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在英语阅读课中培养思维能力 |
范文 | 【摘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要素组成。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教材中的阅读板块为例,通过以话题为主线,设计问题链、理解课文、表达任务等途径,讨论在阅读课中培养初中生思维品质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英语阅读;思维能力 【作者简介】冼雪玲(1978.08-),女,汉族,广东湛江人,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中学,初中英语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合作学习。 阅读是一种凭借思维来理解信息符号的心理过程。阅读的实质是思维。英语阅读教学通常包括预测、思考、找寻信息、理解意图和讨论等环节,这些环节都涉及思维过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有效地实施这些教学环节,阅读教学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然而,很多英语阅读课还不能真正称为英语的阅读,很多思维层次的训练只是停留在口号上。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仍局限于语言、词汇、语法知识的教授等,没有很好地依托语篇内容将其背后的意义传达给学生,没有关注到各个环节之间的程序以及螺旋上升的设计层次,没有帮助学生发展篇章整体思维能力。对于如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提出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概念,即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运用听说读写看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发展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学会学习。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提出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学习学科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教育部,201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教育发展战略性任务。《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標》;教育部,2012)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教师设计的活动应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课标》指出,阅读课要培养学生查找文章细节和主题、整合信息、理解文章逻辑关系、推断以及预测故事情节发展的能力。其中,查找细节、整合信息等技能属于逻辑性思维、推断、预测、质疑、释疑等技能属于批判性思维,在此基础上以口笔头表达解决问题方法的技能属于创造性思维。 英语阅读课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指导学生感知课文、整体把握;深度阅读、理解内涵;分享交流、迁移运用,用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培养思维能力的阅读教学实践 本文以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Go for It!)? Unit 7 Its raining! Section B 2a-2c 为例,讨论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设计问题链,设计相应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谈论在不同天气下的假期活动的阅读课,要求完成以下任务:描述三幅图;阅读两张明信片的内容;最后通过阅读获取细节信息完成表格。设计上要挖掘其深层次意义,通过天气的主题引领,谈论在不同的天气开展的活动,学会判断在合适的天气做合适的事情,表达活动的感受与心情,并且能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链进行思考,描述新的图片或者活动,写出描述自己活动的明信片,从而达到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目的。 2.学生分析。这节课是笔者参加广东省走进乡村活动的一节送教课,异地教学。山区学校的孩子淳朴认真,对英语学习有好奇心。由于缺乏运用语言的条件及环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弱,英语学习更多地停留在对字词句篇的记忆和理解上,还未形成内化运用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搭建足够稳固的脚手架,激发兴趣,树立信心,以达到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对教情学情的分析,考虑通过复习引入,描述图片,阅读文章,解决问题,以读促说,具体如下: (1)运用本单元已学的词汇、句型描述图片及活动。 (2)根据问题链,通过跳读、训读等策略理解文章内容,疏通文章脉络,然后回答问题并描述图片,训练逻辑思维。 (3)判断在不同天气中开展的活动,开展有意义的假期活动,增进与家人、朋友的情感,用英语记录生活中的美好时刻。 三、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 up. 1.Free talk. T: Hello, boys and girls! Nice to meet you!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hese days? Ss: Rainy, cloudy, windy… T: Yes, yesterday it rained hard, I got all wet!(配以动作). Do you like this kind of weather? S: No, I dont! T: Why? S: Its wet. I cant go out to play. (教师需要作引导,学生才能回答。) 2.Get the students to know what to learn in the class. 向学生展示学习目标,让其明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期间正下雨,巧妙选取了谈论天气的话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本单元学习的部分内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分析雨天的活动局限,表达自己在这种天气里的活动以及自己的情感态度。紧接着揭示本课的学习目标,自然而然地进入主题。 Step 2: Leading-in 1.Revision:Talk about the pictures. : Hows the weather? What are they doing? (1)Its sunny. The boy is playing the guitar. (2)Its rainy. The girl is writing a letter. (3)Its cold. The girl is skating on a river. 2.Revision:Brain storm;Students work in groups to review the weather they have learnt and talk about the activities they do in different kind of weather. 3.Talk about the pictures. What are these people do on a rainy day? Its raining outside, many people stay at home, Mrs Green is... Kate is … Jane is … Rick is…? They are having a good time.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头脑风暴帮助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过的关于天气的词汇,为阅读做好铺垫。谈论在相应的天气条件下开展的活动,与现实生活联系,判断活动开展所需要的天气条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谈论雨天一家人的活动,使学生形成篇章意识。 Step 3: Pre-reading:Learn to describe the pictures . 1.Look at Picture1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Then fill in the blanks. 1.Hows the weather? 2.Where is the girl ? 3.What is she doing? 4.How does she feel? Su Lin is having a great time visiting her aunt in Canada. Its afternoon, she is ____ and _____. Its ____ and ___.She thinks its very ____ there. 2.Look at Picture1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Then fill in the blanks. 1.Hows the weather? 2.Where is the boy? 3.What is he doing? 4.How does he feel? I am _______ in Europe. My family and I are on a vacation_______.The weather here is ______, just right for _______.I feel very _____. 設计意图: 围绕天气设计问题链,谈论两幅图片,描述两幅图片中人物的活动,表达人物心情,让学生建立起描述图片、事件的思维。 Step 4: While-reading. 1. Read the Postcard 1 and 2, answer the questions. This postcard is from ______ to _______. Hows the weather? Where is …? ? What is … doing? How does …feel? 2.With the help of these questions. Tell something about Sun Lins and Daves holiday. 设计意图:学习明信片的写作格式。根据老师设计的问题链,理解文章,分析文章结构。根据问题的答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两位学生的在哪里、天气情况、活动情况及情感表达,领会其内涵,以及强化学生对事件描述的逻辑性以及条理性。 Step 5: Post-reading. Tell Sun Lin and Dave about your vacation. Dear ___________, Hows your summer vacation going? I am havi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ll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以读促说。运用本节课学习到的描述天气、事情、心情的方法,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假期。教师可用问题链再搭建脚手架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训练。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在此可进行创新性表达,运用四个问题链,对更多活动开展描述,训练其创新思维。 Step 6: Homework. Finish writing the postcard to Sun Lin or Dave. 设计意图:以读促写,完成明明信片的写作,巩固今天本课学习内容。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容量较大,对学生的口头表达、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课后反思该课设计与课堂教学突出了以下三点内容。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本节课设计上选材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注重了环境和内容的真实性,让学生有话可说。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根据学生的反馈对学生进行鼓励、引导,使学生能够大胆地投入课堂学习,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整合听说读写看活动。在阅读教学中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以及调整,使之为教学目标服务,建立了各个步骤间的紧密联系。融合了听说读写看的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中运用语言,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索中形成能力的提升。 关注学生能力发展。本节课依托主题引领,通过设计问题链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融合起来,让学生在读懂图片的基础上理解、熟悉文本,培养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以及创新思维的进行表达与评价的能力。 五、结语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更新观念,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从学科育人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深刻理解文本,解释其背后的人文价值。根据文本内容创设真实的语境、听说读写看等任务,为学生创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及平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Go for It!)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4]温爱英,杜颖妮.核心素养理念下的七年级英语阅读课——以GO for It!七年级下册Unit 7 Its Raining !Section B 2a-2c为例[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56-5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