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追求课堂生活化 实施有效教学 |
范文 | 黄晶晶 【摘 要】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语文综合能力不高。陶行知认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让教学走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并更主动地去关注生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认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他提倡教育与生活、社会的广泛联系,提倡教育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反思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语文综合能力不高。因此,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还学生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是所有母语教育者的共同心声。 下面我就如何实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动手体验,感受生活 “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教学如果远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学生就不能生动活泼地学习,大大减损了学习语文的效果。 在教学《天鹅的故事》让学生体会“破冰勇士”的精神时,我通过抓关键词语“重重地扑打”、“像石头似的”,让学生感受到老天鹅勇敢奉献的崇高精神。一开始在课上,我仅仅通过语言描述让学生体会老天鹅的形象。这真是老师讲得辛苦,学生丝毫未有感触啊!任凭我说干了口水,就是不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看着学生茫然的样子,我突然灵机一动!我让学生双手当翅膀,课桌当冰面学老天鹅的样子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当双手落下去时,剧烈的疼痛使得不少同学忍不住“啊”地叫起来,同时也让他们深切体会到:自己仅一次的“扑打”就难以忍受疼痛,而老天鹅为了破冰不止一次的用血肉之躯当武器从高空坠落,所承受的痛楚是大家无法想象的。通过这一动作演示,胜过老师千万句讲解,老天鹅的形象兀然耸立,并在学生心灵震颤的瞬间得到定格。 二、联系生活,品读文本 “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叶圣陶强调:让语文学习拥抱广阔的生活,只有联系生活的语文才更生动。在教学《开天辟地》第六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着微笑”这个词,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真切地体会到盘古为自己胜利完成使命而含着微笑倒下的无憾,感悟盘古的无私、伟大。有了这样一种感性的认识后,学生读得投入,读出了自己的真情。 三、创设情境,铺垫情感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好奇心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的,它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诱发学生心灵的感受、体验,从而把真实的情感流露出来。 如《第一次抱母亲》,通过记叙“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第一次抱母亲的情景。教学本课,重在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加深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如今的孩子是父母、长辈的“掌上明珠”,一味地只知索取而不懂回报,生硬的说教难以让他们所接受,也许这篇感人至深的课文更能触动他们的心灵,唤起他们的情感。因此新课教学之初,我便努力创设与本文相关的情境,运用课件播放歌曲《母亲》的视频,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具有生活气息的图画展示温馨情境,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期待,使他们能较快地进入教学所需要的情境之中。然后用音乐作为师生对话、交流的背景,谈谈抱母亲的感受,这样能迅速地唤起学生心目中母亲的美好形象,同时也为引出课题做好铺垫,为学习本文铺设感情基础。 四、小组合作,展示生活 俗语说“人心齐,泰山移”,“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得生活化的小学语文课堂更有活力了。学生在类似于生活的情景中畅所欲言,共同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不仅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和自信心,而且也使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切磋求解,共同合作进步。 由于合作的对象都是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因此没有了紧张的感觉,使得更多人都敢说、愿意说了。甚至连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在组内成员的帮助、鼓励下,也能克服在全班发言的胆怯心理,积极地在合作学习中表现自我,使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五、走进生活,学习语文 吕淑湘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由此看来,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观察,生活之中时时处处都能学语文。 在学习《春联》一课时,我利用这一习俗,让学生去搜集春联到课堂来交流。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他们纷纷把自己家过年时贴的春联展示出来:有“年年过年一年一个样,岁岁登高一岁一重天”,有“岁岁平安日,年年如意春”,有“处处红花红处处 重重绿树绿重重”等。在交流中,孩子们不仅享受到分享的乐趣,还扩大了知识面,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妙,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上所学知识就在自己每天的生活中,从而对生活中充满语文色彩、充满趣味的知识产生兴趣。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让教学走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并更主动地去关注生活。从而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让语文课堂更加生活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大豫镇兵房小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