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变形计:对接体验教学模式的语文教育 |
范文 | 陆玲艳 【摘 要】体验式教学作为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开拓和创新,能够增加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能动性和参与性,增进教学效果,让语文教育美丽“变形”。 【关键词】语文教育;体验教学;情景模拟;多媒体 一、体验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记”的过程,在这种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志得于将课文的内容、要点及相关延伸知识讲解到位,学生意满于将老师的课堂教授内容全部记录下来,以应付可能的作业检查和考试。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乏味一方面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总是跟在教师的思维后头行走,缺乏自主的想象思维,增加了学生对教师和答案的依赖性。而部分教师似乎也醉心于这种毫无生气的讲学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统一学生的思想,减少课堂的杂音,还省心省力。毫无疑问,传统教学方法是应试教育理念下的方法论体现,是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反映,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只会不断瓦解和摧毁学生天马行空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最终令其成为教育工厂格式化生产出来的标准制件。 有鉴于此,许多教师开始在教学中大胆启用体验教学的方法。这种新颖有趣的教学模式以注重学生体验为核心,通过多种方法构筑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体验环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体验中触摸作者的内心世界,在体验中受到人文精神的洗礼和滋养。湖南卫视曾经推出过几期名为《变形计》的角色互换类真人纪实节目,年轻的城市主人公和农村主人公互换身份,在陌生的世界中体会所拥有不同身份的家庭和生活。几天的角色体验让年轻的人收获了同以往不一样的成长经历,感受到更多真实而又触痛内心的情感。这正是体验的作用和魅力,在它引入教学之后,它不仅让学生“变形”,融入到文章所描写的世界中。对于语文教学这也不啻于是一次“变形”,使得它更走进学生的世界、更走近内心的世界。 二、小学语文教育的体验教学策略 (一)从日常生活处体验,拓宽知识的反射弧 小学生们由于缺乏必要的学习方法和知识积累,书本中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同他们相隔太远,甫一接触很难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教学效果不佳。如果从日常生活处着手,通过类比、联想、观察、亲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日常生活同书本知识的反射弧,就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同时引导学生掌握一种基本的认知世界和学习知识的方法。如在教授《悯农》这首诗时,可以将稻种、稻谷、生米、米饭这四种道具带上课堂,并向学生讲解一粒稻种是如何经过农民伯伯的辛勤耕种而成为餐桌上的米饭,由此加深学生的记忆,也能够进一步增加知识和见闻。 (二)从游戏互动里体验,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游戏也是一种常见的体验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魅力在于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习和吸收知识,从而使得教学和学习更富有趣味性,也增强了学生主体参与的能动性,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和喜爱。游戏互动的体验方式有很多种,如情景模拟类游戏,比如在讲授《乌鸦喝水》的故事中,如果只是一味单纯的讲故事,学生们虽然好奇、但可能印象不深刻。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情景模拟——往盛了水的玻璃容器中加入石头,来演示和再现文中乌鸦喝水的过程。事实上,在使用玻璃瓶模拟之后,学生们的好奇心明显都被勾起来了,纷纷睁大眼睛关注水到底会不会溢出来。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来模拟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加强对课文的背诵和理解,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和表演能力。 (三)从户外教学上体验,提高对人文自然的亲近感 小学语文教学如果只是整日闭关修炼式的书本教学,不让孩子和外面的大自然亲近,就难以将书本中的自然描写给予他最真实、最直观的感受。那些美丽的风光和画面,作者描写得再美好、老师讲述得再生动,也抵不过自己近近地、真实地瞧上一眼。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户外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如在《夕阳真美》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授完课文内容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带着同学们集体欣赏日落时的景观,在欣赏中细细体味文中对于日落的描写,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词语和语句描写日落。 (四)从影音媒体中体验,丰富教学的感官刺激 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使得语文教育有了更好的教学工具,当前多媒体教室和教学工具已经基本上覆盖所有的学校,教师们可以合理利用这种教学资源,来丰富课堂的感官刺激,增强教学效果。在《世界多美啊》一文中,教师就可以考虑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在备课过程中搜集和整理世界各地的国家、风景、民族风俗、饮食、文化等,然后在课堂上以PPT的方式进行讲述,将书本以画面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拓展学生见闻的同时,更能加深学生们的印象和认识。又如在《春笋》一课中,教师可以截取《舌尖上的中国》中关于“笋”的有关片段,直观化的展示春笋破土而出时的过程和景象,相信这样学生对文中“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这段描写就能够更加直观、明白地理解和认识了。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育具有基础性、人文性和保护性的特点,而作为教育主体的小学生又处在认识混沌、思想蒙昧、性格好动的阶段。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认识和思考小学语文教育的这些特点,引入对接体验式教学模式,激发和保护学生们的思维活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努力培育好祖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金洁琼.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情感体验教学模式探究[J].知识经济,2013(13) [2]李旭娟.浅谈体验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40) [3]李天阳.情感体验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三兴学校小学部)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