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提升历史核心素养,注重发展性评价 |
范文 | 曾超 【摘 要】随着历史教学的不断改革,核心素养教育越来越重要,它已是师生关注的重点。教师要注重发展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发展性评价 历史作为一门最具有启示意义的人文学科之一,对于其内在的核心素养,学生往往不得要领,这也是应试教育的不良结果,值得学生和教师共同反思。建议应以发展性评价来要求学生,为学生的长远谋划,这才是历史教育的发展之道。 一、应试教育,目光短浅缺乏规划 学生必须要具备足够的应试能力,这自然无可厚非,可是当下的教育正愈发重视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的关键便在于培养学生的内在人格。要将学生的人格与该学科针对学生的内在要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如此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著名学者丁肇中先生曾说,中国的学生往往有着很优异的考试成绩,然而在实践操作与创新层面不尽如人意。或许过分偏重于分数的应试教育是其中的一个诱因。现下的中学生,对于历史,唯有一个背字。没有形成真正的唯物史观、历史学素养、历史学情怀、历史学担当;没有真正将自身所学的历史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一种素养并内化为一种内在人格。这显然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背离。在现下中国的中学课堂,随处可见关于高考的豪言壮语,气吞山河,可是对于如何更好地学习、更好地提升自我、更好地将知识转化为一种素养,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即使在高考上大放异彩蟾宫折桂的学子也未必能够在今后的人生中一马当先独占鳌头。很多时候,对人生要有着更为长远的认识与规划,要养成科学发展观,懂得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发展性评价来评定一个学生,为其制定相应合理的学习计划,而不是一叶障目,仅见树木不见森林,仅见眼前的得失而忽略了学习生涯与漫长人生中真正应该具备的素养,这无疑是极其遗憾的。 二、核心素养,家国天下匹夫有责 历史核心素养主要涵盖了五种能力,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笔者就以英国的工业革命为例,来阐述这五种能力的提升。 (一)明确唯物主义历史观 懂得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非帝王将相。唯有经济基础方可决定上层建筑。唯有人民群众的意志方可决定历史的发展导向。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因为有了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国家才能实现政治、文化层面的变革,国际地位和国家影响力才能大大加强。 (二)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 须知,没有一个好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很难学好历史这门学科。例如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的全球航行等等,都使得人类历史由各自分散步入了相互联合。英国的工业革命大大提升了生产力,英国甚至将世界视作了它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交通工具(如轮船)的发明和使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距离进一步缩短,各地联系更加密切。 (三)具备史料实证能力 学生在回答关于英国工业问题的时候,信马由缰,缺乏最起码的逻辑和条理。对于历史材料题,缺乏整合材料、提炼信息、概括主旨、转化知识的能力。这种现象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没有使用自己的大脑在认真思考问题,老师们缺乏一种对探寻真理的引导能力,只是令学生非常机械地背诵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例如:珍妮机、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在法律上则有着《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对外贸易上则进行殖民扩张,与澳洲、美洲进行掠夺式贸易等。老师们在处理类似的问题上应该以点带面,将知识点串联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具备唯物史观,懂得生产力的变革与进步是促使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懂得使用历史证据和历史术语加以论述。老师们不应将学生是否做对题视作自身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而是应将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具备上述能力作为自身教学的试金石。唯有此,学生才能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行稳致远。 (四)历史解释能力 对于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很多人对于使用历史术语来解释历史的能力还是相当匮乏的。因而教师便应该相应地引导学生使用历史学科的相应术语,更加科学、严谨地分析历史问题,得出严谨、可靠的历史解释,这样才是一个学历史的学生应该具备的态度和素养。假以时日,擅长历史解释能力的学生会更加严谨、踏实、勤奋、可靠,更加具备成为一个优秀学者的潜在素养。譬如英国所开展的工业革命,这使得英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又逐步令英国成为了对外开展强权的霸权主义国家。例如为了兜售自身的商品,对中国进行了罪恶的鸦片贸易。这内在的原因便是英国在和中国开展贸易的过程中处于入超的局面,大量资金融入中国,为了使得资金回流,进行了罪恶的鸦片贸易。而在中国政府的禁烟运动之后,英国人恼羞成怒,对中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要培养学生将历史贯穿起来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相对全面客观的历史解释。 (五)家国情怀 在一个全球化时代,异域文化、异质文化的反复冲击使得本国文化受到极大动摇,民众尤其是青年民众的爱国意识、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受到一定程度的考验。作为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的青年学生,尤其应秉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重大问题面前保持清醒头脑,严格捍卫国家利益和榮誉。例如英国的工业革命,生产力的变革与发展带来国家的进步,使英国长期居于世界的中心地位。同样,在面对国家之间的贸易纷争之时,如果国家弱小就要受制于人,甚至要丧权辱国。因此,使国家更加强大才能从容面对各式各样的国际纷争,更好地捍卫自身的利益。这就需要学生们具备爱国情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一份力。 这五种素养互为表里,共同构成历史核心素养,值得每一个学习历史的学生牢记和遵循。 三、发展评价,立足当下功在千秋 评价一个学生不能仅看到眼前的成绩,更应看到今后的发展走向,要以发展性的、战略性的眼光来制定学生的学习方向、发展方向,不能唯见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学生的整个人生走向。 学生最应具备的就是一个优良的学习作风和学习习惯,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来指导学生的学习的话,就如同没有带好精确导航的飞机,星际迷航就在意料之中。行走得越远,矫正过来的难度便也越大,因此使学生树立一个正确人生方向、学习方向、思维方向是老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学生们应该努力前往的方向。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方面的压力和阻力,很多课堂在进行课改的过程中,只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仅得核心素养之形而未得其神。还是功利主义的应试风大行其道,还是以习题练习作为主旋律,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高中老师仅将自身作为练习题的提供者和解答者,试图令学生回答出最契合题意的答案,而没有切实关怀学生最本质的学习需求,也没有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诉求,以至于使得人文学科的人文性没有得以突出强调,甚至将其变为了冷冰冰硬邦邦的背诵学科,将宏富、充足、包罗万象、引人深思的历史学课堂转变为了试卷和练习题的天地,没有真正体现出自身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某些学生未必能在考试中获取足够高的分数,对于历史的一些硬性而琐细的知识点,其掌握情况并不如人意。然而,该生具备很强的历史思维能力,善于将材料中给出的信息使用历史学观点加以总结阐述。这时,老师便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令其保持这种学习状态,而非一味指责他的硬性背诵能力较弱。 将发展性评价引入历史课堂,对学生、老师而言都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使得学生们能够真正感受得到历史学科的人文内涵,将历史知识、历史素养内化为自身的灵魂,并在现实中全面提升自我,使得学生不仅局限于认知层面,尤为重要的是是令学生们在认知之余,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将所学到的真理融入到现实实践中去是对真理的最高礼赞。 本文着力探讨了发展性评价对历史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性,不可养成急功近利的学生培养思路,应该放眼全局,竭力为学生打造适合其长远发展的发展性评价,使得学生们不仅能够取得优良成绩,尤为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内化为一种核心素养和珍贵人格,以此造就不同凡俗的精彩人生。 【参考文献】 [1]王亮.核心素养培育导向下的历史课堂跟踪与评价[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6(Z1) [2]吴海边.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能力提升的思考[J].高考,2017(1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