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符号让数学与众不同
范文

    房娜娜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的,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来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获得结论具有一般性。

    关键词:符号;数学;功能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阐述我对符号意识的理解。

    一、挖掘符号的载体功能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根本原因,符号也不例外,追根溯源,每一个数学符号竟然都成了象形文字。

    以运算符号为例,比如加号,就是一横一竖合在一起,就是合并“增加”的意思,再比如乘号,因为乘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法,把加号斜过来写以表示乘,我在讲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在教学认识了乘号以后,讲乘法各部分的名称时,有一个同学跟我说,老师我知道为什么乘法的得数叫积,他是这样说的,因为乘号和加号像亲戚一样,加法的得数叫“和”,和“和”这个字长得最像的就是“积”了,我特别惊讶他会这么想,从符号意识的角度来讲,这种想法太好了。

    符号本身就具有促进理解,帮助记忆的教学功能,被感知的直观形式与内在思想,高度和谐、统一,符号的精彩正是因为直观的精彩。

    在以前的数学符号教学中,符号与意义的关系,也有注意,但是并不清晰,所以要充分挖掘符号的载体功能,详细研究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符号,产生的原因要作为教学的第一环节,让符号真正成为意义的载体。

    二、渗透符号的优越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到用符号来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为什么要用符号来表示,因为符号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用字母表示数”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的符号意识发展过程中质的飞跃的重要一课,在教学这一课时,一般都会设计类似这样的环节,男女生比赛,男生写五种运算定律的文字形式,女生写字母表示,这时男生就会抗议,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就是让学生体会到用符号表示要简单得多。

    用符号表示的优势不仅在于“简洁”、还在于“准确”“无歧义”“容易理解”,在符号面前任何语言都相形见绌。这些优势让符号成为数学最精彩的元素。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符号优越性的环节并不多,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只是刻意记住这种符号,而对于为什么却不甚了解,所以要多设计这样的环节,充分渗透符号的优越性,让学生真的爱上符号。

    三、培养符号的应用意识

    符号意识的培养必须遵循从感性到理性再到运用的过程,所以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这一次市优质课的一个课题是,三年级下册的搭配问题,两件上衣,三件下衣,可以搭配出几套衣服?有的学生出于偷懒简单的写成上上,下下下的形式,再进行连线,这时教师加以引导,他太聪明了,这样写很简单,也能看懂,这样的引导性语言,使其他同学的思路一下就打开了,还可以用圆和三角来代替,那样更简单等等,那这样一幅搭配图就产生了,做后面的练习时,两种饮料和三种面点可以搭配成几种早餐,略经思考就会想到和刚才那个搭配图一樣,那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还可以举出用这幅搭配图表示的例子吗?他们会想到很多,这其实就建立一个符号模型,这种模型可以表示很多个案,具有一般性。

    再比如,教学加法交换律时,学生举了很多像34+56=56+34,7+8=8+7这样的算式以后,提出问题,能表示这种规律,他们就会出现个性化的符号,再经教师的引导逐渐数学化,那就是a+b=b+a。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经过从感知具体事物进而产生个性化的符号表示,最后学会数学化的符号表示,建构起数学符号模型,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这条思维路线,注意引导性语言,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符号应用意识。

    四、拓展符号的推理作用

    课程标准中提到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获得结论具有一般性。

    因此一方面说明符号可以像数一样进行运算和推理,另一方面通过符号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比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引导学生推导出S=ah÷2以后,在用这一面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后,可以让学生做一些类似这样的练习,三角形的面积为40平方厘米,底为16平方厘米,求三角形的高。这就需要学生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变形,S=ah÷2→2S=ah→h=2S÷a

    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一符号的运算,教师可以再次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体会2S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底就等于高,那也就是三角形的高。

    小学阶段对于符号运算要求不多,但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价值还是必要的。

    所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加强自己对符号推理作用的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符号推理作用的价值。

    展望数学领域的各个分支,高等代数,微积分等无一离不开符号。

    引进符号,才有今天的数学!培养孩子的符号意识,才有明天的数学!

    参考文献:

    [1]管建福.论小学数学教材的分析方法[D].华中师范大学,2000.

    [2]陈焕然.漫谈数学符号[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5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