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延续护理方案的研究 |
范文 | 高丽琼 何菊兰 黄婷 白红华 余昆山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延续护理方案对出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5月急诊科出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实施新制订的中医延续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患者,观察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生活质量及血压水平的变化,并调查患者服药依从性、满意度,追踪患者重返住院情况。结果 治疗组服药依从性为93.58%,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为70.51%,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患者满意度98%,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2%;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血压平稳,重返住院率低2.56%,对照组血压趋于平稳,重返住院率12.56%。结论 新制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延续护理方案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并稳定血压水平,降低重返住院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原发性;中医;延续护理;方案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10-0092-05 高血压诊断标准参考TNC-VI报告,未服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或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血压低于140/90 mmHg,但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延续性护理通常是指从医院延续至家庭的护理模式[1]。延续性护理可为慢性病患者提供综合性的住院和出院后护理,包括制定出院计划、转诊患者回归家庭或社区后的持续随访与指导,属于终生管理的范畴。目前,中医延续护理的研究[2~4]多集中于结肠炎、心脏病、脑卒中、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而对高血压患者中医延续性护理研究鲜见报道,且仅仅为中医护理技术单一的碎片化操作研究,缺乏系统化、完整性的方案研究。本科制定原發性高血压患者中医延续护理方案并进行实践,为社区高血压患者提供1种中医延续性护理模式,以期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次数。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玉溪市中医医院急诊科2019年1-5月出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纳入标准:① 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② 年龄≥18岁≤60岁;③ 意识清晰,语言沟通正常,知情同意本延续护理项目;④ 出院后居住在本市区内;⑤ 有家人或保姆长期一起生活。排除标准:① 伴有严重的心、肝、脑、肾、恶性肿瘤等疾病;② 精神病史、痴呆;③ 四肢活动完全障碍、长期卧床完全不能自理;④ 不配合研究的患者;⑤ 凡不符合纳入标准及诊断标准,无法进行评估或资料不全等影响判断者。 2 研究方法 2.1 制订方案 2.1.1 组建中医延续护理小组 中医延续护理小组共7名,1名副主任护师,1名省级专科护士,1名副主任中医师,3名中医护士,1名医疗研究生。中医师负责高血压患者的辨证分型和技术支持,中医护士和专科护士负责辨证施护及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宣教,医疗研究生负责量表的发放和数据分析,副主任护师负责对患者实施辨证评估、行为督导等。小组成员均接受延续护理、辨证施护和健康教育的培训,全部通过考核。 2.1.2 制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延续性护理方案 在查阅高血压病延续护理相关文献[5]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参考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6],初步制订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中医延续护理内容。对脑病科、心病科等5名专家进行涵询,并对6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预实验,最终形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延续护理方案,方案内容包括: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辨证施护方案、中医运动处方、情志护理和辨证施药指导。 2.1.2.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辨证施护方案 根据患者的主证(眩晕、头痛)、次证(心悸气短、呕吐痰涎)、舌苔和脉象等项目制订辨证施护方案:① 肾气亏虚证:辨证施膳:饮食宜富营养,如甲鱼,淡菜,银耳等,忌食煎炸炙烤及辛辣烟酒等。食疗方:黑芝麻、核桃肉捣烂加适当蜂蜜调服。辨证施治:眩晕耳鸣:耳穴贴压(神门、肝、肾、交感);腰膝酸软:穴位贴敷(气海、关元、涌泉)心悸气短:穴位按摩(内关、通里)。② 痰瘀互结证:辨证施膳:少食肥甘厚腻、生冷荤腥。素体肥胖者适当控制饮食,高血压患者饮食不宜过饱,急性发作呕吐剧烈者暂时禁食,呕吐停止后可给予半流饮食。食疗方:荷花粥、生姜枇杷叶粥等。辨证施治:眩晕头痛:穴位按摩(百会、风池、太阳、印堂);呕吐痰涎:穴位按摩(内关、合谷、足三里);耳鸣耳聋:耳穴贴压(神门、肝、肾、交感);肢体麻木:中药泡足(患肢)。③ 肝火亢盛证:辨证施膳:饮食以清淡为主,宜食山楂、淡菜、紫菜、芹菜等,禁食辛辣、油腻及过咸之品。辨证施治:眩晕头痛:穴位按摩(百会、风池、太阳、印堂);口干口苦:耳穴贴压(大肠、直肠、便秘点);便秘:穴位按摩(中脘、足三里)。④ 阴虚阳亢证:辨证施膳:饮食宜清淡和富于营养、低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芹菜、萝卜、海带、雪梨等,忌食辛辣烟酒、动物内脏等。食疗方:菊花泡水代茶饮。辨证施治:腰膝酸软:穴位贴敷(气海、关元、涌泉);心悸:穴位按摩(内关、通里、心俞、膻中;耳鸣失眠:耳穴贴压(心、交感、神门、枕)。 2.1.2.2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运动处方 根据患者的病情,在医师指导下适当选择舌操、降压操等进行功能锻炼,在眩晕缓解期,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眩晕康复操功能锻炼。出院后来医院活动时,由中医护士带领病友做眩晕康复操、舌操、降压操等运动。 2.1.2.3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情志护理 ① 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② 肝阳上亢情绪易激动者,讲明情绪激动对疾病的不良影响,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情绪控制;③ 眩晕较重,心烦焦虑者,指导患者安静休养,鼓励患者听舒缓音乐,分散心烦焦虑感;④ 与患者介绍疾病知识及治疗成功经验,增强信心,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⑤ 开展谈心活动,相互交流、同伴支持,帮助患者抒情解郁。 2.1.2.4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延续护理辨证施药指导 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 服药依从性指导:了解其出院后服药情况,并通过反复的强调、教育,使患者了解定时服药的重要性,养成定时服药的好习惯;② 药物健康知识的指导:针对患者对疾病和药物了解情况的个体差异,向其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强调疾病的危害性和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引起其思想上的重视。耐心讲解药物的相关知识,包括药物的名称、服用剂量和时间、作用、副作用等,强调不规则用药的危害性,强化患者对服药方案的认知;③ 中药与西药的服药时间应间隔1-2 h左右,肾气亏虚证中药宜温服,肝火亢盛证宜凉服。 2.2 实施方案 治疗组:实施上述制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延续护理方案 2.2.1 建群建案 在患者出院时中医护士负责建立微信群,搭建交流平台,同时拉入全部延续护理小组成员,为了方便管理,全部为实名制;并对出院患者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包括患者基本资料(姓名、年龄、诊断、住址、电话、血压)、高血压病证型、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辨证施护和中医延续护理服务评估表(包括高血压专科评估、中医四诊、中医辨证的病因、病位、病机,饮食、运动、情志情况等)。在群中开展健康教育,不定时推送有关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及药物知识,方便患者在群中及时获取知识。 2.2.2 开展活动 出院第1月,每周活动1次,定于每周三15:00开始,17:00结束。由中医护士在科室演示专科操作技能,如血压的测量及记录等;培训中医护理技能,如耳穴压豆、穴位按摩、穴位贴敷等;同时,带领患者做眩晕康复操、舌操、降压操等[7]运动;行辨证评估,根据评估证型调整中医护理方案,做好详细记录。出院第2月,每2周活动1次,定于每周三15:00开始,16:00结束。活动内容同第1月,对于领悟性差的患者重点辅导。第3-6月每月活动1次,重点是在辨证评估基础上,施行中医护理技术,并带领大家做眩晕康复操、舌操、降压操等。 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健康宣教,包括遵医嘱用药、饮食干预、良好生活习惯、运动指导等,并嘱患者每月来医院复查。在出院后进行电话随防,在电话中进行健康指导。 2.3 评价方法 2.3.1 服药依从性 出院6个月后,患者来门诊复诊,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的血压及服药依从性。依从性判断,采用何文静等[8]推荐的服药依从性评标准进行评价。患者出院后能够自行按时、按剂量服药并按时复诊为完全依从;患者有一半的时间能够自行服药,其他时间需经他人提醒或监督才可按时服药并按时复诊为部分依从;患者必须在家属监督和要求下方能勉强服药及复诊,或不能按照预约时间进行复诊为不依从。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 2.3.2 生活质量 2组患者采用健康调查问卷(SF-36)[9-10]:由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设计,广泛应用于普通人群的生存质量的测定、临床试验效果评价以及卫生行政政策评估。SF-36(中文版)由中山医科大学方积乾教授研发,已证实此量表对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11]。该量表有36个条目,主要从8个维度展开,即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一般健康情况、生理职能、精力、情感功能和身体疼痛情况。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2.3.3 血压水平 住院期间教会患者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患者出院后自行监测血压,做好记录,带回医院登记,录入电脑。每次来医院时,组内中医护士亲自为患者复测血压,并询问患者在家里血压情况,了解其血压控制状况,告知降压目的及目标水平。设专用血压记录本记录每日血压情况,于复诊时携带,以助于医生为其调整药物剂量。 2.3.4 患者满意度 对2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的护理满意度进行临床调查,调查问卷为院内根据临床护理规范和患者心理针对性制定的内容,其中包含服务、行为、语言、技术等共计10 个方面,每个方面下属10 个不同的项目类型,采用10 分制进行评价,并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将护理满意程度分为:① 非常满意;② 一般满意;③ 不满意;④ 非常不满意4个等级,总满意度=(①+②)/(①+②+③+④)×100%。 2.3.5 重返住院率 详细记录2组患者在出院6个月内重返医院住院情况,若在其它医院住院也要记录,但排除高血压病以外疾病的住院。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进行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用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定性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 见表1。 3.2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见表2。 3.3 2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 见表3。 3.4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见表4。 3.5 2组患者重返住院率比较,见表5。 4 讨论 4.1 中医延续护理方案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维持血压水平 由表1可知,对照组服药依从性70.51%,治疗组服药依从性93.58%,2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相关文献[12-14]报道一致。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常处于病情的急性期和缓解期,对自己的病情比较重视,且有护士和医生的指导和监督,服药依从性较高,但当患者出院后,由于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且缺少了医护的监督,多数患者会出现未按时、按量服药,甚至自行停药的情况。延续性护理干预是医院护理的延伸和拓展,其主要通過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与需求进行健康指导与监督,提高患者对疾病和药物重要性的认识等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因此,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于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十分重要。 有效的护理指导能稳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住院期间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出院时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但出院后因各种因素常导致患者血压不稳定。表3显示,经过详细周密的中医护理方案指导,治疗组患者的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2组患者前后血压波动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王家美等[15]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4.2 中医延续护理方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治疗组患者干预后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和精神健康7个维度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而躯体疼痛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如表2所示,提示中医延续护理方案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血压控制情况。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16-17]。由此,笔者认为延续护理将医院内护理延伸到了社区,是院内优质护理的一种拓展形式,该护理模式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科室和医院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同时,医护人员与高血压患者交流沟通的丰富,能够使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度以及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了解程度增加,进而为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提升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显示,干预后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0.00%,治疗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治疗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王力等[18]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4.3 中医延续护理方案能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重返住院率 由表5可知,治疗组重返住院率2.56%,对照组重返住院率12.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治疗组在研究小组的指导下,按时服用药物,及时调整降压药,血压控制平稳有关;另外,也与医护人员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证型给予情志调护方法,使患者情绪平稳,规律起居生活有关;亦与患者在方案的实施下,积极配合康复锻炼,坚持做眩晕康复操有关。这进一步提示中医延续护理方案可更为有效地控制患者血压,减少住院次数,从而降低患者的就医成本。这与吴林秀等[19]学者的研究是一致的。 5 小结 综上所述,中医延续护理方案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维持血压平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重返住院率,减少住院次数。但由于本研究期限短,样本量小,且未开展多中心的研究,存在局限性。故将来我们可增大样本量、延长研究期限,开展多中心合作,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以期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延续护理的开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Chen ZT,Lin C,Dai YT.The problems of family care giving among discharged patients in first month[J].Nurs Res,1999,7(5):423-434. [2]李希玲,张毅,赵春花.延续性中医护理干预对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9(4):478-480,483. [3]张丹,王芳,李敏,等.中医延续护理对提高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8):548-550. [4]陈峰英,陆云,黄圣雁,等.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延续护理方案的制订及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11):1356-1359. [5]吴雅晶,尹永田,陈莉军.高血压患者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16,16(6):828-831. [6]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1):1-44. [7]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M].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013. [8]何文静,贺艳,李淑珍.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2045-2046. [9]Madsen LB,Kirkegaard P,Pedersen EB.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SF-36)during telemonitoring of home biood pressur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a randomized,controlled study[J].Blood Press,2008,17(4):227-232. [10]Ogunlana MO,Adedokun B,Dairo MD,et al.Profile and predictor of heath-real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south-western Nigeria[J].BMC Cardiovasc Disord,2009(9):25.Blood Press,2008,17(4):227-232. [11]Yang Z,Liw,Tu X,et al.Validation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Chinese version of SF-36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coronary heart diseases,chronic gastritis and peptic ulcer[J].Int J Clin Pract,2012,66(10):991-998. [12]蔣晶红,穆丽婷.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天津护理,2017,25(5):413-414. [13]何文静,贺艳.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J].国际护理学杂志,20 1 3,32(9):2045-2046. [14]刘学红.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5):2860-2861. [15]王家美,王蓓.延续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与血压状况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5,15(5):40-42. [16]陈卫芳.护理延伸服务对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4):83. [17]付萍,徐慧春,林喜爱,等.高血压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8):546. [18]王力,胡兴茂,魏文志,等.高血压患者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与延续护理模式和中医健康教育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药,2018,40(11):1754-1756. [19]吴林秀,应燕萍,罗霰宇等.Triangle分层分级管理模型在高血压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18,40(1):104-10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