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长三角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借鉴 |
范文 | 刘帅帅 摘 要: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的一大样板,凭借其优越的天然禀赋,强大的经济腹地和政府合理政策的扶持,长三角已经成为中国港口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有很多值得总结推广的经验。2008年以来,长三角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增幅都开始逐年下降,其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些问题也越发显现。深入认识问题,探讨问题出现的原因,同样有很大的实践借鉴意义。长三角现在显露出的问题主要是港口功能同质化,重复建设严重,港口产业集群软实力薄弱,港口集群内部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从长三角的发展情况可以总结出我国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些共性出路,如港口信息化产业先行,转变产业集群方式,加快港口结构调整,加强区域内合作,实现资源整合优势,强化产业间关联性等。 关键词:长三角;港口产业集群;借鉴 一、发展现状及问题 自2008年上半年开始,长三角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与外贸货物吞吐量三大指标增幅放缓。同时,各大高速公路以及高铁等重要交通节点工程的竣工,基本实现了长三角“三小时物流圈”。各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一体化改变了货物集疏方式、降低了运输成本和经济腹地的货物流向。港口之间形成交叉腹地的竞争。但同时,各个行政区域的分割,阻碍了区域内经济的快速疏散。从长远发展趋势来看,长三角港口产业集群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1.港口布局与规模不合理,港口功能同质化 根据国际港口的分布结构来看,为避免过度竞争阻碍港口的发展,一般来说,平均2000公里以内不应有同等大规模港口。从日本早期港口发展的经验来看,由于东京湾、大阪、神户、名古屋、横滨等著名大港口之间的竞争,最终使得日本丧失了亚洲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根据我国统计数据,我国平均每500公里就有一个上千万吨的大规模港口。这严重违背了国际港口合理分布的标准。而长三角地区港口众多,密度极大,长三角面积狭小,不同港口的经济腹地严重重叠。港口功能的高度相似更加剧了长三角港口集群发展的不确定性。 2.重复建设严重,造成资金浪费 港口产业集群发展并不是将众多的港口简单叠加形成“港口拼盘”。依赖重复投资建立起来的大规模的港口不仅不能实现港口集群所带来的集群效益:交易成本减少、信息共享、资源即时供给等。相反,重复建设的大规模港口无法形成产业间关联性,无法形成集群内共生机制,从而导致了港口功能、产业结构趋同,使长三角港口整体效应发挥受到抑制。从整体上来看,区域内港口发展尚未形成合理分工格局。 3.港口产业集群软实力薄弱,产业链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港口规模得以快速发展。以上海港为例,从世界大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上来看,我国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从2000位居世界第六,到2004年上升为世界第四,而 2008 年上升到第二,从2010年开始一直位居世界首位。然而,长久以来,为提高排名,我国港口在建设过程中一味求大,提高货物吞吐量,使得港口建设重复投资。此外,港口功能单一化,而忽视了构建服务型港口的重要性。“吞吐量越高越好的衡量标准”导致港口无限制的扩建,而港口之间功能同质,更加剧了港口产业之间无序竞争加剧。 鹿特丹、伦敦、新加坡、汉堡、安特卫普等国际港口吞吐量远不及上海港。但是,伦敦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航运服务市场,其信息媒体定期公布的运价、船价、各国航运政策动态和海事案例判决等信息所创造的价值远超过港口实体所创造的价值,并且已经发展成为了以提供高端航运服务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从交易成本的角度看,现代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及运营模式要求企业以高端的航运服务赢得市场,除了货运之外,还包括保险、金融、教育、信息技术等综合性的服务。现代港口服务能力的强弱,直接表现在港口的软实力上,长三角港口群在软实力建设方面,与世界其他先进港口国家,存在很大差距。我国虽然是港口大国,却并非名副其实的港口强国。 集群内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带动的作用不强,各产业之间没有建立起密切的上下游关系,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业务关联性和技术关联性不强,同时,集群内部产业之间缺乏明确的产业分工和产业特色,部分产业链虽然已经形成,但相互之间互补性不强。支柱产业与外围配套企业衔接不强,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具体来看,港口产业集群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就在于集群内信息、资源共享,科技水平应用程度极高。现阶段,港区内以及港口间信息一体化建设严重制约了长三角区域港口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虽然长三角地区港口的信息化建设较早,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网络,但是港口之间的信息平台建设却不尽如人意,港口间的竞争大于合作。港口整体发展难以协调,难以统筹。 4.长三角港口集群内部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 目前,在长三角港口群资源整合的努力下,港口群正在逐步形成以上海港为中心,宁波——舟山港和江苏的港口为两翼的港口群格局。然而,长三角港口群中,一方面,各港口之间存在交叉的经济腹地,港口之间竞争激烈。同时,不同港口之间存在这不同的行政区域分割,进一步减少了港口间的合作机会。虽然长三角港口之间开展了较多合作项目,但是大部分合作都是出于竞争目的,实质性的合作只停留于表面。同时另一方面,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存在潜在的合作必要性,国家政策和规划鼓励长三角港口群的资源整合,如2010年3月成立的上海港航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分别持股50%。从总体上来说,长三角港口群缺少有效的长期合作机制,港区之间实质性合作很少。 二、经验借鉴 1.优越的天然禀赋造就了长三角港口产业集群的先天优势 纵观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大多数国际港口产业集群的初期都是建立在港口航运业集群基础上的。在这种模式下发展起来的港口产业集群,一般都是因为占据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惠的政策导向。长三角也是如此。首先,长三角港口群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我国海岸线中心,是我国长江黄金水道与东南沿海线的交汇处,是连接南北、辐射中西部的集散中心,四通八达的内河河道,连接中、西部内陆广阔的经济腹地。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由公、铁、水、航、管五种运输方式构成的集疏运体系,为港口群资源整合提供稳定快速的集疏运保障。其次,长三角港口群各海港和江港本身的条件极佳。宁波——舟山港是天然的深水良港;江苏的港口沿长江分布,虽然受到水深条件的限制,但四通八达的内河运输使其具备良好的驳疏运条件和能力,进而成为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的天然喂给港。 2.强大的经济腹地支撑了长三角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 所依托的城市及其延伸区经济的发展水平越高,越能够促使产业集群向更高水平、更大规模方向发展。港口城市凭借其区位优势,能够快速集聚外部生产要素,同时又将区域内产品快速外移。不仅如此,港口城市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产业集群交易成本下降,同时聚集大量科研中心和教育基地,为港口产业集群提供人力和技术支持。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都市区之一。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上海大都市圈、南京大都市圈和环杭州湾大都市圈。长江三角洲地区强大的经济腹地为长三角港口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支撑。 3.政府的合理产业政策扶持了长三角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 一方面,产业集群改变了政府产业政策,另一方面,产业集群的发展依赖政府的支持。政府的合理引导和政策扶持,对产业集群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长三角产业得以快速集群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政府的合理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 首先,促进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集群效应。发展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主要包括物流运输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技术产业、中介服务业、管理咨询业、教育培训行业、科研机构等等。这些产业都是围绕港口产业提供专用设备和专业化的配套服务,是促进港口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投资改善交通、信息、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相关的产业集群研究机构。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港口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会大大的节约运输成本,进而为港口产业集群提供有利条件,进一步强化港口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再次,吸引外部投资,鼓励外部资本参与港口产业集群。在培育港口产业集群上,政府需拓宽多种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境外资本,通过公司合资、股权投资、交叉持股、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参与到港口发展上来,促进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增强长三角区域港口的整体发展活力和综合竞争力。 4.港口信息化产业先行加速港口产业集群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货物吞吐量指标来看,我国是港口大国,但是,从港口产业集群的软实力来看,我国离世界先进的港口国家的产业集群程度,有很大差距。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上占据优势。发展中国家要加速港口产业集群化程度,就必须依靠科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跳跃性发展。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程度滞后于一些发达地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科技水平的应用上。信息产业的建设的滞后阻碍了产业集群程度的提升。因此,要加速港口产业集群,信息化产业建设要先行。通过科技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深化港口产业集群的重要途径。 5.转变产业集群方式,加快港口结构调整 港口的粗放型扩张带来了许多问题,包括港口重复建设、功能同质化、恶性竞争、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港口运作低效率等。所以,要转变港口产业集群方式,强调集约型发展。从依靠增加物资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转变,通过高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通过技术改造提高老旧码头的适应能力,使得港口更好的为经济服务。 在港口产业结构、布局结构、整体能力结构和功能结构上也存在突出问题。我国港口建设重点应该更多的集中到服务环境和服务水平上,加快转变港口发展方式,从单纯追求吞吐量规模的装卸港、工业港向高级的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供应链港、智慧港过渡。在产业布局上,应注重从简单的船舶运输、货运代理、仓储物流等基本产业布局向纵深和外延扩散,培育金融服务、贸易服务、航运咨询、法律服务等配套服务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集群为主港口产业集群。 6.加强区域内合作,实现资源整合优势,强化产业间关联性 长三角港口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各港口之间各自为政现象比较严重,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严重,产业同质化低端化恶性竞争现象比较严重。各港口之间缺乏合理的职能分工,产业集聚区之间也缺乏经济联系,导致各港口竞争异常激烈,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也常常造成部分港口运力放空。 就区域港口发展而言,要解决现阶段长三角港口群存在的问题,加强区域合作,应当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宏观调控体系,区域内政府能够从地区港口产业集群的长期发展角度考虑。因此,实现长三角港口群资源整合的最便捷的、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构建联合港务局。通过统一规划,长三角港口群联合港务局可以突破港口群内行政区域束缚,更好的对港口群进行规划,提高港口规划执行效率,大大降低各项制度安排的实施成本和制度安排间的摩擦成本,实现港口发展的规模经济。 参考文献: [1]真虹.港口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马春辉.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城市化——以长江、珠江三角洲为例[J].经济问题,2004,03. [3]沈益华.长三角港口规划与建设重点[J].中国水运,2006,06. [4]吴利学,魏后凯,刘长会.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特征[J].经济研究参考,2009,15. [5]沈玉芳等.长三角地区产业群、城市群和港口群协同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0,05. [6]罗萍.我国港口经济与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J].综合运输,2010,12. [7]段良波,寿建敏.经济转型与长三角港口群的未来发展策略[J].城市公用事业,2011,04. [8]沈寅安.长三角港口群资源整合评估及对策研究[D].宁波大学,20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