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自主阅读从一年级起步
范文

    何春玲

    【摘 要】小学第一学段是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抓住契机引导一年级学生开展阅读,先课内再到课外,扶放相结合,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

    【关键词】一年级;兴趣;习惯

    阅读是各种学习的基石,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笔者长期任教五、六年级语文学科,发现班上喜欢阅读的学生,往往语感强、背诵快、表达好、成绩棒,总是津津有味地阅读,轻轻松松地学习。相反一大部分学生对于阅读兴味索然,学习起来倍感吃力,即使老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地引导,也难以调动其阅读积极性。这种现象引发笔者的思考,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是不是越早培养效果越好呢?如果是的话,一年级是不是最佳时期?

    各种权威的报告和研究都表明,开展学龄儿童自主阅读意义重大。经过探究,笔者以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带领一个实验班,从进入小学的那一天起,及时发展阅读兴趣,有计划地培养阅读能力,进而达到自主阅读的目标。

    一、引领阅读,点燃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每一个学生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何种地位。”只有爱书的教师才能带出爱书的学生。要让学生热爱读书,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要热爱读书。

    一年级学生入学第一周是学前教育,笔者却把这段时间整合为“阅读启蒙黄金周”。课堂上,笔者娓娓道来,以十分饱满的读书热情感染学生。《公鸡生蛋》、《幸运的猪小弟》、《狮子戴眼镜》、《自私的野猪》……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从书中蹦出来,从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中流淌出来,悄悄地流进学生纯真的心田,他们马上被摄住了,睁着大眼睛入了迷,好奇的胃口被书中的情节紧紧吊住,引得心痒痒手也痒痒。“书中为什么藏着那么多问号?为什么每个故事都那么有趣?”见“小鱼儿”纷纷上钩,火候已到,就可以周密地实施本学期读书计划:先学习拼音,再阅读课文,接着读绘本和看报。

    教师的阅读分享目的在于引领,点燃阅读兴趣。在兴趣激发下,学生才能有滋有味地阅读,才能积极主动地遨游书海,从中汲取知识,汲取有益于人生的养料。

    二、夯实课内,养成习惯

    接下来,进入汉语拼音阶段,教材根据这个学段特征匹配图文并茂的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这些作品内容浅显、篇幅简短、想象丰富、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为学生喜闻乐见。刚入学的学生活泼好动,行为习惯意识弱,有意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所以必须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才能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思考,培养认真听讲、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比如教完《d、t、n、l》,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儿歌《轻轻地》“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笔者按部就班地训练学生眼看插图、口读拼音、心想拼读方法,手指着音节,一字一句地拼读,不漏字也不增字,一遍一遍地反复朗读,直到读得正确读得流利,甚至读出语气、味道来。几遍读下来,整首儿歌学生已经烂熟于心了。开始训练时,学生往往双眉紧蹙,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一旦掌握读法,个个喜笑颜开,信心百倍。

    课本上的文章是阅读的第一手材料。教学中,学生借助拼音进行阅读,以拼读方式完成识字和阅读任务,不仅体会到求知的快乐,还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依托课本作为阅读的起点,进行扎扎实实地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再把阅读内容延伸到课外,慢慢接近自主阅读目标。

    三、拓展课外,日积月累

    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知识的扩充、智力的发展、性情的陶冶、品格的造就,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人也说过:“积学以储宝”。阅读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使之日积月累,变成自己的聚宝盆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收其效于朝夕。因此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引导。

    (一)巧妙导读绘本

    绘本图文并茂,风趣活泼的故事、精练简短的文字最适合一年级的孩子阅读,其中的文字、图画、故事能给孩子带来启迪和思考,阅读绘本是让眼睛享受、心灵愉悦、精神提升的一次美妙体验。因此,在全部学完拼音后,笔者把绘本请进课堂,每周阅读1—2本,利用多媒体的展台把绘本一页一页地展示给学生欣赏,师生一起读文字,一起看图讲故事。老师鼓励学生边读故事边猜想故事,引导他们融入到故事中去,学生兴趣盎然。

    实践证明,在欣赏绘本中认识文字、理解文字,不仅促进了学生语言发展,还培养了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亲子共读周报

    入学一个月后,学生拥有一份《学生周报》,每份周報包含语文、数学、全科悦读三个类别,其中“全科悦读”内容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生活。笔者把“全科悦读”做为家庭作业,每天布置2—3篇, 让孩子邀请家长一起阅读,共同完成阅读作业。

    以《朋友》为例,首先让学生找出学过的词语,画出来读一读;再由家长把长句读给孩子听;最后是两人共同把故事读完,并交流读后的感受。

    没有阅读就没有表达,没有充实的语言积累,学生的表达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亲子共读以周报为媒介,以阅读为纽带,孩子与家长互相合作愉快地分享阅读过程。一个学期后,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大提高,思维得到有效拓展,视野更加开阔,积累了大量的词汇,还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

    在教学实验中,以自主阅读作为一年级的学习目标,把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起来,互相渗透,化被动为主动。教者亦扶亦放,引领学生快乐地踏上漫漫阅读之路。历时一学年,实验班85%以上学生养成独立的阅读习惯,至少90%学生能够自主阅读各种低段版图书。实践证明,从一年级就培养自主阅读习惯,起步越早,效果越好。

    【参考文献】

    [1]王春荣.培养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习惯的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14.0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