反映了一个国家教育的质量标准和水平,在培养方案中至关重要。目前通过对于国内几所重点的师范院校对于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分析,了解到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师范生的培养提有着较高的要求,比如“培养优秀教师”“培养未来教育家”等,培养的目标各具特色。那么作为一所独立的二本院校,在基础上学生明显比一本、二本的学生要弱,根据地区差异教育资源差异性以及学生差异性等特点,那么我院在对师范生的教育和培养的目标上也应当适当的有所降低,其定位应该是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中小学教师。

    二、教学过程

    英语教育培养人才为四年的时间,在现有的培养体制下,学生要学习国家规定的“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少量的教育见习与实习”。

    1.课程结构。根据众多师范院校的课程结构设置可以发现,虽然各学校对于这类课程满意度不高,但是,大部分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应该是占总课程的1/3左右;通识教育课程应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时数占总课时的5%左右;专业课是学生的立身之本,课时数应占总课时的50%左右;院系选修课是促进个性发展的课程,也只是占总课时的8%左右;时间课一般安排8周左右的时间。

    2.教育内容。作为英语专业的师范生主要任务是完成相应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根据目前各师范类院校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一般师范生教育开设的专业课程大都在10门课左右,多的可达15门。完成这些专业基础教学需要花三年左右的时间。

    三、管理和评估制度

    由于师范生专业的特殊性,目前的师范生教育的管理始终是一个难题。根据各所师范类院校的管理和评估制度,一般都采取的是学分制管理方法,学生必须在一定的时间段完成自己的学院。学校评估主要是根据学分考量学生的方法。而学生获得学分的方法可以是笔试考试(及格就可以取得这门功课的学分)或实践考核(实习或见习)等多种方式来进行。

    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目前班级授课制是英语教育专业基本的授课模式。由于现在的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增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正在变为常态。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逐渐将教师由知识的主宰者变成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的合作者与参与者。

    五、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作为师范生专业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为“通识教育+专业理论教育+专业技能教育”。但由于生源质量下降、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学难于管理等方面原因,各师范类的院校采取各种方式来探究人才培养的模式。诸如:北京师范大学的 “4+2”模式,东北师范大学的 “3+0.5+0.5+2”的模式,江苏师范大学的“2.5+1.5模式”。当然,这些师范类的院校具有专业硕士的自主招生资格,通过延长人才培养模式的时间,从而实现师范生的有效培养。而很多的地方院校,比如独立学院没有研究生的招生资格,这种方式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客观及主观等各方面原因,很多高校在培养某方面的专业人才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可以通过合作办学的模式实现目标,并实施“四习”一体的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即“演习”(演练性学习活动)— “见习”(亲历教学现场观察性教学模式)— “实习”(亲自参与实践活动)——“研习”(反思实践的教学活动)为一体,带领学生由理论走向实践,获得丰富的实践感受,并将这种实践由感性转化为理性,从而使得师范生的培养教育精髓内化, 从而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教师。

    六、加强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的途径

    无论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目标,采用哪种人才培养模式,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职业技能的培养则应该占主要的地位。而职业技能的培养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技能的培养。接下来,主要从四个方面来介绍如何通过教学技能的培养,来提高师范生的职业技能。

    1. 强化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意识。作为对于师范生的培养,首先要强化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意识,通过加强师范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规范师范生的行为,从而改善师范生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从宏观上建立起对于师范教育技能的构架。同时,应考虑到师范生教育的特殊性,除了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原理之外,应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反复的实践练习,理论结合实际,使得师范生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熟悉教学规律。

    2.利用多种活动来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为了培养合格的师范生,则需要有意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的培养,包括教案撰写、课件制作、试讲等。那么,作为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需要,自主的安排各种教学技能培训的活动,比如:通过对某篇课文的分析,让每位师范生撰写1-2课时的教案,其内容应包含有标题、班级、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板书、教学过程、重要知识点补充、小结、作业等方面的内容;并在撰写好的教案的基础上,编制powerpoint课件,并通过试讲演练对于自己所写的教案的教学重难点、板书、教学方法和过程的设计等有较成熟的把握,通过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对教学技能进行操练,明白自己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不足,从而通过不断完善,来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

    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比如摄像机、电子计算机等为受训的师范生教学行为进行跟踪记录并通过分析来掌握学生教学技能掌握的情况。

    3.通过导师制来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为强化二本英語师范生的培养,可以通过导师制的模式,让学生入学就分配在职一线的教师负责指导他们讲课,在备课技能、设计课技能、阅读大纲技能、研究教材技能以及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技能等方面进行不定期的指导,这样作为师范生从入学开始就能获得专业指导,从而帮助师范生树立起正确的教学理念和练好教学技能的自信,使得他们从进入大学开始就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技能的观摩,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训练、观摩和教学示范中练就较强的教学技能,从而为未来的求职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指导教师本身和师范生的共同成长。

    4.以教育实习为依托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通过教育实习,学生可以不断地总结与反思,不断地学习,完善自身的教学技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益。同时,独立学院在对英语师范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学院统一进行培养模式和按照个人意愿进入学校培养的模式,充分把握实习和见习的契机,真正的发挥教学实习和见习在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方面的优势,从而把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工作落实到实处。

    作为师范生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的艰巨任务,高校师范生的培养应重视“实践”二字,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一些接触课堂、教学和实践的机会。作为师范生自身在平时的训练中,也要加强作为未来教师的基本素养的培养,如:师范生粉笔字的写作技能以及语言表达技能的培养;作为英语专业的师范生,则要注意逻辑思维能力、基本的语音语调以及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所以作为师范生只有掌握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的技能,并通过教学尝试等各种方式的锻炼,才能不断完善教学,提高教学技能,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明礼.从教师专业化发展视角谈英语师范生职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8).

    [2]邹为诚.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师的职前教育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9: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