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的训练 |
范文 | 林丽莉 摘 要: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对学生节奏感进行培养,可使学生尽快融入音乐作品,发展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具备音乐表现力。节奏感,是能够準确表达音乐作品强弱转换点的一种能力,是小学音乐教学重点,教师应把握好这一方面教育内容。详细阐述了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节奏感这一问题。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感;提升 目前,很多学校不注重音乐教育,尽管部分学校开设了音乐课程,但仅强调唱歌教学,很少会对学生节奏感能力加以培养,缺少系统化的节奏感培养计划,尚未制定明确的节奏感培养教育目标,学生节奏表现力始终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基于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可行性的音乐教学策略。 一、聆听伴奏,训练节奏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节奏感是首要任务,而前奏、间奏、伴奏等音乐作为歌曲重要组成部分利于学生音乐感受能力提升。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不能一味强调旋律和歌词的教学,要运用好伴奏唤醒学生节奏感,让学生在自主感受前奏、间奏练习中慢慢具备一定音乐听觉能力,掌握节奏感受技巧,不再依赖于教师用“预备——起”带领学生感受音乐节奏。 例如,在《小螺号》唱歌教学时,为提升学生节奏感,教师可先为学生播放日常生活中常听见的声音,火车声、跑步声、钟声、汽车声等,让学生猜一猜。同时,请学生模仿一下这些声音,在声音模仿过程中掌握到不同的节奏,不知不觉地形成节奏感受力。接着,提问学生:“你认识海螺吗?吹过螺号吗?”导入新知。然后,请学生听一听螺号的声音。待学生学习兴趣被充分激起来之后,再为学生播放《小螺号》歌曲伴奏,让学生边听1=F歌曲节奏,边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最后,教师可利用歌曲前奏,训练学生找准“小螺号,嘀嘀嘀吹”第一句节奏速度,慢慢养成良好节奏感。 二、开展游戏,训练节奏 小学生比较喜欢玩游戏,且愿意表现自己、活泼爱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提高学生音乐节奏感应抓住学生个性特点,把课堂节奏训练与趣味游戏结合起来,使节奏知识变得更为形象化、直观化,令学生更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节奏训练活动中,掌握更多节奏表现技巧,拥有良好节奏感受力。 例如,在《老鼠和大象》表演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个老鼠与大象的节奏小游戏。先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游戏小组,再进行分组游戏,边听《老鼠和大象》的音乐节奏,边将老鼠和大象的动作表现出来,在游戏中感受节奏。再如,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可推荐学生下载“节奏大爆炸”“不可思议乐队音游”等手机游戏,鼓励学生跟随音乐动动手指,在玩中养成良好的节奏感,具备一定音乐感受力。又如,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可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成时针、分针、秒针的角色,模拟时钟走动快慢,在角色模拟过程中感受节奏,进行较好的节奏训练。在这些节奏训练小游戏中,学生将充分感受到节奏训练趣味性,进而积极参与到节奏训练活动中。 三、利用动作,训练节奏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还应注重指导学生利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引导和启发学生以动作形式表现自己感受的节奏,对节奏有一个更为深入的理解。如,在XX|XX|XXXX|节奏训练时,教师可鼓励学生随意做出相应动作表现四分音符这个节奏,卡准节拍。在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过程中,学生的节奏感将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并能够利用自己的节奏感鉴赏音乐作品。 例如,在《手拉手,地球村》唱歌教学时,教师可先安排学生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四三拍节奏。接着,再聆听歌曲范唱,在“X”处按节奏做拍手动作。然后,按音乐四三拍节奏指挥图式挥手。待学生充分感受到歌曲稍快且热情地节奏之后,引导学生自主利用舒展优美的身体动作表现歌曲中小朋友们热爱地球的真挚情感,跟随节奏用身体动作表现出第一乐段用八分休止符塑造小主人热情形象,第二段用两拍以上长音表现热爱地球的情感,在身体舞动过程中牢牢记住歌曲节奏,养成良好的节奏感。 四、打击乐器,训练节奏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把乐器引入到课堂上,更利于利用清脆、响亮、各具特色的乐器培养学生节奏感。4~6年级的小学生都比较喜欢敲敲打打,这是孩子的天性,因而,教师要把握好这一种节奏感练习方式,引导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节奏感练习,为节奏感受能力养成奠定良好基础。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是学习音乐的重要工具,教师应善于利用打击乐器提高学生节奏感。 例如,在《美丽的夏牧场》唱歌教学时,为提升学生音乐节奏感,教师可先带领学生欣赏《美丽的夏牧场》这首歌曲,再以PPT形式展示新疆哈萨克族师,为学生介绍他们的冬不拉、手鼓民族乐器。接着,一边播放歌曲,一边带领学生随意拍打铃鼓,跟随老师用铃鼓打一打4/40X0X0XX X X|节奏,对音乐节奏产生一定感受力。然后,教师可教会学生演唱歌曲,待学生能够熟练演唱歌曲之后,为学生讲授铃鼓、手鼓等民族乐器打击方法,鼓励学生简单地为歌曲伴奏,进一步感受音乐节奏。在民族乐器敲打过程中,学生将树立起更好的节奏意识,慢慢形成一定节奏表现力,能够准确表现出歌曲节奏。 综上可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节奏感进行培养十分重要。为取得较好的节奏感培养效果,教师应注重安排学生聆听音乐作品伴奏,并组织一些利于节奏感提升的游戏,且引导学生利用身体动作训练节奏,让学生在打击乐器等多种形式的练习中慢慢养成良好节奏感。 参考文献: [1]张海洋.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研究[J].通俗歌曲,2015(12). [2]孙丹丹.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艺术评鉴,2017(1):141-143. 编辑 刘瑞彬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