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搭建支架,帮助高中生写好应用文 |
范文 | 【摘要】应用文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考查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当前的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中,学生由于语言基础不扎实,缺乏写作策略,写作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解决此问题,笔者尝试采用支架教学法,将复杂的写作分解为一个个任务,点燃学生的写作兴趣,驱动学生体验多样活动,积累语言知识,写作方法,提升写作质量。在本文中,笔者将从导入情境、搭建支架、尝试写作、共享成果和独立写作五方面入手,就如何搭建支架,帮助学生写好应用文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支架教学;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周亚玲,新疆巴州和静县高级中学。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即教师在组织写作教学活动的时候,要着力引导学生运用标题、图表等传递信息,选择适宜的词汇、语篇结构等表情达意。与此同时,英语高考也将写作作为检验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的标准。英语高考对书面表达表达的考查以应用文为主。但是,当前大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在组织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时候,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致使学生语言基础不扎实,缺乏写作策略,写作能力不强。随着课改和新高考对应用文写作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对应用文写作给予了关注,且将研究视角投向支架理论,尝试为学生搭建支架。所谓支架教学,是在组织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时候,教师立足学生现有的应用文写作水平,和应用文写作任务,为学生搭建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支架”,使学生在“支架”的辅助下,进一步地积累语言知识,掌握应用文写作方法,提升应用文写作能力。那么,我们要如何在應用文写作教学实施过程中搭建支架呢? 一、导入情境,激发兴趣 语言是以具体的场景为载体的。无论是习得语言,还是应用语言,都需要具体的场景。传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之所以不尽如人意,是因为大部分教师机械地向学生展现写作任务。学生在获取了写作任务之后,坐在座位上,空想写作内容。高中生本就英语储备不足,写作能力不强,在空想的情况下,很难建构写作素材和写作结构。同时,不少学生在如此教学活动体验中,很容易失去写作兴趣。对此,为了使学生进入到积极的应用文写作状态中,高效地完成应用文写作任务,笔者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初,首先会立足所要书写的内容,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驱动学生联想相关的语言素材,做好写作准备。 以书信为例,这是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的一种常见形式。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为了使学生有效地书写活动通知,笔者首先联系写作主题,为学生创设了如此情境:假如你是李红,告诉自己的笔友Danne,自己的叔叔李明要到他所在的城市开会,带去了他想要的山水画,同时询问他是否有时间接机。如此情境的创设,不仅将写作任务展现给了学生,还使学生感同身受,便于在书写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在创设了情境之后,为了使学生顺利地写作,笔者还将后的通知的形式、语言特征等展现给学生们,驱动学生以小组为形式,合作讨论,活动通知的写作要点,从而初步建构活动通知写作认知。 二、搭建支架,理清思路 应用文写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活动。在参与此项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建构语言知识,还要理清写作思路。在传统的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在向学生展示了写作主题之后,直接要求学生书写,而忽视了学生语言储备不足、思路不清晰等情况,导致部分学生绞尽脑汁也写不出任何东西,白白浪费课堂时间。为了解决此问题,在教学之初创设情境之后,笔者会围绕写作主题,引导学生搭建写作支架,辅助学生建构语言知识,建立清晰的写作结构。 仍以上文的书信为例,在创设了情境之后,笔者具体介绍其他的写作任务,如“李明高个子,戴着眼镜”“李明乘坐的航班是CA985”“李明所乘坐航班的达到时间是8月6日上午11:30”。在展现了具体信息之后,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形式,调动其已有的知识储备,合作讨论,写通知的常用套语。通过合作交流,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提出了诸多的套用语,如Dear,Im writting to tell you that…… 如此,学生自然而然地积累了语言素材。接着,向学生提出问题:“根据写作要求,你们觉得在这封信要涉及哪些内容呢?”在如此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继续对写作主题进行思考和讨论。不少学生提到在书信中要涉及的人物的外貌、航班时间等。通过一次次的讨论,学生不仅可以储备语言知识,还可以理清此次写作的思路,便于完成写作任务。 三、尝试写作,建构初稿 在体验情境,经历搭建支架之后,大部分学生对书写任务有了感性的认知,接下来则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自主写作的机会,使学生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下,初步完成文章,从而实现对所建构知识的灵活应用。在传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实施过程中,尽管部分教师也会引导学生自主写作,但是,其所采取的方式是模仿模板,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建构,致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受限,同时无法有效地完成写作任务。为了使学生有效地建构初稿,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一般会继续引导学生梳理写作内容,明确写作思路。 比如,在引导学生储备了语言知识之后,笔者会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建构写作思路和结构。具体地,笔者在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时候,要求他们将写信的格式作为二级框架,将写作内容作为三级框架,分析如何写信,并掌握写信的格式,建构出文本骨架,接着分析主要内容。如,首先要写什么,其次表达表达这些内容。在这样的分析中,学生不仅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还可以建构对应用文写作的准确认知。在学生建立了思维导图之后,我鼓励他们就此展开写作。 四、共享成果,查漏补缺 高中生尽管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习了英语,积累了写作经验。但是应用文写作能力并不尽如人意。在写作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如词汇错误、语法错误等。在应用支架教学法的过程中,就算教师创设了情境,搭建了支架,学生获取了写作素材和写作思路,但是在自主建构文本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同样的问题。甚至一些英语学困生,无法有效地组建篇章。课堂教学是师生进行互动的过程。在学生完成初稿之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共享成果的过程中,找出各自的不足或优势,从而扬长补短,查漏补缺。基于此,笔者在学生自主建构初稿之后,会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互相交流。 为了提升学生互相交流的效果,笔者一般会提出明确的互动要求。如,交换各自的文章,检查各自文章是否存在错误的词汇、语法等,提出修改意见;检查各自的文章在语言建构方面存在的问题,辨析是否存在词不达意的错误,就此提出修改意见……如此明确的要求,不仅为学生的自主检查指明了方向,还使学生在互相检查中,发现各自的不足,提出修改意见,便于完善作文,进而提升作文质量。 五、独立写作,效果点评 经过建构素材,理清写作思路,完成初稿和合作交流这一系列活动之后,学生所书写的文章初具模型。尤其经过小组成员的互相点评,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书写不足。对此,笔者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引导学生根据小组成员给出的意见,修改自己的文章,从而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教学评价是贯穿于支架教学始终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评价,帮助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同时还要对学生独立完成的作文进行点评,从而使学生在继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的过程中,进而提升写作水平。 在学生独立完成写作任务之后,笔者会回收学生的作文,一一批改。在批改的过程中,一般采用不同的图形形式将出现的词汇、语法错误等勾画出来,重点展现学生的写作亮点,对其给予肯定。在批改作文之后,在课堂上,笔者重点讲授学生共同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支架教学经验,自主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进一步地查漏补缺,积累应用文写作经验。与此同时,笔者还在班级中展示优秀作品,对学生给予表扬。如此评价,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地增强应用文写作认知,提高应用文写作质量,还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应用文写作自信心,为提升应用文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组织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灵活地应用支架教学法,联系写作主题,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搭建写作支架,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理清写作思路;指导学生完成初稿,体验应用文写作;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查漏补缺,从而完成文章,使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积累写作经验,提升写作能力,以此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晓琪.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上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