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外合作办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培育
范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地不断推进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间的交流往来日益增多,中国急需要既能够熟悉外来语言文化又能够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处理涉外文化事务的交际人才,中外合作办学就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教育新模式,并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社会急需人才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学校、教师、学生等三个大的方面分析论述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培养对策。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交际;交际能力;有效培育

    【作者简介】杨波(1975.02-),女,汉族,河南南阳人,嘉应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前言

    跨文化交际的兴起源自于当前科技大规模改造人类社会下产生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区域一体化、文化交流增多下的多元文化等巨大变革,是实现各自国家、不同利益组织群体、个人更好发展地必然选择,是进一步消除误解,更深入的了解彼此文化习俗,习惯语用情景等的一个概述总称,是作为非母语或第二语言的交际能力,包涵了丰富的语言知识以及言语技能的语言能力,能够识别所学语言文化特有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的语用能力以及在行为能力方面的交际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等多方面能力集合。进行中外合作办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培育专题研究,提高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水平和办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外合作办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教师能力的大小往往决定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水平,其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重视态度上,缺乏能力培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由于教师传统外语教学观念根深蒂固,以及老教师、形式主义甚至是自身职业道德素养不高导致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目标重视程度不够。

    第二,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模式落后,首先体现在教师观念较为传统,依然停留在分数教育、结果教育以及考试教育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思维中,对于学生的语言教学强调语言知识传授,忽视跨文化交际教学,重视阅读、忽视听力,亦或是听说读写译模块化教学较为分散,哑巴英语现象极为普遍。其次体现在教师跨文化交际教学方式上较为单一,说教式讲授型依然是最广泛的授课主导形式,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课堂教学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和落实,与此同时教学方式的单向信息传导方式也使得课堂气氛不活跃,导致学生参与热情不高,极大地影响了学习不优秀的学生学习语言的动力、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体现不出教育公平。再者,教学内容脱离文化背景,或者说跨文化交际的语境不存在与教学内容考虑范围之内,只单纯的讲授知识语法、单词、阅读技巧等,而文化语境,情景教学略显奢侈。

    第三,教师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一方面体现在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问题。教师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和能力不足是造成教师实际教学困扰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也是当前中外合作办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效培育的突出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体现为教师人才的数量和现实缺口上。很多中外合作办学中聘请的外语教师并没有专业的跨文化交际教学理论和实践背景,而且外籍教师的引入大多集中在专业英语等方面,很少涉及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标等内容。

    2.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薄弱。受到传统英语教育以及跨文化交际环境欠缺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当前中外合作办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非常薄弱,思想状态还尚未达到入门的要求,没有被唤醒。与此同时,在大学英语或者其他非汉语语言的学习中普遍存在着动机不纯的问题,大多数参与校园相关文化活动不是出于社团或者导师要求,就是出于学分累积的现实需要,很少有学生自觉自愿参与到跨文化实践活动中来。

    第二,学生跨文化交际认知不足以及实际能力欠缺的问题。首先来说,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知识认知不足,根据有关调查数据统计,有超过80%的学生对于涉及到国家地区的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相关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掌握上仅仅停留在普通的水平层次上,这无疑给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外语能力培养带来了不小的困难。究其缘由,与学生语言学习观念以及学习策略有着很大的关联,而学生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接触的学校课程设置以及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

    第三,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存在问题,表现为实际交际情境下交际缺乏技巧性、灵活性,很显然这与锻炼文化交际能力的环境建设不足,不提倡,不重视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涉及到实际交际的文明礼仪、聚餐、娱乐等交际用语,而学生学习教学活动中很少从实际交际出发,探讨这些交际的训练内容、课程内容等极为有限,语言交际起来极为僵硬缺乏灵活性、灵魂等。由于这些因素影响很容易让学生在国外高校学习初期产生不必要的跨文化交际失误问题,由于自身与周围人们交流的巨大烦恼,很容易让心理承受能力不高的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不利于学生进一步的国外求学乃至于今后工作发展。

    3.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现阶段我国高校非母语语言教学来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认识程度得到了提升,很多高校已经着手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素养外语教学改革,对学生强化外语学习认知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宣传教育。但是依然成效不高,从学校角度来说,外语教学环境或者说整个学校跨文化交际环境建设不足,特别是隐形课程资源建设不足。此外在显性的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建设及其配套现代化教学设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4.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学术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来说是关于跨文化交际的学术研究并不多见,具有实践指导价值或者理论成果突破的学术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很多省级相关科研项目缺乏实践指导意义,浪费了国家课题经费资源。其次来说,传统语言理论研究指导下建立的根深蒂固的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教学方法,重视语言形式分析,忽视语言功用分析和使用中语言研究是语言教学研究导向的错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是应用语言学的重要概念和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学专家和學者就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达成了共识,因此我们极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专题讨论和研究实践。

    二、中外合作办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培养对策

    1.加强思想重视,加快跨文化交际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无论是从哪个主体对象角度来讲而言,都要加强思想重视程度,认识到传统的语言教学必然没有未来可言。这不仅仅需要一线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学校高层的持续支持和重视。从学校层面来说,要着手布置有学校优秀教师团队组织组成的跨文化交际课程,进行外语语言课程体系改革,把相关的跨文化交际课程科学论证基础上纳入专业培养的课程体系,并依据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进行教学目标规划,探索多专业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方案,完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在此基础上,加强与企业、国外合作院校的合作深度,并积极借鉴其先进的教学模式,提高学校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此同时,加快校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隐形课程资源建设,特别是对于学校外语网络资源开发、构建与国外大学的远程教学资源学习互动平台。

    2.建设一支高素养专业化的教师人才队伍。构建一支高素养专业化完备的教师人才队伍是应用当前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师资源紧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滞后问题的必然选择。

    第一,高校教师要做到思想重视,以更加积极务实的姿态更新观念,更新所识,不断了解和适应跨文化交际能力核心素养的外语教学认知和要求,以更高的水平完成学校教育培训、能力考核等要求任务,并积极争取中外合作办学外出学习深造和教学时间的机会。

    第二,改进教学方法,推出以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把课堂还给学生,开展翻转课堂、项目合作、情景交际等方法的实践,注重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策略能力等的培养,可以适当地在教学过程中添加有关西方社会风土人情的介绍,可以就中西文化差异进行课堂探讨,举办文化差异的讲座、写作研究等,还可以借助国外电影、互联网平台等进行具体的文化知识教学。

    3.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学习策略。针对高校大学生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际问题,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知教育、能力培养以及自我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改进。具体来说,

    第一,分层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要继续从学校相关跨文化交际相关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宣传教育,这对于具有语言学习要求或者有目标的学生群体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没有语言学习兴趣、意愿或者动机的学生也应该从班级参与的角度,举办大学英语文化知识竞赛、参与到跨文化交际讲座或者网络平台教育中来,从点滴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外语学习观念。

    第二,重视学生自我语言学习能力策略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来说会产生终身的影响。比如学生可以利用记忆策略来有效地识别外语文化知识和语用规则,还比如学生可以通过注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以及社交策略等其他学习策略来增强自身跨文化意识,不断深化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三,积极参与到跨文化交际的范畴中来,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对于外出留学等有外语学习意愿和要求的学生来说,除了在课堂上认真学习教師所教授的语言知识和应用能力交际技巧外,还应该积极参与到课余活动中去,明确自身外语学习的缺陷、环境的缺陷,并创造条件改变这种局面,比如参与有专业教师指导,有外国留学生等参与的社会活动中去,有意识地加强对留学国家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等等。此外,要充分利用当前丰富的互联网教育资源,弥补现实缺陷,通过网络虚拟平台拓展交际视野、探明文化语用规则,更好地为自己留学和未来工作服务。

    三、结语

    本文重点论述了中外合作办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应的解决对策。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重要意义,可以谈到一带一路下的文明冲突解决以及文明融合互鉴发展之路,可以谈到当前中美贸易战争的根本在于教育,都特别强调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应用上。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新模式,目的在于引入国外大学先进的办学经验理念模式促进我国大学教育的发展,我们要积极利用好中外合作办学这种中外教育文化交流发展的有用模式,通过对问题的总结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深入研究和认识来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乃至于我国外语语言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孙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外语教学[J].长春大学学报,2018,28(02):117-119+124.

    [2]解媛媛,范莹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05):132-134.

    [3]杨坚.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11):77-79.

    [4]曹霞.中外合作办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价值工程, 2011,30(22):9-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6: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