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巧借初中起始阶段 加快数学学困生转化
范文

    杨幼蜜

    【摘 要】“学困生”,一个教育界响当当的词。它不仅是一个词,它更是一个问题、一种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会面临学困生。学困生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整体的教学进度和质量。作为教师,在关注、尊重其差异的基础上,应当积极将一些有效的方法、技巧融入教学,使学困生同样获得成功的机会。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分析学困生的自身主要情感特征,采取相应的转化策略,使其在获得学习乐趣的同时,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掌握一定的数学技能。

    【关键词】教学策略;初中数学;学困生;情感特征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自我概念界定

    学困生是一个繁杂的群体,对其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目前尚无明确统一的概念描述。国外学者一般称“学习障碍”“学业不良”等,国内一般称为“学习困难学生”“差生”“后进生”等。本人认为,所谓“中学数学学困生”是指非智障中学生,在正常的教学环境下,数学学习水平低于同类群体,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自身情感特征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情感特征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自身存在的,也有学校、社会、家庭等因素带来的。这里,笔者就探讨初中数学学困生自身的主要情感特征。

    (一)学习兴趣有待提升

    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进入初中面对新的环境和更多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不能很快地融入进去,时间一久就会产生胆怯的心理。带着胆怯的心理学习数学,吸收知识的过程就会受到影响。数学成绩长期上不去,经不起心理的挫折。这部分学生就会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没了当初的学习兴趣,逐渐成为了学困生。“数学好玩”曾经是数学家陈省声先生对数学的赞美。但是为什么数学特有的魅力对好多学生来说常常难以感受呢?尤其是学困生,这值得我们思考。特别是在义务教育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更多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

    (二)学习毅力有待加强

    很多学生小学的时候,数学成绩很优秀,有不懂的地方教师也会详细讲解。但到了初中,数学的难度明显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就要求学生要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但在小学就存在优越感的这部分学生,已经形成了对教师的依赖性。所以,对于独立性地学习适应能力较差。遇到难题不会主动去询问老师,自己又解答不出来。时间久了,自然就对难题存在退缩、放弃的想法,逐渐地就步入了学困生的行列。

    (三)学习方法有待改进

    小学数学学习,偏向单向思维,只问结果,少问原因。部分学生进入初中以后,还是保留了小学学习数学的方法,如死记硬背、运用固定的思维模式看待每一道习题等,不懂得变通。加之,初中教师所教的学生也增多了,往往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对于学习方法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也不能及时都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错误的学习方法也就一直延续,导致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初中数学较为抽象的问题也就学习困难,逐渐进入了学习困难的境地。

    三、初中數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合理选择教学起点,促进学习信心提升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因此,教学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如在教学解分母中含小数的方程■-■=0.5时,一般的方法是先将分母中的小数化为整数,然后按照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程序(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把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解方程。而相当多的学生在将■化为■时,另外两部分都同时乘了10,究其原因主要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和等式的基本性质混淆所致。我们应该先复习一下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意识到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10倍,分数的值不变。■与■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大小不变。既然被减数不变,减数的分母是整数不需要变,那差也就不变。所以原方程可以转化为■-■=0.5。

    (二)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习兴趣提升

    1.不要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数学本就是一门枯燥抽象的学科,通过小学六年的学习,有些学生觉得数学不好学,早就存在惧怕感。进入初中后,加上学科任务增多,能平均花在数学学习上的时间也明显减少。因此,在进入初中的起始阶段,教师应该照顾到全部学生,放慢教学进度,使学困生有一个缓冲和适应的过程。如浙教版七上第一章有理数,概念性的知识比较多,只要学生肯花心思,相信都可以学得很好。事实证明,启蒙章节学生一般学得较认真。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抓好这一契机,让学困生稳中求升。有什么问题,及时个别辅导,也可以要求学困生超前学习,以便在新授课时能很好适应。

    2.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直接切入式”的提问方式。对于所提的问题设置不同的提问情境,如故事情境、设疑情境等。在提问的时候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开门见山式、层层深入式、举一反三式等多种提问的方式。初中生正处于对未知事物有强烈探索欲的阶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对问题进行“设疑”,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再给予一些提示和引导,让学生有兴趣继续探索下去;最后,让学生自己充分体验解题过程中的成就和乐趣。这样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如在七上3.2实数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穿插有关无理数的一个“海神错判”的故事。

    3.尝试优秀生辅导学困生。许多老师都有这样感觉,有些同类问题已经讲解过很多遍,可是错误依旧。自认为讲解清晰也到位,为什么学生还是解决不了。与其讲了那么多遍还是没效果,不如把这个机会让给我们学生来讲,请他们上讲台来讲,也可以是各小组由组长负责解决。前后三桌中,最中间取一位基础较好者为组长,这样便于开展讨论与辅导。通过实践,发觉老师讲得比以前少了,但效果反而比之前好了。

    (三)注重讲授学习方法,促进学习效率提升

    1.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就是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学习。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看书,将书中重要的知识点、术语等勾画出来,并反复记忆;然后,就要教会学生如何审题,对题中的关键词要重点理解;最后,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出习题,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初一起始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相对轻松,借助这个有利时机,指导学生自学课本,研究课本,在探究课本例题,习题的过程中,思考和質疑,最好要求学生提出一些问题。

    2.发散性思维能力。数学很抽象,需要学生具备发散性的思维能力,能将一个习题“发散”到多个知识点上。这就需要教师在给学生讲课或是布置作业时,要结合新旧知识;针对一道题也要讲解多种解题方式等,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目前,很多学生学习数学都很努力,但学习效果始终不明显。根本原因就是,他们不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加工,不会将学过的知识与实际的习题联系起来,不会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习题联系起来的能力。

    (四)强化教育内心情感,促进学习成绩提升

    1.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在讲课的时候,也要将自己的情感充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努力用自己的讲课激情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学困生普遍都存在自卑的心理,内心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鼓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理解学困生,尊重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从内心真正接受教师,接受教师的讲课,接受数学知识。

    2.有针对性的辅导,就是要求教师平时要对学生多关注。针对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要进行个别的辅导。在辅导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实际能力,决定辅导的进度、辅导的内容以及辅导的次数。针对辅导学生的做题能力,也要布置适合其解题思路和解题方式的习题。总之,要做到因材施教,从根本上促进学困生的转化。让学困生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实质性转变。

    四、总结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丹尼尔·霍尔曼在《情感智商》一书中指出:决定人的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个人的情商而不是智商,智商仅占20%,情商占80%。情商理论的创建者丹尼·戈尔曼说:IQ(智商)的高低并不是决定一个人胜败的关键,而他本身具备的情感智能,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良好情感的养成工作是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正确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探索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的策略,找到解决的合适方法,才能做好数学学困生的的转化工作。学困生将长期伴随我们的教学,让我们想方设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缩小学困生的范围,让学生不输在起跑线上。

    【参考文献】

    [1]肖开敏.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3(08)

    [2]刘志彬.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5)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