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夯实文本解读构筑高效课堂 |
范文 | 钟旭光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教法,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为创设有效教学不断努力。在解读教材时,教师应夯实文本解读,做到正确解读文本,把握教学目标;深入解读文本,重构教学内容;创新解读文本,优化教学设计,从而构筑高效课堂。 关键词:文本解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高效课堂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不可或缺的主要媒介,但其间蕴涵的抽象的数量关系、严谨的逻辑思维,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因此,我们教师要细细品读文本,理解它编排的意图,體会例题、习题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为创设有效教学不断努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生命力。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探究体会。 一、正确解读文本,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关系着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教师应正确解读教材,读懂教学内容及要求,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关系到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学习实际,能否更好地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感悟数学方法,形成数学学习能力。 如新苏教版第五册“一一间隔排列”一课,本课教材由原来四年级内容提升至三年级,在内容和要求上做了一定的修改,难度上适当降低。旧版教材重点在学生探索理解应用规律,而新教材则侧重点在操作中感悟这样的一一间隔排列,并初步体会一一对应思想。本课教学,我除了研读教材,还借助《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把握教学目标。王林老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主编)曾指出:找规律重在“如何去找”,而不是规律的巩固应用。如何学生找寻“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让学生利用找的过程,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体验学习的方法,突出“找”,感受数学特有的趣味性与合理性,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为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笔者围绕“找”来设定: 1.学生经历“找”一一间隔排列规律的过程,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 2.在“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的能力,体会一一对应思想。 3.学生主动“找”,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师只有细致地解读文本,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才能保证我们的教学不出差错,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精彩纷呈。 二、深入解读文本,重构教学内容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表现,是师生完成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主要载体,但不是唯一的标准。教师通过认真阅读数学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可以更好地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通过逐字逐句研读教材、解读文本,可以更好地理解编者的思路。教师应在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用好教材,也可以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加工改造,构建更加科学、合理、贴近本班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使内容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 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认识公顷”一课,教材通过介绍北京圆明园、南京明孝陵的占地以及台湾日月潭、杭州西湖的面积直接引出“公顷”这一土地面积。可是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南京明孝陵、台湾日月潭这两个地方远离他们的生活实际是陌生的。基于此,我取而代之介绍我们本省的福建武夷山、古田翠屏湖的面积。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素材,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又能让学生触景生思,诱发他们积极思维。此外,教学中我还把本课例题中的“公顷”换成“平方米”作单位,学生在读这些数据时,自然感到计量这么大的土地面积,再用平方米作单位,显然不合适了。教材内容的“加工”,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自发产生认知新的面积单位的心理需求,这时我再引出新的面积单位——公顷,学生便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新知中。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要深入解读教材,变教材为学材,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地实现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三重对话,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三、创新解读文本,优化教学设计 新课改强调:“教师不应只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创新解读,将静态的文本结果转变为动态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打开学习的思路,抓住数学知识的关键处,使学生获得各种有益的感悟。有效的教学活动,能让学生更好地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知识深刻地迁移。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一课,教材先介绍量角器各部分名称,再小结量角方法和步骤,最后安排量角练习。大部分教师教学本课照本宣科,按部就班,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量角器量角的原理不明白。基于此,我巧设问题,引发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经历量器的创造过程,从而理解量角原理,掌握量角技能。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借助三角尺中30°、60°、90°的角,去量钟面1时、2时、3时、4时时,时针和分钟形成的角,同时应用白板的拖拽、克隆功能及动画特效,让学生经历简易量角器的形成过程,理解量角器的构造;在学生利用自制简易量角器量正五边形一内角(108°)时,发现简易量角器量的不准确,引出要把角分得更细一些;由细分后的量角器读数不便,进而引出两圈刻度。在这一过程中我引领学生去追寻量角器设计者的思考轨迹,凸显种种的矛盾冲突,不断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展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了量角原理、内外圈刻度存在的理由。学生就是在这样不断生成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中把握了量角器的本质特征,学生在探索和创造中完成了对量角工具的再创造,促使学生从量角器的使用者上升到量角器的制作者,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不是教材的“搬运工”,作为数学课程“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的我们要正确解读文本、深入研读文本,有目的地对文本进行创新解读、精心设计、有效整合,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因解读而活力无限。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