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红
【摘 要】有关向量的数量积的计算,既可以根据定义,又可以利用坐标公式进行。高考中,向量的数量积常与数学的其它知识点相互渗透,难度就大幅度地提高了。怎样灵活解答这类习题,作者结合两道试题进行了详细地说明。 【关键词】向量;数量积;绊脚石;化归;参数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向量引入中国的高中数学教材。其后,与向量相关的试题就不断出现在各类试卷中。其中,向量的数量积已成为高考数学的必考点。 结合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式,计算的关键是找对两向量的夹角。尽管向量的数量积本身并不难,但一旦与三角形或圆锥曲线挂钩,难度就会明显提高,就会成为中等生的“绊脚石”。怎样搬开这个“绊脚石”呢,下面结合两道试题进行具体的描述。 考虑到文科的考生对参数方程未作要求,直设P(x,y) 试题2的解答中,最直观的思路反而是个“陷阱”,考生铩羽而归在意料之中。但回过头来,仔细分析一下,无论是法一的“化归思维”,还是法二的参数方程,或者法三的思维角度的转换,又都是最常见的数学解题思路。可见,通过向量的数量积的考查,能把数学的许多知识点都涉及到。 解答向量的数量积的试题,不仅要把向量的相关内容掌握,更要将数学的有关考点融会贯通,只有这样,在高考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