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渭南市经开区白居易中学设计思考 |
范文 | 段炼孺 周薇 马晨诚 刘亭利 南沉妮 【文章编号】1627-6868(2016)05-0068-03 1.背景概况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渭南经开区)是陕西省省级开发区,地处渭南中心城市渭河北岸,经开区作为渭南市承载西部大开发、关天-天水经济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陕西东大门建设等区域发展的重要平台。 白居易中学位于经开区的中心区域,西接幸福大街、北靠建新路、南倚建设路、东临锦新街,四周交通便利。该校为一所集初中部、高中部和国际交流部为一体的寄宿制学校,学校用地南北长约432.09米,东西长约438.57米,总用地面积295231.14平方米,占地约443.29亩;净用地面积为198354.78平方米,约297.83亩;规划地块呈矩形,地势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整体地势平缓。 渭南经开区是著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生活居住过的地方,在渭南居住的那段时间是白居易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无政事之累,有更多闲暇时间,于是他写下了大量诗篇阐释他对人生的感悟,对他以后的政治思想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文化上突出这种人文特色是整个规划设计手法确定的关键。同时结合中国传统的书院构成格式的特点,重点塑造一种人性化的具有环保功能的新型教育环境。 2.学校总体规划 白居易中学总体平面设计主要采用局部对称的布局形式,设计灵感来源于“传统书院的‘廊庑理念”,通过地形起伏和现代坡屋顶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设计。校园主入口设置在南侧建设路,次入口设置在北侧建新路和东侧锦新街。 学校主入口设计的极为开敞,以树阵广场、围合的水景再搭配层叠起伏的绿化,衬托出校园的大气、开放的公共空间。主入口左侧是开阔的绿化景观和室内体育馆,右侧为层层而上的踏步,从空间上来看是非常开放的,从人们的心理上对教育设施的严肃性进行一次强化与强调。连接图书办公楼、国际会馆和室内体育馆的是一条连廊,廊下可穿过主要道路进入校园内部,形成学校的主景观轴线。 校园东边设置初中教学区,紧邻校园次入口,与国际会馆、国际部相邻。校园中部为活动交流平台和礼堂,食堂及其他公共设施设置在活动交流平台下面。高中教学区设置在校园的北部,运动场则设置在高中与初中教学区之间,使学生们上室外课程时较为便利,且互不干扰。 学生生活区与教师生活区集中设置在校园的西北部,生活环境相对统一,同时,为避免教学干扰和通行,将学生生活建筑与教师生活建筑独立设置。校园西南角为教育建设预留用地,出于对学校未来发展的考虑,设置独立的辅助出口和通行道路,不会给校园带来影响。食堂分为两处,均布置在校园的中心位置,满足学生使用,并且提供最便捷的就餐距离。 校园运动场地分为室内体育馆和室外运动场,室内体育馆设置在校园主入口的位置,室外运动场设置在校园东北角,及高中初中教学楼较近的中心地带。该区域配有标准400米跑道,和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看台等,可供初中和高中共同使用。 校园的整体布局合理,分区明确,除运动场是共用之外,校园其他设施均为独立设置,便于管理。并且考虑到日照、通风、消防等要求,在校园内部道路的设计上保证了人车分流,做到安全有序。 3.规划设计理念 白居易中学的校园设计以传统书院,文化展示,生态环保,综合利用,城市功能,市场经营,社会参与,专业管理,为校园设计理念。提倡生态性、功能性、开放性、综合性等原则,力求营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新型生态校园。 3.1建筑设计理念 在建筑设计上,白居易中学设计采用传统书院的构成形式,为现代中式建筑风格,主要体现了“书院”文化的“廊庑”理念,整个地形与各个建筑、连廊之间的都有很好的结合,配以各区域功能性的绿化,从而营造了一种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校园氛围。 校园的建筑坡屋顶的设计采用现代材料,达到既现代、实用又美观的目的。每一个教学楼上面都设置了太阳能板,可以保证进深比较深的教室在白天的照明问题,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体现了“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校园的建筑物均设置有挑出墙面的休息区域,以玻璃幕墙围和,结合建筑入口门厅成为师生课间休息的场所,更体现人性化设计。建筑之间采用连廊相连通,形成“廊庑”的景观效果,从人性化的角度考虑,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冬酷暑,师生都能安全的从廊子里面进入到各种需要的功能区里面去。从外观上体现建筑物轻巧且大气的一面。 建筑的色彩上主要为米黄色,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较有品位的色调。顶部为坡屋顶形式,采用灰色现代材质建造,搭配上灰蓝色栏杆,呈现出对比强烈、明快鲜亮的暖色调校园建筑。 3.2景观设计理念 白居易中学的整个设计采用开放性的原则,采用了发达国家开放型公共式教学模式,因为教育设施是城市公用设施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校园环境和城市环境应该是融为一体的,这也是“城市功能”设计理念的一个体现。这个设计没有将校园封闭在一个围合的空间内,而是以绿化、道路、水渠,分层次、分区域的围和在校园地块外围。在步行道以内,没有设置围墙等隔断式设施,而是以外围高大乔木,中间夹一个宽2.5米左右深度20~30公分的小水系,小水系内侧是低矮的灌木和小乔木,从空间上看整个学校环境与外部环境融为一体,但从人的行为来看是有机的隔离起来,形成视野开阔、景观变化、相对开敞的一个空间软围和形式,形成城市景观的同时又能够相对独立、安静的教学、生活。 校园主入口处设置了一个大型的槐树树阵广场,以“槐荫学士”来激励学生们奋发求学,成为特色鲜明、功能实用、气势宏伟的校园广场。位于国际会馆与图书办公楼、礼堂建筑之间的平台,布置了较为丰富的绿化景观,可作为学生交流、小型公共集会、休憩放松的开放性场所。 3.3绿化设计理念 在绿化的设计上,为了构建优美的校园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结合渭南当地的地理气候情况,配置了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品种。在整体的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到了植被的多层次性,提高环境利用率,为学校创造舒适优美的校园环境。 在植物的选择上采用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乔木以及灌木相结合,不同花期的植物与木本花卉相结合,使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植物栽植避免过于杂乱,有重点、有特色,在统一中求变化,在丰富中求统一。 校园里的广场和植物园都有各自的景观特点,代表着特殊含义。在校园主入口广场列植高而坚挺的国槐、银杏和栾树,以示每位莘莘学子,要端正人生态度和学习态度,并且象征知识渊博、学富五车。主要利用地形,对大乔木采用孤植形式,再搭配灌木、小乔木来形成一个较为开敞的景观区域。由教师公寓楼与学生宿舍楼组成的生活区的植物配置上以观赏为主。林荫道、花镜等都为生活环境增添乐趣。阔叶乔木的树隙间洒下点点阳光,充满希望和能量,花卉盛开,在树荫下显得更加瑰丽、灿烂。使教师和学生在生活环境上,能感受到更多的轻松和愉快。 学校的运动区主要为分隔学校与外界的一个绿带,同时增加运动场地的景观层次,布置形式整齐而简练,运动场四周的植物选择上以挺拔的杨树为主,减少球场过于空旷的视觉感,以列植形式来体现运动本身具有的拼搏、坚持不懈的精神。室内体育馆附近的植物配置则以树阵为主,花池内通过灌木修剪成运动元素的图案,体现运动精神的主题。 3.4其他设计理念 在该学校的整个规划中还提出了市场经营、社会参与,专业管理的理念。因为教育投资非常大,以传统的资金投入方式是非常难的,教育设施在城市里面是一个公共性非常强的设施,除了结构质量保证以外,在塑造上应该保障一定的投资要求,同时,教育设施是一个恒常性的消费,社会公益比较强的事业,因此要保障教育质量,资金来源就尤为重要。所以,该学校以市场的概念,通过社会投资,社会管理的模式来经营,白居易中学的宿舍就是通过社会的投资建设的。社会参与和专业管理,这不只是学校的经营上需要社会参与,在设施管理上同样需要专业的理念和方式。这样,整个学校从教学运营,生活管理运营等等都上升了一个档次。 对于一个教育设施的规划设计,首先,要解决一个文化特色的定位问题。它是整个设计方法确定的基础,同时要确立一个与所在城市的地方风土特色,历史文化的塑造和传承问题,把握好这个定位和传承特点,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学校空间功能的处理和建筑设计,创造自己的文化特色和人文环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