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教学对“学困生”的情感教育 |
范文 | 何水娣 【摘要】语文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一门语言艺术。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增长见闻”,更在于“陶冶情操,内化心灵”,即在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同时,强化情感教育,并不断健全学生人格。本文笔者以小学语文对研究对象,从“学困生”的角度分析了情感教育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情感教育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每个学生都渴望被爱,尤其是学困生对这一需要更加强烈。学困生是每个班级的问题,而且是教师必须面对的角色。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困生”都被理解为顽石,因此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而实际上只要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情景并配以合适的指导,他们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一、注重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 教师的情感推动着教学的发展,每个学生的成长经验不同在学习上的表现也会有所差异。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必然存在的,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尤其是对学困生更要多一份爱心,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而不是当一种负担去执行。笔者所在班级,有几个学生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而且不敢提出问题,为此笔者经常鼓舞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可以做到。课后还为学生进行个别的指导,只要学生取得一点进步,我就会为他们点赞。 二、在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 以“情”育人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都有这样的深刻体会:学生欢乐的情绪会让他们思维活跃、表现积极,反之消极的情绪会抑制他们的语文学习。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去体会、去发现,感受到“心”的教育。 1.以景入情,真切感受 笔者听了一节“威尼斯的小艇”语文公开课,上课教师根据学生没有到过威尼斯,没有真正见过小艇这一教学实际,在课上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为学生动画演示文中所出示的小艇,逼真的畫面让学生感受到威尼斯这座城市魅力和作者细致的观察、描绘。后来笔者又为同学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城市的图片,让学生在欣赏中深刻感悟文中语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引导学生主动感受、体验课程 例如在学习《怀念母亲》这节内容的时候,课上开始,教师提问:通过课前预习,大家了解到了什么?从学生汇报的成果为切入点,不仅给了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学生所感、所获虽然有所不同,但是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3.欣赏学生的情感告白 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产生了情感,就会不断迸发生命活力。而教师要耐心倾听、专注对待学生的独特见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探究和交流。例如,在教学《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的时候,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对话情景:听了这一老一小的对话,你们想对苗苗说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将情感更好地融于教学中,才能彰显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在语文新课程推行的今天,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困生去主动的学习,并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在不断地实践中提升自身能力,进而提升学困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田高涛.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浅谈[J].吉林教育,2017. [2]张铨.关于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对策分析[J].情感读本旬刊,201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